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斯特瑞特的居民以本地人和英格蘭西南部移民居多。而今,周末的小餐館里總能聽到帶有世界各地口音的英語。這里的很多居民都在為CIarks工作。同時,Clarks也在為他們投資修建更多的公共設施和住宅,創造更好的社區環境。
清晨8點半,陽光溫和地灑落在英格蘭南部薩默塞特郡(Somerset)斯特瑞特古鎮(Slreet Viiiage)的街道上。
47歲的約翰-米勒(JohnMiller)舒心地和老伴用完早餐后,穿上工作服,精神奕奕地向離家一公里以外的Clarks總部辦公室走去。他每天都這樣散著步上班,辦公室距離他的家,不過幾個街區的路程。
那是一棟有著灰色石磚外墻的英式建筑,白色的窗欞上攀爬著碧綠的爬山虎。約翰在這里已經工作了20多年,但他笑稱:“相比這棟再熟悉不過的建筑物,我仍是年輕的。它已經在這里屹立了一個半世紀。”1825年,英國制鞋品牌Clarks誕生于此,創始人塞若斯·克拉克(Cyrus Clark)最初在這里開設了屬于自己的羊皮地毯作坊??偛哭k公室的走道里置放著黑色的幾部制革和制鞋機械,它們中的大部分已經有了上百年的歷史。這總是讓約翰想起那股熟悉的皮革夾雜著機油的氣味,那是他從幼年時便已開始熟悉的味道。
其實,英格蘭南部薩默塞特郡記載著許多傳奇故事。5世紀,英格蘭歷史上最傳奇的國王——亞瑟王便歸隱于薩默塞特郡的格蘭斯頓堡(Glanstonbury)。由此,薩默塞特郡不僅成為了亞瑟王與中世紀圓桌武士浪漫傳奇的歷史舞臺,其格蘭斯頓堡(Glanstonbury Tor)也成為了薩默塞特郡著名的地標與精神堡壘。而靜謐的小村鎮斯特瑞特便依偎在格蘭斯頓堡膝下,躺在倫敦和埃克塞特(當時英格蘭西南部的一個主要城市)的主干道上。
從英格蘭鄉村到國際化小鎮
“那時候的斯特瑞特并不是英國的制鞋業基地,但和當時的其他英國南部鄉村一樣,她擁有豐富的衣牧業和羊皮資源。所以本地人塞若斯、Clarks的創始人選擇將羊皮地毯作為他事業的起點?!泵符惿?波特(Melissa Porter),Clarks的全球CEO對記者說。當時,Clarks家族是斯特瑞特最大的農場主。大兒子繼承農場之后,小兒子塞若斯·克拉克(CyrusClark)不得不到其他地方謀求出路。于是他開辦了一家鞣制皮革、出售地毯羊皮的作坊。隨后其弟詹姆斯-克拉克(JamesClark)加入企業并想出了用羊皮制作拖鞋的點子。于是他們在此作坊制作出了第一雙羊皮拖鞋,名為“布朗·比德爾斯堡(Brown Petersburg)”。
26年后,這對兄弟在由維多利亞女王的丈夫艾博特王子于1851年主辦的萬國工業博覽會上(即“世博會”)展示了“成功將羊皮和小羊皮毯染色加工制成一系列有價值的物品”和“既實用又新穎的長筒橡膠女士套鞋”,并獲得兩個大獎。
“小時候,我常聽父輩們提起,正是當年世博會上頒布的兩個大獎,讓許多英國人不僅知道了Clarks,還第一次聽說了我們的小鎮,并記住了斯特瑞特這個名字。”約翰說。
而直到1860年,Clarks才在斯特瑞特(Street)修建那棟三層樓的制鞋工廠。如今這棟建筑已是這家跨國集團的總部辦公室。小樓一側有著尖頂的鐘樓上,安放著一個巨大的壁鐘。從零開始,白色鐘盤上的黑色時針已經轉動160萬圈。
“這個鐘樓在過去的150多年里,一直鳥瞰著小鎮的變遷,同時也記錄著Clarks的成長。事實上,斯特瑞特小鎮和Clarks的發展一衣帶水,密不可分?!奔s翰這樣說?!八固厝鹛卦浿皇且粋€鄉村,村里的居民大多世代務農。而由于Clarks家族產業的發展,它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務工者,并使得本地農民開始擁有了新的身份一‘工人’。伴隨著這些變化,這個鄉村也逐漸轉變為一個鄉間城鎮?!奔s翰告訴記者。
1825年,快速的業務擴張使得塞若斯雇傭其弟詹姆斯·克拉克(James Clark)作為學徒工。不久之后,詹姆斯在跟塞若斯出差時,為了滿足訂單需求,又雇傭了八到十個工人。1828年,塞若斯又雇傭了六到八個人生產地毯。到1853年時,他手下有約四十名員工。
