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獲“全國文明城市”稱號的消息一點也不讓人興奮。那個命名像天上的花,飄著。
我惦記著的是一個叫方所的地方。近一周時間,我進進出出方所不下五次。每次從方所出來,都對自己說,是時候換房了。這才是可以興奮起來的理由。
天河在移居計劃中。天河于我,有三個好一是方便學齡小子將來的讀書就學,人說天河的小學,師資、環境等等比海珠的好:二是方便妻子班,廣園路邊上,如果步行能到,下了班能避開車流人流,快捷回家,便盡是洗菜做飯之類了:三是更方便我自己靠近“我的大學”——華師大、華工大、華農大、暨大,大學的林蔭道更適合呼吸,大學的操場更適合奔跑。人,“出世”在城市森林里,我認為這些個都是最聰明的“入世”的想法。
方所降生天河太古匯,這給了我新的移居理由。想象著:早起,上班前,順道到方所,轉轉,翻翻有陽光的下午,交給太古匯廣場周圍,喝茶,喝咖啡,曬皮,曬夠了,進方所,再喝咖啡,看書:晚飯后,假設一家子的歡樂時光安排在太古匯的Ole超市里,男人,移步方所吧,繼續亂翻書?!皶?,是人一生最重要的精神財富”。讀書人應該有讀書人最原初的理想生活。
太古匯是廣州天河區新生的一處“奢侈品匯聚地”。一般地,掛上“奢侈”號的事物,讀書人只用來觀看,不親密接觸,也不融入其中。
生活了近二十年的廣州,雜亂,沒文化臟心,無和諧。全世界人都這樣閱讀我城。這個冬天,廣州城卻突然間有了一種久違的休閑。有一處土地,有一棟建筑物,有一個空間,有一科l力量,讓人趨之若鶩。我享受這種感覺,迫不及待。似乎地,一種也算久違了的信念,已被激活。方所是原鄉。
方所是什么?P99簡單說,是廣州太古匯的一處新商鋪,或一家新書店。方所由廣州本土服裝品牌“例外”聯合臺灣行人文化實驗室共同開發塑造,賣書,也賣設計師服裝和來自全球的60多個創意生活品牌用品。評論稱,方所是廣州的“誠品”。
華語世界里,臺北出品的‘誠品”被公認是文化人的生活坐標。有時候,一次旅行,單單為了一家誠品,是足可以專經香港轉飛一趟臺北的。經過誠品臺北信義店,出租車司機說,“很奇怪,賣書也可以賺這么多錢?!背鲎廛囁緳C也許不了解誠品式的商業道道。但是,一個閱讀世界的旅人,不—定期待某次在誠品找到什么,學到什么,而是在不斷前往誠品的路上,都默默享受著一種思考——我們失去了什么。
對一片我們稱之“熟悉的土地”的熱愛,是應該從重新思考我們在這片土地上曾經失去了什么開始。土地與你與我,與他,與它,曾經如何共生共長。
我們居住在廣州天河,也許曾經失去過“方所”。我們生活在深圳“云端”P98,也許距離真正有“地氣”的土地太遠。
我們浪蕩奢侈品江湖,也許從來沒有到達過“奢侈品原鄉”P39,即便原鄉僅僅是歐洲的十二座秘密小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