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首先簡單介紹了土木建筑施工問題中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和安全質量管理中存在的問題,然后詳述造成施工過程中安全問題產生的原因和改善措施,最后綜合中國土建安全存在的問題現狀進行分析。
關鍵詞:安全質量;施工問題;改善措施
中圖分類號:TU71 文獻標識碼:A
1、概述
建筑施工安全包括基本的建筑人員的人身安全、建筑本身的安全、財產安全和施工環境安全,主要表現在建筑過程中和維護過程中。近年來,在建筑工程領域中的質量、工期、成本控制的基礎上,又增加了安全控制,安全問題已經成為建筑業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在任何一個施工過程中,首先應該遵循的原則是“安全第一”,因為建筑是為人類服務的,不能因此造成安全事故,危害人們生命安全和財產安全。
建筑工程規模大、周期長、影響因素多,這些特點決定建筑工程施工的高危性。任何生產管理的工作不力都會引發安全事故的發生,造成不同程度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目前在建筑安全問題中,主要面臨的問題是建筑業安全事故發生頻率高,且事故發生率的降低幅度小。事故主要表現在高空墜落、機械傷害、坍塌事故、觸電和物體打擊等幾種形式。
2、施工安全問題的來源
2.1人的不規范操作
建筑施工人員是工程項目的主體,更是直接參與其中,既是引發施工事故時的直接受害者,也是諸如由于不規范操作引起的安全事故的造成者。因此,施工人員的素質及安全意識是規范施工的前提。而現實的建筑施工中,參與施工的多少是農民工人,專業技術欠缺,缺乏安全意識,對于臨時遇到的安全問題不能及時并正確處理,從而造成安全隱患。另外,隨著科技水平的不斷提高,機械設備也在不斷先進,操作的正確與否至關重要,因為一旦出現操作失誤的情況,造成的后果會不堪設想,引起重大安全事故。施工中出現的生產指揮不當,也可能導致人員傷亡或者設備損害,造成安全事故或者增加成本的后果。
2.2機械的不穩定狀態
施工過程是一個動態過程,現場的機械設備、臨時設施等都存在不穩定性,如果不做好適當的防范措施,就會在沒有任何預兆的情況下發生慘劇,后果不堪設想。比如,腳手架搭設不牢固,就可能使站在其上的工人墜落地面,或者砸傷地面施工人員;運輸車輛制動系統如果失靈也會導致交通事故,不僅造成車輛損害,嚴重時還可能使人員傷亡;臨時設施搭建不穩固是造成安全事故發生的因素之一,特別像施工現場較高搭建的樓梯若是不穩固,會對行在其上的人員造成人身傷害。
2.3施工環境的不適應狀態
施工現場有時會遇到地形條件復雜、氣候惡劣、地質條件和無法避免的自然災害等情況,如果不能提前做好防護措施,一旦發生意外情況,工程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員傷亡或者財產損失事故將會在所難免。自然氣候的影響也是不可忽視的,特別在遇到暴雨、冰雹天氣,在特定地區還有可能發生山體滑坡、泥石流、地震等災害。這些自然災害中,有的預測不到,較難避免,比如地震,因為現在人類預測地震的技術還不夠先進,很難準確預測地震的發生。但跟多的災害情況是可以提前做好防備的,及時關注天氣預報,并采取及時布置現場、撤離施工人員的有效措施。
2.4管理體系的不完善
體系的不完善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政府法律約束以及監督手段的不完善和建筑單位的社會責任感的欠缺。政府對建筑施工的不夠重視,使建筑施工法律約束和監督管理體系不夠完善,對建筑行業不能進行強有力的約束。因此,當施工出現安全事故時,不能及時地進行反思和改進,加重安全問題。同時,也存在地方政府執法不嚴,對建筑施工方面的隱患后知后覺,對建筑工程批準、檢測、驗收等方面管理不足,導致建筑事故的不斷發生。另一方面,建筑行業競爭激烈,為了提高利潤增強競爭力,往往會忽視建筑安全方面的問題以縮小建筑成本。在短期利益的誘導下,就會出現偷工減料等現象,給安全造成隱患。