之后,鞋類制造從輔助業務變成了主營業務。由于斯特瑞特地處農村且沒有相關行業,技術工人幾乎來自其他地方。1829年建立工廠之后,一個愛爾蘭剪裁師從1930年代開始常駐工廠。1841年,工廠里又來了一位愛爾蘭人,十年之后剪裁師增加到四人。
“工廠里對技術要求不高的工作很可能由斯特瑞特當地人完成。材料分類和粗剪(剪裁鞋底材料)都交給公司之外的工人完成。”梅麗莎說,“這些非正式工分為裝訂工和制鞋工兩類,按男女分配工作。他們是來自周邊地區的居民?!?/p>
Clarks家族的制鞋事業,使得斯特瑞特小鎮也逐漸變為英格蘭南部的一個制鞋基地。
1841年,在斯特瑞特進行的人口普查結果中,制鞋匠有二十四名,還有十四名在格蘭斯頓堡(Glanstonbury)。精明的制鞋匠有效地把擁有多位房客的家庭組織起來,指定了諸如“助手”、“制鞋匠”或“學徒”等工種。而1851年人口普查則顯示,在斯特瑞特周邊的格蘭斯頓堡和沃爾頓(Walton)地區有219名制鞋匠,另有382名制鞋工人。據一家健康報告委員會估計,C..J.Clark公司1852年從斯特瑞特、格蘭斯頓堡及周邊地區共雇傭600名制鞋工人。到1855年,詹姆斯宣稱工廠總人數達到了800人。2年后,工人數目超過1000人。
“從1853年開始,公司開始由于人手短缺而導致產品供不應求。這種狀況也成為這個時代中英國南部制鞋業的突出特點。Clarks檔案室一份文件中記錄的‘1855年起工資開始上漲’也反映出這一點。”梅麗莎說。
第一次工業化革命的進程也同樣被映射到制鞋業中。1840年前后,英國的大機器生產已基本取代了工廠手工業生產,使之成為世界第一個工業國家。
“即使是在斯特瑞特,工業革命的腳步也沒有停下。當地的制鞋技術本可以快速發展,但是此時的美國已經率先在制造工藝中引入了全新慣例和流程,使其制造效率很高,產品價格更實惠。這種情形讓過去一直以純手工制作的Clarks及其他傳統制鞋品牌受到了巨大的沖擊。對于Clarks來講,由于在保證足夠的勞動力、培訓及維持穩定的質量等方面存在困難,借助機械化制造進行改進變得勢在必行。1855年到1863年,為了在合理的價位上制定生產者和消費者都能接受制造標準,從而開始在制造流程方面的技術改進?!泵符惿J為。
在威廉姆-史蒂芬斯-克拉克(William sIephens aark)的倡議下,C.J.Clark公司開始積極進行機械化生產革新。首批縫紉機由美國的Singer Co公司推出,英國于1856年首次采用。C.J.Clark公司在1856年,由威廉姆·史蒂芬斯-克拉克針對一臺縫紉機進行了三個月的試用后,又以30英鎊每臺的價格購入兩臺。1863年,由Clarks第二代掌門人威廉-克拉克(William Clark)開發的辛格(Crispin)縫紉機誕生,意味著Clarks的鞋業制造由外包工作體系走向工廠體系。在早期的制鞋歲月里,Clarks的每道制鞋工序都是由同一個人手工完成的。而在威廉-克拉克(William Clark)引進了工廠系統后,工人們得以集中精力鉆研制鞋的某一道工序,從而成為這道工序的專家。
“制鞋機械的引入、專業化的分工和系統化運作,使得Clarks的制革工廠轉變為真正意義上的工廠。而與此同時,斯特瑞特也正式由一個鄉村,轉變為英格蘭西南部的一個城鎮,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就業者前來安家落戶。”約翰認為。
在很多個工作日里,梅麗莎要往返于擁有一百多年歷史的辦公樓與現代化的物流中心之間。天氣好的時候,物流中心漂亮的玻璃幕墻就在陽光的照射下折射出耀眼的光。
“過去,斯特瑞特上的居民以本地人和英格蘭西南部移民居多。而如今,周末的小餐館里總能聽到帶有世界各地口音的英語?!奔s翰說,他們的鄰居正是德國人的后裔。20世紀30年代,正值全球經濟蕭條,Clarks卻于逆境中在總部斯特瑞特(Street)投資建立了實驗室,超過二十三項Clarks專利科技就在這里誕生。這個實驗室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專家學者。
