摘要:管道長期漏水而得不到及時發現和維修,不但浪費了寶貴的水資源,而且還會影響到供水企業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造成道路的損壞進而堵塞交通,構筑基礎的下沉而使其傾斜或倒塌等一系列與群眾密切相關的問題。因此,控制好管道漏損是供水企業不容忽視的問題。分析造成漏損的原因,從而選擇不同的檢漏方法盡早排出隱患降低給水成本。
關鍵詞:管網;檢漏
中圖分類號:F407.9文獻標識碼:A隨著城市建設的飛速發展,城市供水規模也逐步擴大。由于水資源的日益短缺,加之供水企業在輸水過程中會出現“跑、冒、滴、漏”現象,給供水企業造成了成本提高、水壓不足和供水困難等。如果管道長期漏水而得不到及時發現和維修,不但浪費了寶貴的水資源,而且還會影響到供水企業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造成道路的損壞進而堵塞交通,構筑基礎的下沉而使其傾斜或倒塌等一系列與群眾密切相關的問題。因此,控制好管道漏損是供水企業不容忽視的問題。
供水管網好比一個城市的血脈,只有對供水管網了如指掌,檢漏工作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公司對城市主要管網進行摸底普查,健全供水管網基礎資料和較全面的管道現狀圖。從進幾年的統計情況看,主要是由管材質量和施工質量不合要求而造成漏損。管道敷設時管溝基礎或回填時處理不當等諸多原因。因此,公司將安裝時間長、老化腐蝕度高的區域管網作為重點對待。
防止管網漏水不但可降低給水成本,也等于新開辟水源。另一方面,漏水還可能使建筑物的基礎失去穩定而造成建筑物的破壞。因此,檢漏和防漏對于經濟效益、社會環境效益安全都有很大的意義。
引起漏水的原因很多,如:由于土壤對管壁腐蝕或水管質量差,使用期長而破損;管線接頭不密實或基礎不平整引起接頭松動;因閥門關閉過快或失電停泵,引起水錘使管壁產生縱向裂紋;閥門腐蝕、磨損或污物嵌住無法關緊等;管線穿越障礙物的措施不當,或水管被運輸機械等動荷載壓壞,使水管產生橫向裂紋或接頭松動等等。
檢漏的方法有直接觀察、聽漏、分區檢漏、使用檢漏儀等,可根據具體條件選用。
1 直接觀察法
是從地面上觀察漏水跡象。如路面或河岸邊有清水滲出,排水窖井中有清水流出,局部路面下沉,路面積雪局部溶化,晴天出現濕潤的路面,旱季某些地方的樹木花草特別茂盛,或離別損壞處甚遠的地方發現水流等。本法簡單易行,但只能找出明漏,結果較粗略,通常在白天進行。
2 分區檢漏法
這種方法是把整個給水管網分成若干小區,將被檢查區與其它區相通的閥門和該區內用戶的閥門全部關閉,暫停用水。在某一起控制作用的閥門前后跨接一直徑為10-20mm與水管平行的旁通管,在旁通管上裝有水表。然后打開閥門,讓該區進水。若該區管線不漏水,水表指針應不轉動。若漏水,將引起旁通管內流動而使水表指針轉動。這時可從水表上讀出漏水量。
照此法可以將檢漏區再分小區檢查,并結合聽漏法即可找出漏水地點。并在漏水點做好記號,可便檢修。
分區檢漏法要在可短期停水和不影響消防的情況下才能進行。
3 下面將我們在使用檢漏儀的檢過程中取得的經驗作簡要介紹
3.1 檢漏前應具備的常識
