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要從什么是Tripbod.com說起。創始人Broom熱愛旅行,但曾經被兩個問題困擾:首先,如果不認識當地人,想要真正了解旅行目的地是相當困難的事,例如如何體驗原汁原味的當地文化,如何精明購物等等(別以為帶著一本LP就萬事大吉,中國人在海南尚且被宰得鮮血淋漓)。
于此同時,讓Broom耿耿于懷的是旅游市場里大量中介商在謀取暴利。根據她的調查,在某些地方中介商賺取了旅游業收入的97%,這可以解釋為何有些依賴旅游業的偏遠地區依舊十分貧窮。“一定有更好的辦法能讓旅行者和當地人共同受益”,這是Broom創辦Tripbod.com的初衷。
這家旅行網站在過去兩年半所做的事,就是建立一個遍及80個國家的網絡平臺,幫助沒時間做攻略的旅行者找到跟他們性格和愛好投契的當地人,由這些被稱為Tfipbod的當地人負責根據客戶需求設計個性化行程,或提供一對以的導游服務。這樣的結果會直接導致中介商出局,旅行者直接支付當地人相應的費用,在此基礎上Tripbod.com向旅行者加收15%的傭金支付運營成本。
例如對一個熱愛美食的旅人來說,光捧著本厚厚的餐廳指南一家家地吃下去是遠遠不夠的。Tfipbod可以帶你去當地的市場,向你介紹各種有地方特色的當季食材,你還可以買一些帶回Tfipbod家,向主人學習如何制作該地區的傳統菜肴。當然每一個Tfipbod都是經過嚴格審查和考核的。除了值得信賴之外,他們往往對某一領域有濃厚的興趣,例如志愿服務、藝術、生態、慢食等等。
我尤其喜歡Broom本人對Tripbod.com的描述:“它就像是旅行版的ebay,但是帶有靈魂。”網站不僅幫助當地人弘揚本土文化、倡導公平貿易,還實現了當地社區的可持續發展。
做類似事情的不止Tripbod.com一家。總部在法國的tripXP新近上線,引起了廣泛關注。它的基本思路跟Tripbod.com相近,但在具體操作上更向前推進了一步:網站只收取12%的傭金。它更強調行程安排的新奇獨特性(例如跟當地達人一起體驗柏林的另類夜生活,連很多本地人都沒去過的哦)。另外,其網上互動功能也更為強大。
接下來我需要密切留意的,是英玉什么時候成為—位“掛牌”的Tripbodo我打算成為她的第一個客戶(為此我還準備用化名和她聯系,在首爾見到我的那一刻,她會有什么反應呢)。人家在韓國念的專業是食品與營養,還學過若干宮廷菜式的制作方法——像她那樣的人為像我這樣的人設計“大長今美食之旅”完全沒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