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婆婆在我懷孕不久就突發腦溢血偏癱了,想給我帶孩子也無能為力。我媽忙著給我哥看孩子,分身乏術。臨近預產期時,我只好讓老公去找保姆。就這樣,50多歲的秦阿姨到了我家。
秦阿姨有一兒一女,都工作了但還沒成家,她在家里閑得慌,于是出來找事做。那天她第一次去勞務市場就碰上了我愛人,她據此認定跟我們有緣分。我跟她說,生養孩子方面我跟老公都不懂,家里也沒老人指點,以后就全靠她了。秦阿姨哈哈一笑說:“閨女呀,你能相信我,我就把你當自家閨女來照顧。”
第二天,秦阿姨就買了布料,親手縫制了一個小肚兜,還繡了花。她又買了不少白棉布,撕成一片一片的,清洗過了掛在太陽底下曬,跟我說:“你們年輕人都喜歡給孩子用尿不濕,可電視上說了,尿不濕對孩子不好,不如老棉布,純天然的東西對孩子皮膚好。”
我肚子陣痛是在夜里2點,秦阿姨指揮若定,我和老公順順當當地去了醫院,孩子生得也順利。看我們母子平安,秦阿姨讓我老公在醫院守著,她回家給我煲湯做飯,說醫院的飯沒營養。當秦阿姨半宿沒睡給我送來早餐時,臨床的產婦羨慕地說:“你婆婆對你可真好啊!”秦阿姨笑了,剛要否認:“我是她……”我搶著說:“她是我姨。”從那以后,我和老公對秦阿姨的稱呼就改成了“姨”。出院回到家,秦阿姨每天忙前忙后地張羅。一個月后,我付給秦阿姨工資時,多給了她500元。可孩子辦滿月酒的時候,秦阿姨卻隨了個大紅包,足有600元。
遇到秦阿姨是我們的福氣,秦阿姨不但負責照看孩子,還自愿照顧我們的衣食住行,每天早上做了早餐,一遍遍催促著我們吃飯,有時候我老公睡懶覺了,她也會毫不客氣地數落他幾句。我們換下來的衣服來不及洗,她也會幫著洗。更有意思的是,我和老公偶爾吵嘴,她總是向著我。我老公跟我開玩笑:“人家請的是保姆,我們卻請了個多事的媽。”秦阿姨也不生氣,笑哈哈地說:“還讓你說對了,以后你若惹惱了我閨女,我把閨女和你兒子一起帶我家去!”我老公只好舉手投降,我便和秦阿姨相視而笑。那一刻,我覺得我們就是一家人。我不知道如何表達對秦阿姨的感激,只好每個月在工資里多放些錢,秦阿姨從不當我的面清點,過后也不會說推辭的話,我略感心安。
孩子一周歲的時候,我們帶孩子一起去奶奶家抓周,秦阿姨竟然送了孩子一個金項圈,價值起碼2000元。我不想讓她破費,說:“你咋送孩子這么貴重的禮物啊!”秦阿姨卻說:“我們家鄉講究這個,長輩都會給孩子送金項圈,圖個吉利。也都是你平時多給我的錢,我不收吧那是你們的一番心意,可我覺得咱們有緣分,錢是次要的。給孩子買這個,也是我做長輩的心意。”我說:“姨呀,那是我給你的錢,你怎么又花在孩子身上了呢?”秦阿姨說:“閨女,你的心意我領了。咱們當初講好了價錢,我就不能多要,你們掙錢也不易。”我說:“若按當初講的,你只負責帶孩子,可現在你幫我們做了不少其他家務,這叫多勞多得呀!”秦阿姨卻說:“你們沒把我當外人,把我當自家老人看,處處尊重我,我從心里感激。我身體沒毛病,做點家務又累不著,哪能論那么真呢!”我無言以對。
為了報答秦阿姨,每天下班我跟老公都搶著做家務。周末,我們一家四口會一起去公園玩玩,在外面吃頓飯。秦阿姨很開心,逢人就夸我們心眼兒好,對老人孝順。
如今秦阿姨來我家兩年多了,我們從沒鬧過矛盾,處得就像一家人。也許是我們運氣好,遇上了一位好保姆,我們尊重信任她,她任勞任怨甚至不計報酬地為我們服務。要我說,跟保姆還是應該多講親情,你想啊,天天吃住在一起,多講親情才能營造和諧的家庭氛圍,但前提是遇上一位好保姆。
于女士認為應跟保姆多講親情——處得像一家人,最起碼家庭氣氛比較好,但前提是要遇上一位好保姆。換言之,碰上保姆難相處,只講親情也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