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美國總統大選年,全世界的目光都吸引了過去。但很少有人會關注到,地勢遙遠的北歐小國芬蘭,也到了總統換屆的關鍵時刻。已經任職12年的首位芬蘭女總統哈洛寧,終于圓滿退場,把接力棒交給了在大選中勝出的新任總統紹利·尼尼斯托(Sauli Nitnist)。
63歲的尼尼斯托來自芬蘭最大政黨民族聯合黨,這已是他第三次沖刺總統寶座。他的勝出似乎并無驚訝之處,是一個職業政治家多年來蓄勢待發的最終結果;而這個結果也刷新了芬蘭政治歷史。首先,芬蘭三十年來一直由社會民主黨占據總統職位的時代終于結束;其次,芬蘭現任總理卡泰寧同樣來自民族聯合黨,這對這個溫和保守黨派來說是破天荒的。按照芬蘭歷來的規矩,尼尼斯托必須先退黨才能踏入總統辦公室。而他在決定再次參選后,就早已開始刻意疏遠自家黨派,強調他作為獨立思想家的身份。
尼尼斯托小說般的人生經歷為他的政治生涯做了極其有利的鋪墊,盡管對他個人來說,這些經歷是悲劇性的。1995年,他的第一任妻子死于交通事故;2004年12月海嘯發生時,尼尼斯托和兩個兒子正在泰國度假,大兒子逃到了一家旅館的屋頂,他和小兒子攀吊在一根電話線柱子上長達幾個小時。海水沖走了尼尼斯托的一切物品,他穿著一件浴袍飛回了芬蘭。根據他母親的說法,經此考驗,尼尼斯托整個人脫胎換骨。
選民最喜歡這種煽情劇情,可以說尼尼斯托借此獲得不少友情票。盡管被評價為是一個要求甚多的老板和巧舌如簧的演講家,尼尼斯托和他的團隊很擅長人情籠絡。競選期間,他們在赫爾辛基市中心最熱鬧的觀光購物花園大道開出尼尼斯托咖啡館,成為一個很引人注目的交流平臺。
在大選獲勝后的第二天早上,記者就在尼尼斯托家門口蹲點,拍到這位即任總統戴著帽子手套鏟雪的照片。事實上芬蘭總統一直都有平民化的形象,哈洛寧以前就常常自個兒逛超市和商場。剛離任的她從總統官邸搬回赫爾辛基以前的家,和老公手挽手到附近商店買東西,也被記者逮住了拍照,裹著棉大衣的她看上去和普通芬蘭大媽無甚區別。
芬蘭總統的這種平民化特征甚至表現在其工作職能上。尼尼斯托在一張競選海報中,一副挽起袖子要干活的樣子,題圖為“總統是一份工作”。根據芬蘭憲法,總統的特權相當有限,甚至有意被消減。芬蘭民眾更愿意把總統當成他們的最高統治代言人,管理那幫爭吵不休的政治家們。總統仍然在外交和安全政策上有領導作用,盡管他不得不受政府內閣的牽制;芬蘭是軍隊最高統帥,尤其在是否派遣芬蘭部隊解決國際爭端和危機問題上是關鍵角色。但是,如果政府內閣和總統就某個問題不能達成共識,政府可越權提交給議會表決。
總統的確只是份公務,可世界上有幾個國家能像芬蘭那樣,不把自己國家的首腦當成大明星大英雄?作為一個不論從教育、社會福利還是社會結構,都處處力求創造人人平等環境的國家,產生如此平實的“總統觀”,似乎也不足為奇。值得一提的是,和尼尼斯托在大選中激烈競爭至最后回合的綠黨對手哈維斯托,是一位公開的同志;在去年歲末總統府的芬蘭獨立日派對上,更是張揚地帶著年輕帥氣的發型師同伴出席。從某種程度上講,哈維斯托在一大批總統競選候選人中的突然崛起,也印證了芬蘭民眾的開明。他不僅是歷史上第一個進入第二輪投票的綠黨候選人,也是第一個公開同性戀身份的總統候選人。
至于尼尼斯托會給芬蘭和中國帶來什么樣的新變化?“這不是革命,也不會成為革命。”他在二月份的第二輪投票后說。這應該也可以成為他今后六年的執政準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