20年前,總部依然設在斯特瑞特的Clarks,又在當地修建了一流的物流配送中心,使之成為當地最具現代化的建筑。這個物流中心不僅為當地居民制造了更多就業機會,也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工作者,使得小鎮上的居民和生活變得更加國際化。
古老教義與前衛音樂會
約翰是米勒家庭中為Clarks集團服務的第二代,他童年和少年的大部分課余時光都是在Clarks最早的這家制鞋工廠度過的?!肮S里的人總是忙碌著,皮革匠忙著鞣制皮革,染色工匠忙著為牛皮、羊皮上色,而另一些人一那些制鞋匠的手里總是拿著鞋楦?!焙痛蟛糠之數厝思白约旱母篙呉粯?,約翰也是一位典型的Quakers(貴格會)教徒。這是英國基督教中的一個非主流教派,他們重視努力工作、要求與時俱進:主張任何人之間要像兄弟一樣并反對任何形式的戰爭和暴力,主張和平主義和宗教自由。
直到現在,Clarks仍然保留著邀請本地居民試鞋的傳統,并傾聽和尊重他們的意見,及時對新鞋的樣式和技術作出修改。斯特瑞特鎮上幾乎每個人都擁有至少一雙Clarks鞋。
“我幾乎從來沒有考慮過跳槽。”約翰說,“我的父親直到退休后還一直參加Clarks的圣誕聚會。每年12月,所有新舊員工都聚集在公司的圣誕聚會上,使它看起來像是全小鎮的聚會。人們歡快地彼此打招呼、聊天和玩游戲,如同一個大家庭?!?/p>
斯特瑞特的很多居民都是Clarks公司的員工,有的家里幾代人都為Clarks工作。而與此同時,Clarks也在為本地居民投資和修建更多的公共設施和住宅,以創造更好的社區環境。
不用出差的時候,梅麗莎每天都要驅車經過美麗的門迪普丘陵(Mendip Hills),然后到薩默塞特郡(SomerseD。一路上,她總是會路過Cdspin Hall(名字源于鞋匠的一個守護神)、Wilfred及坐落在Grange路上的房屋。這些有著“工藝美術”建筑風格的建筑,其實是Clarks為員工修建的住所,它們離總部辦公室只有數步之遙。
“過去這些年,越來越多與Clarks相關的公共設施也出現在斯特瑞特。例如,鞋類博物館、青年旅社,還有ClarksOutlet和米爾菲爾德學校(Mulberry andMillfield Sch001)。Clarks OuUet雖然由Clarks建造,現在卻不歸Clarks所有,而是由專業的管理公司運營。它擁有90多家店鋪,每年吸引400萬游客?!泵符惿f。而對于本地居民來說,“這間Outlet也是閑暇時與家人共度周末的好去處?!?/p>
1935年,Clarks家族將“米爾菲爾德屋”出租給英國教育家和米爾菲爾德學校創始人Jack Meyer時,沒有人能預料到這個國際知名的私立學校現在學生能超過1000名,占地140英畝。它成為當地居民引以為傲的教育機構,為小鎮上的幾代居民培養了后代。
除了為本地居民投資和修建公共設施和員工住宅,Clarks還支持著當地文化藝術事業的發展。
對于現代音樂愛好者來說,他們也許不知道Clarks的誕生地何在,但卻不會沒有聽說過Slrummerville的螢火會,以及會后發布的樂隊曲目集錦唱片。它幾乎是指向未來流行樂隊的風向標,許多新銳樂隊在經歷過了S[rummerville的螢火會而逐漸成為知名樂隊。
在斯特瑞特,Slrummerville每年都會在那里舉辦一年一度的螢火會。Strummerville是由英國標志性的朋克樂隊“The Clash”主唱兼創始人Joe Strummer的親朋好友在2002年創立的一家基金會,旨在支持音樂新秀,為他們提供排練場所、巡回演出巴士,組織小型音樂節,贊助頂級音樂會中的新秀音樂流派,例如英國的格蘭斯登堡音樂節。這些對于新生代歌手和樂隊都意義非凡。
“今年,Claks Originals品牌在其三款最具標志性的鞋款一沙漠靴(DesertBoot)、袋鼠鞋(WaIlabee)和納塔利(Nalalie)——設計了針對此次夏季音樂節的特別版?!泵符惿f,“每賣出一雙鞋,Clarks捐贈2英鎊給Strmmerville,以幫助其繼續支持新生音樂。”
梅麗莎的丈夫也出生于斯特瑞特,盡管他們如今并不居住在鎮上,周末閑暇時他們依然會回到這里,享受溫暖家庭時光。梅麗莎在采訪結束時對記者說:“我喜歡斯特瑞特,不僅景色優美,更重要的是,這里的人們更懂得如何創造快樂和幸福。”
BT:為何選擇在斯特瑞特開創Clarks?其地緣優勢是?