3、施工安全問題改善措施
3.1加強操作培訓
施工人員的素質是建筑施工安全保證的關鍵,因此要提高施工人員素質,加強施工人員的工作技能和綜合素養是必要的。要達到這個目標,要從兩個方面著手,分別是從施工單位和施工人員。作為施工單位,首先要對錄用施工人員這一關把好,保證施工人員的技術素質與安全意識素質,然后要加大投入,不能只顧及眼前利益,而是從長遠利益出發,做好施工安全知識普及和安全技術的培訓,保證施工安全進行。作為施工人員,要自己嚴格要求自己,不僅要樹立安全意識,還要積極的提高自身的技能,對于施工單位的培訓要積極參與,嚴格按照培訓要求提升自身。
3.2嚴格檢修設備
針對機械設備可能造成的安全問題,可以采取嚴格檢修設備的措施進行改善。在主體施工階段,外腳手架、滿堂支架以及模板安裝工程要編制專項施工方案,并嚴格檢查這些設施的穩固性,謹防安裝連接松動引起的支架倒塌等安全事故。在裝修過程中,作業場所臨邊的防護要完善,特別是懸空作業所使用的索具、吊籃、腳手架、平臺等設備,一定要在技術鑒定和檢驗后使用,且要在驗收合格后才投入使用,還要進行定時檢修。電氣焊作業要做到嚴格動火審批,檢查電焊的開關和線路等問題,防止因為漏電等因素引起火災或觸電事故。對于大型的機械設備,則要保證剎車、減速的功能正常,在緊急情況下要能夠及時停止操作。向攪拌機等大型設備,在開動之前還要注意上面和附近是否沒有人,防止開動機械后造成人身傷害。
3.3創造良好施工環境
因為自然災害造成的安全事故有時是防不勝防,但是良好的施工環境對減小施工安全事故的發生還是能夠起到有效的作用。施工的基本原則之一是“安全第一,預防為主”,而做到預防的首要任務是從心理上足夠重視,井然有序的施工環境會將這種重視表現出來,當施工人員面對良好的施工環境時,會自然而然地更加認真地完成任務,心理重視度的提高不僅預防了安全事故的發生,還能提高工作效率。如果施工環境廢棄物亂堆亂放,到處零散的是施工余料,安全隱患自然很大,甚至一根螺絲釘都可能拖垮一座橋。
3.4優化管理體系
首先要合理分配各部門的工作任務,然后進行精細化管理,將任務細化到人,責任到人。精細化管理是以科學理念為指導,需要各部門領導和工作人員協作才能實現的。為確保安全管理體系的正常運轉,施工企業還應格局生產規模、生產技術、施工性質等特點機那里專門的安全生產管理機構,協調、檢查、督促安全生產工作的進行。
其次要采用科學的管理方法和手段,可以從下面幾個方面具體實施。一是政策措施,就是承諾提供足夠的資源確保安全的工作環境,把安全放在首要地位,完善企業安全與健康管理體系;二是計劃措施,就是綜合分析設備、材料、環境等因素,運用風險管理等方法識別潛在危險項,提前采取消除和規避風險的措施;三是法律手段,就是加強對安全生產制度的嚴格執行,完善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利用法律來保障施工安全的實現;四是經濟手段,極大安全投入、提高安全事故傷亡賠償標準,以引起施工人員重視,講的安全事故發生率;五是科技手段,就是利用先進的科學技術,生產更加安全的機械設備和施工方法,減少安全事故的引發源。
總結
隨著房地產開發市場逐漸復蘇,工程項目數量迅速增長,引發的安全事故也隨之上升。生命只有一次,在施工過程中,我們呼吁對安全管理的進一步重視,將“安全第一”的口號付諸行動并貫徹到底。
參考文獻
[1]董晶.我國施工安全問題現狀分析和存在問題[J].觀察思考,2007.
[2]李克剛.施工項目精細化管理與施工安全質量管理的探討[J].科技創新導報,2010.
[3]韋巫燕.建筑施工安全問題及防范對策[J].科技風,2010.
[4]饒才金.論建筑施工安全質量管理[J].質量論壇,2008.
[5]王雪梅.建筑施工安全問題分析及安全管理措施[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0.
[6]郭濤.建筑施工安全問題探討與分析[J].建筑規劃設計,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