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主要從電力設備入手,從科學、合理的角度對我國電力設備的使用現狀進行分析,總的來說可以總結為以下幾點:現階段我國所使用的電力設備,除一部分設備有自身的因素外,其他問題主要是由設備建造技術不過關和內部人員管理不完善所造成的。這些不同類型問題的出現迫使我們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措施。
關鍵詞:安全管理;安全運行
中圖分類號:TB754+.2文獻標識碼:A
我國人口的現狀和經濟發展的速度就要求我們要大力發展電力事業。這個事業不僅僅關系到一代人的生存和發展,還為下一代帶來不可估量的惠利。但是,從我國的當前情況來看,水利行業的發展前景并不樂觀。從宏觀的角度上來分析,各省市沒有在制度上把水利行業進行規范,管理和設計、施工建設存在這很大的脫節現象。從微觀上來說,針對電力行業的特殊性,沒有將專業技術放在第一位考慮,迫使有的工人盲目上崗,對工作項目沒有研究,使得建設資源浪費。
1變電檢修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原因
雖然安全指標沒有突破局考核標準,但是從已發生的設備事故和障礙、異常情況看,在安全管理中存在以下主要問題:
1.1 用戶設備長時間超負荷運轉,并且不按規程要求進行交接試驗,導致設備長期帶病運行。運行數據與計算的不相匹配。雖然在短時間內可以使用,但是在不斷地錯誤連接之后,最終會造成運行設備癱瘓等嚴重后果。這個細節暴露出了在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因此,加強對用戶設備的規范化管理,將能有效杜絕事故發生。
1.2 保護和自動裝置存在的問題,由這些問題引發的故障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是生產廠家產品質量本身存在問題,經不起高負荷、大電流以及特殊環境下運行的考驗,并且有很多保護裝置已超過運行年限,達不到先進設備的要求;二是對繼電保護裝置檢查、維護不到位,使得設備在遇到事故時拒動或誤動,暴露出我們自身在安全管理上存在的薄弱環節。因此,嚴格對設備的進貨、選型管理以及缺陷管理,及時進行消缺是確保設備安全健康運行的基礎。同時上級部門要對進來的設備質量負責質量追蹤,盡量避免對一種產品頻繁更換廠家,以利于使用部門對維護設備的熟練掌握。對同一項產品的熟悉還可以避開這項設備的弊端。
1.3 人員短缺,特別是高技術人員短缺,以及大部分現有的檢修人員專業技能、知識水平已遠遠不能滿足對高新設備的檢修技術要求,發生故障不能及時排除,對廠家依賴性比較強。因此,補充技術力量和加強培訓是提高安全生產管理水平的保障。同時還表現在部分專業參加技能競賽方面的差距。因此,在環節干部的培養和職工培訓方面還需要加大力度,同時由于變電設備技術含量較高,更新換代較快,要在檢修人才知識、技能提高方面加大投入,盡快提高檢修隊伍的整體素質,適應形勢發展的需要。
1.4 管理體系滯后
通信、自動化專業管理工作目前基本上由班組負責,即設備運行管理與維護人員均由專業人員承擔,這必然給專業管理的規范性帶來一定的影響,也給系統運行狀況的評價帶來一定的局限性。平心而論,很少有人能坦然承認自己在工作出現的失誤和在專業維護水平上的不足。因此,運行管理與維護集于一身,使員工對自身的技能評估產生局限,不利于對專業技能水平的提高,也使專業人員對今后工作中需要的改進方面缺乏清醒的認識。
1.5 專業管理缺乏手段
安全生產管理提倡“預防為主”,要求對各生產環節達到可控、能控。弱電設備不同于強電設備的地方在于:強電設備的運行狀況相對較為直觀、可監視,而弱電設備高度集成化的特性,使得計算機系統運行,特別是軟件運行具有較多的不可控性,也使得弱電設備的運行狀況難于監測。目前,隨著電網自動化程度的提高,無人值班站投運,電網監控行使職權,通信、自動化系統運行狀況多了一層監視、管理環節,但這層環節基本上處于管理系統的末端,即只起到結果監視的作用,對于過程管理的作用明顯不足。
1.6 設備管理缺少依據
設備的使用年限問題。強電設備不僅對設備使用年限作了明確規定,且對設備損壞、老化的確認提供了各方面的技術參數要求。而弱電設備卻沒有明確標準,雖然目前已有電子產品使用年限的相關標準,但通信、自動化設備的全天24h的運行特性決定了通信,自動化設備不同于一般的電子產品,其使用年限、老化程度需要有確定的標準。
因此,目前行業內包括專業生產廠家對弱電設備的一些重要參數如通道誤碼率、誤發數據等都未確定可判別的分界點,使得通信、自動化設備運行過程的監視失去應有的效果,因此專業人品對弱電設備的健康水平的判別缺乏參照依據,也使設備管理工作存在隨意性。
2加強安全管理、思路和對策
構筑安全理念要堅持以人為本。隨著現代化企業管理由剛性向柔性的轉變,一個企業要真正實現政治安全、生產安全和經濟安全,這就要求管理者從更廣泛的文化學角度去看待管理,在“三個安全”管理過程中,加強以人為本的文化管理就是要實現員工積極主動并創造性地工作。要構筑安全理念,并以此為核心,在廣大員工中培育一種安全文化。
首先要深挖內部潛力,對所有的員工要進行技術培訓,建立一套學習業務,懂管理的激勵機制,對專業技術專向培養,在檢修技術上要上等級;其次要向外輸送年輕的骨干進行學習培訓,走出去向檢修工作比較先進的單位學習,學習他們的長處、先進的管理和指導檢修方面的工作。
要在硬件上下功夫,打造過硬本領,提升檢修資質認證等級,在檢修范圍上要擴大,在檢修質量上要提高,在檢修水平上要有創意、要有創新。在檢修管理上要上新臺階,要建立一套對設備巡視檢查追蹤、缺陷管理追蹤、檢修質量跟蹤制度,按照“三標一體”的作業書來強化檢修質量,打造品牌檢修一體化工程。
夯實安全工程,要廣泛宣傳“復檢就是恥辱”的安全長效機制,把“立足本崗求發展,安全生產促效益”這個主題貫徹始終,加強對職工進行安全意識教育、安全意識的學習,使職工從思想上種下“安全”的種子,讓人們形成一貫的遵守安全的理念。
結束語
總的來說,我國水利設備還存在著很多的不足。技術問題是根本,首先要解決的還是人才技術的培訓問題,為以后電力設備的修建奠定基礎。專業的技術也可以保證設備使用的壽命并且減小維修的次數。其次完善的管理制度與樹立設備的發展密不可分,端正人員的工作態度,建立權責制度來約束管理人員的行為和決策是必不可少的。本文通過從專業技術入手,深刻剖析了電力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又從人文的角度入手,把握正確的方向和政策,從而為我國電力設備的發展提供更加廣闊的前景。
參考文獻
[1]于志祥,徐忠國,劉彥旗.電氣設備維修管理模式探究[J].大氮肥,2006-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