梅麗莎:首先,我們的創始人是生于并生活在斯特瑞特,他對當地情況十分熟悉。而在180多年前,位于農村地區的斯特瑞特也為公司最初的主營業務一鞣制皮革、出售地毯羊皮一特提供了原材料和所需要的工匠。
BT:我們相信一個品牌的成長與其所在地的成長是互相影響的。你認為斯特瑞特賦予了貴品牌哪些特性?
梅麗莎:斯特瑞特小鎮上的居民都信奉基督教中的貴格會教派,Clarks家族本身也是貴格會教徒,該教派主張人與人之間應該如兄弟般相處。這使得雇主和員工雙方有很強的社區意識。良好的商業意識、靠近當地資源和與社區建立的牢固關系在早期共同孕育了Clarks品牌,這些特點也一直保持至今。
BT:在品牌持續發展的過程中,曾有哪些決策或轉折提升了辨識度和競爭力?
梅麗莎:19世紀60年代后期,威廉接手了家族的事業。威廉意識到當前的制鞋工藝已經落后,從而著手進行了一系列改革。公司設計了自己擁有專利的Crispin縫紉機,并且從在當時頗為典型的家庭作坊模式,改為在工廠集中生產。工廠批量生產和機械化的引入使得員工的福利和生產效率可以兼顧,Clarks借此生產出了優質產品并實現了發展。雖然也有其他制造商由于工人反對機械化而遇到了麻煩。
1883年公司推出了第一雙按人腳形狀線條設計的“健康鞋”,確立了設計的重點,并締造了公司后來的成功。采用各種寬度尺寸和符合足部曲線的一系列鞋楦后,Clarks所生產的鞋不僅時尚,而且舒適、健康。直到現在,“舒適”仍然是Clarks面臨制鞋業激烈競爭的“法寶”。隨后,Clarks與理想主義風格攝影師HelmEtNewlon和天才時尚插畫家Rene Gruau等全球知名人士的合作,使其設計更加時尚,從而提升了產品的辨識度和競爭力。
BT:當地人與品牌及其工廠的日常關系有多緊密?
梅麗莎:斯特瑞特在1801年居民只有540名,現在僅在Clsrks工作的人就是這個數字的兩倍。村莊在規模和繁榮上都與公司并肩發展。斯特瑞特小鎮上的很多居民都是Clsfks公司的員工,有的家里幾代人都在Clarks工作。除了員工外,還有很多當地居民一直幫助Clarks試穿新鞋。近兩個世紀過去,Clarks公司現在仍是斯特瑞特最大的雇主。小鎮和Clarks品牌仍然在相互影響、共同發展。我們在倉庫舊址上建造了獲得獎項認可的房屋,作為員工宿舍或公共建筑。公司里很多員工畢業于當地學校,還有很多員工在退休后繼續為社區義務服務。雖然在現代社會中,政府對當地發展起主導作用,應該由他們來負責學校和公共娛樂設施的創建和管理,但在斯特瑞特,Clarks是當地許多教育機構的支持者與合作者。在這類,你會看到很多Clarks的員工在指導和參加當地在校兒童的活動。很多組織在舉辦各類社區活動時都會得到Clarks的捐助,無論是以現金還是以提供運動套裝的方式。
BT:一個品牌在發展過程中要面臨很多轉變,原產地是否也對品牌新的發展產生過制約?
梅麗莎:是的。1940年代,Clarks的銷售增長迅速。總部斯特瑞斯(street)的生產能力已無法滿足銷售需求,因而在當時的總裁班克羅(PeterLord)的領導下,公司在附近的城鎮和市區建造了15家新的工廠。
而如今,基于更廉價的勞動力和新興的亞洲市場,Clarks已經把生產從英國遷移到亞洲。在20世紀八九十年代,Clarks發現在英國制鞋已經不再具有競爭力。與其他行業一樣,Clarks開始在歐洲、印度、巴西和亞洲開展制造業務。在新市場成長起來之后,我們已在美國、加拿大、西班牙、德國、中國、馬來西亞等國家和地區建立了Clarks人才團隊。盡管總部斯特瑞斯不再有Clarks的生產工廠,但它仍舊是Clarks集團公司的總部和管理中心。這里有一個規模宏大、技術尖端的物流中心,為公司全球批發和零售的貨物流轉提供服務。同時,我們依然在斯特瑞特延續品牌在鞋類設計、開發、品質、楦型和創新方面的專業技術。這可以幫助我們吸引并留住員工,讓我們在鞋業技術領域保持領先?,F在我們位于亞洲的團隊負責控制供應商伙伴生產的各個方面。同時,雖然Clarks把生產線移到了海外,但我們仍在不間斷地審核和監督海外工廠的工作,而使每一雙鞋都能達到相同的質量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