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甲骨文習見,取“日月照臨而艸木萌生”之意;《說文解字·帥部》釋其為“帥芽,從艸明聱”;現代漢語中“萌”是萌芽、萌生、發端之義。從古至今,其意并未發生根本改變。但近來,一種完全有別于舊有釋義的“萌”字卻以一種另類的姿態從虛擬的空間洶涌而來,頻頻見諸各大媒體,可以說,“萌”無處不在,無時不有。如:
(1)戚薇曬出一組浴室私家萌照,片中的戚薇頭戴一對魔鬼角,一身黑衣躺在浴缸中擺出各種可愛搞怪又性感的造型。(搜狐網2012年8月13日)
(2)這款龍式優盤,一改以前霸氣的龍樣,而變得非常的萌,相當的可愛。我們用這句話來形容它:萌中帶雷,雷中帶萌,萌雷交錯,欲罷不能呀?。ㄖ嘘P村在線2012年8月11日)
(3)萌無處不在Q版武大建筑走紅引網友圍觀(騰訊網2012年8月13)
(4)格致中學的一張“賣萌”暑假作業單在網上躥紅,老師用“淘寶體”和“TVB體”布置作業。(搜狐網2012—07—13)
乍一看,不知句中所言之“萌”何所指?細一思量,“萌”傳遞給我們的卻是一種美好的感覺,一種使人從腦海里一閃而過且不夾帶其余雜質的美好感情或形象。這種感覺、這種形象讓人開懷,令人開心。
一個古已有之的“萌”字何以煥發如此巨大的魅力?新興詞“萌”究竟為何物?“萌”生新義為哪般?同其他網絡流行語一樣,新興詞“萌”的流行既有語言自身發展的規律,也有社會發展的作用。
首先,從詞語本身來看,新興詞“萌”表義靈活,詞性多樣,既可作名詞,動詞,還能作形容詞、副詞,可以滿足人們不同的表達需求?!懊取弊髅~,主要指一種美好的感覺,一種令人心情愉快的形象或感情,如例(3)“萌無處不在”;作動詞,其詞義主要為(使)喜歡、(使)高興、(使)開心等,如“廈大‘誠信考試’又出新招,‘賣萌試卷’萌倒眾網友”(《北京日報》2012年1月13日);作形容詞,其意義通常與“可愛”相當,一開始多指少男少女的可愛,隨著使用的廣泛,現在也將年長女性甚至男性囊括在內,如“《人是鐵飯是鋼》收視火爆李夢男居0照很‘萌’”(伊秀女性網2012年1月14日);還可以用在物品和動物上,多帶有擬人意;作副詞,主要是與“殺”字組合為詞組“萌殺”,意為“萌得可愛而使人傾倒,為之著迷”,如“中年熟男成熒屏新寵總有一款大叔‘萌殺’你”(鳳凰網2011年10月24日)。身兼多種語法功能的特性賦予了“萌”強大的生命力。
其次,從語用角度來看,“萌”義新生符合語言運用的陌生化原則。新興詞“萌”不同于舊有詞義的表達給受眾帶來一種視覺上新鮮的刺激,更能吸引注意力,更富有活力,更能產生審美愉悅,因而更受人青睞。雖然“萌”有時可以理解為“可愛”,但時至今日,“可愛”已經令人產生了審美疲勞,不足以表達那種可愛到為之傾倒的強烈感情,難以引起網絡時代富有創見之受眾的美學共鳴,而“萌人”的裝扮、“賣萌”的表情、“萌”意盎然的言語則將視覺上的沖擊力與內在情感的表達完美地結合起來,因而很快受到關注并被瘋狂復制和模仿。
再次,從社會層面來看,追求“萌”這類新奇時尚,是年輕人與生俱來的本能驅使,“萌”的流行契合了現代人尤其是年輕人追求時尚,以清純、可愛為美的潮流。于是,秀幾張“萌”照曬曬心情,飚幾句“萌”語發發感慨,成為時下流行的網絡社交方式,其目的就是營造一種輕松的氛圍,借以調侃緊張煩悶的生活,消解繁重生活重壓之下嚴肅鄭重的意味,排遣生活中的落寞無聊等,其人情味與親切感更能溫暖在現實束縛下需要距離又渴望交流的現代人,同時也滿足自己求新、求異、彰顯個性的心理需求。而現實中的“萌男萌女”把自己打扮成青春年少的模樣以掩蓋自己的真實年齡博得他人嫣然一笑,并在別人的艷羨中給自己的心情涂抹一層亮麗的色彩,宣泄壓抑已久的苦悶心緒,也不失為一種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飛速發展的互聯網為新興詞“萌”提供了發酵泛化的土壤。雖然漢語中“萌”字古已有之,新興詞“萌”卻來源于日本ACG(英文Animation、Comic、Game的縮寫,動畫、漫畫、游戲的總稱)界的網絡用語“萌”。日本ACG作品經常使用“燃”(即“燃燒”)來形容熱血沸騰的狀態。在日文的IME輸入法狀態下,輸入“燃”的羅馬拼音“moe”,則會顯示“燃”和“萌”兩個詞,而“萌”排序在前面。為了區別因為看到美少女而產生的熱血沸騰的狀態和傳統的熱血狀態,ACG愛好者們借用同音的“萌”來代替“燃”。也正是使用者這種娛樂、游戲的心態,直接導致了“萌”語的風行和語義的泛化。據日本權威工具書《廣辭苑》的釋義,“萌”有“春天來了,植物發芽”和“嫩芽”之義。由草木之“嫩芽”通過移情來形容長相“幼小一‘嬌嫩”“可愛”的女性,再進而用來形容一切可愛的人、物品、動物,形容一切讓人開心的外表、語言、動作是符合常理的??梢哉f,網絡作為流行語的發源地,滿足了網民的標新立異與從眾心理,也生動地印證了民間智慧與網絡傳播力對語言的作用和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