3.1.1 熟知漏水聲音。正確區分漏水聲和其它雜音是查漏工作中的重要環節。通過檢漏儀的聲音頻帶很寬,這就需要選擇合適的頻帶來進行檢測。根據資料介紹,現在聽到的漏水聲,把頻波分析儀放到漏水點中心不同位置的路面上,測出的漏水頻率在50Hz-90Hz,而直接從管道上聽到的漏水頻率在50Hz-3600Hz,因此要根據不同的特點,選擇理想的頻帶,分辨出不同的漏水聲。
3.1.2 對檢測對象要心中有數。要熟悉管網運行情況,掌握一此相關參數,如管網壓力、口徑、埋深;管網使用年限;管材及接口質量、土質及地基變化;道路交通負荷等等。
只有具備了這些基本知識,才能夠更好地進行檢漏工作,進而減少檢漏失誤。
3.2 檢漏儀的使用及檢漏方法
我們公司使用DD980型電子檢漏儀,它是通過檢查閥門及地面傳來的漏水聲而進行檢測的,因漏水聲的頻率不同而加以鑒別,確定漏水管段,又綜合管段兩端及地面聲音大小等因素而判定漏水位置。在檢漏時,要選擇合適的頻帶,按下列要點進行。
3.2.1 閥門或閥門附近漏水,聲音特別大,并且聲音清晰。
3.2.2 合理安排檢漏時間,一般在夜間11點以后夜深人靜時比較理想,對于車輛稀少和沒有其它噪音影響的情況下,也可在白天進行。
3.2.3 事前先修理好閥門消火栓漏水,以消除閥門消火栓漏水聲的影響。
3.2.4 查漏時,當耳機聽到有異常聲音時,說明地下有振源,有漏水現象;如果在地面上有很大面積的地方都可以聽到,這時要調小音量,反復比較,區分水沖出管子和水沖出管周圍土壤時的漏水聲與其它噪音,識別真正的漏水聲,確定漏水管段。
3.2.5 區分漏水管段兩端聲音大小的不同,靈活運用耳機電位的音量大小,判斷漏點方向,再沿線測聽,根據信號強弱的差別,進一步確定漏點位置。
3.2.6 檢漏時可能出現的偏差。在檢漏時,若管道埋設過深,或管網水壓低或測量管線過長,或外部有噪音,或檢漏儀電池不足等等,都會出現測量位置與實際位置不同,引起檢漏誤差。
3.3 供水管網漏水防治
目前管網檢漏多是被動的,因此要做到查漏與預防同步進行,方可減少漏損。
3.3.1 建立健全供水管網基礎資料和較全面的管道現狀圖及各條街道、各個小區的切塊詳圖。
3.3.2 選擇高質量的管材。
3.3.3 加強管網的日常管理。
①對全市區給水管網進行全面普查;②將DN100以上閥門設卡編號,每季度進行保養一次,進行不定期檢查;③對管齡長、管徑小、內蝕嚴重的管道,應分批進行刮泥除垢清洗或更換;④杜絕單位和個人直接在供水管道上安裝抽水設備,對口抽水;⑤定期對管網進行測壓、測流,以便給生產調度提供可靠依據;⑥建立漏水檔案,把漏水時間、地點、原因、漏點形狀、漏失水量、修漏方法及漏水照片歸檔。
3.3.4 改革鑄鐵管接口,盡量使用柔性或機械接口。
3.3.5 加強管道基礎處理。在管道鋪設前,發現有淤泥、腐殖土、塊石硬物等要換土夯實,土質變換部位設過渡墊層。
3.3.6 重視管道防腐。
3.3.7 加強檢漏維修隊伍建設,要做到主動檢測及時維修。
檢漏工作是一項技術要求較高,又需豐富經驗的工作,從事這項工作的人員必須要有高度的責任心,對整個城市的管網要熟悉,要掌握運行的情況,同時要做好日常基礎資料搜集、整理,不斷總結經驗,既要保證管網的正常運行,又要為管網的更新,升級提供可靠的依據,以確保城市安全供水和降低水損失率。
參考文獻
[1]殷曉嵐.城市供水管網檢漏方法及應用研究[J].山東大學,2005-05-10.
[2]王繼華,彭振斌.關鑲鋒.供水管網檢漏技術現狀及發展趨勢[J].桂林工學院學報,2004-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