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在第三學段目標和內容中提出“閱讀簡單的非連續性文本,能從圖文等組合材料中找出有價值的信息”。到第四學段,則要求“閱讀由多種材料組合、較為復雜的非連續性文本,能領會文本的意思,得出有意義的結論”。這里的“非連續性文本”是一個新鮮的名詞,它來自國際“PISA”閱讀素養測試項目,是相對以句子和段落組成的“連續性文本”而言的一種閱讀材料,多以圖表、圖畫、數據或清單等形式呈現,其主要特點是直觀、概括性強、易于比較。根據上述要求,非連續性文本閱讀題型將會進一步得到重視和強化,成為各地中考命題的熱點之一,考查的方向也會逐漸向“多種材料組合”和“較為復雜”發展?,F結合2012年各地中考語文試卷中的相關題目,對此題型作一分析。
(一)讀圖識表
作為一種新的文化展現,“讀圖”已經滲透到生活的各個方面,圖文轉換也成了一種考查學生閱讀、分析、歸納、表述等多種能力的題型。此類題型的答題步驟如下:1.認真審題,明確題干要求。2.仔細觀察,看圖表畫了什么,由幾部分組成,各自位置、相互間的關系如何,注意畫面文字提示及細節。觀察要有序:整體—局部—再總體;左—右,上—下(表述時注意方位詞的使用)。3.明確主旨,讀懂圖表局部和整體意思,通過比較分析,挖掘、領悟其顯性的信息或隱含的寓意(漫畫多為諷刺;正面畫多扣生活熱點)。4.不停留于畫面,不就事論事,要聯系生活,關注生活和時代熱點,發表看法。5.準確表述,語言要準確、簡明、完整。
例如2012年北京卷:
《北京市節約用水辦法》將于2012年7月1日起實施。為了深入宣傳該“辦法”,培養學生的節水意識,某校舉辦了“北京水資源”專題展覽。在參觀的過程中,請你完成下面的任務。
分析下圖,提取主要信息,并用一句話概括北京水資源的現狀。
[解析]本題考查學生直接提取圖表的顯性信息,并根據信息進行推斷總結、概括的能力。提取圖表的主要信息時,要注意從“北京市人均水資源量”與“國際人均極度缺水標準”“國際人均危及人類生存的災難性標準”的比較入手,關注發展趨勢。概括北京水資源的現狀時,注意根據所提取的主要信息推斷總結,并且語言要簡明扼要,用一句話概括。
答案示例:①北京市人均水資源量遠遠低于國際人均極度缺水標準,甚至還低于國際人均危及人類生存的災難性標準。②北京水資源極度匱乏。
(二)文字擬寫
這類試題一般由命題者給出材料或話題,要求考生根據題目的要求進行創作。如擬寫宣傳標語、廣告詞、對聯、短信、建議、辯論詞、頒獎詞、演講詞、開場白、結束語、串聯詞、推薦語等等。由于它們的特點各不相同,寫作要求也有差異,如標語、廣告詞、對聯等具有形象性、創造性的特點,擬寫時要結合語境,把握內容,控制字數,做到格式整齊,音韻和諧,修辭得當;短信要求情真意切,想象豐富,充滿智慧;建議要做到語言簡潔,連貫、得體,有特色并切實可行;辯論詞話題要明確,觀點鮮明,語言準確,有理有據,理例相依;頒獎詞、演講詞、開場白、結束語、串聯詞等大都要求文字簡潔,語言懇切,富有氣勢,能調動聽者的情緒,引起情感的共鳴;而推薦語是把好的方案、優秀人物及其事跡向人或組織介紹,希望被接受而講的話語,因此要注意觀點與材料的統一。
例如2012年河南卷:
3月22日是“世界水日”,學校要辦節水宣傳畫展。請你從下面兩幅畫中任選一幅,結合畫面內容,從寓意、構思等角度寫一段推薦語。(60個字左右)
[解析]本題考查學生的讀圖、分析和語言表達能力,難度較大。解答此題要注意審題,只需要選取一幅即可,要結合節水主題從寓意、構思等角度去推薦,構思角度要詳寫,最后揭示寓意,同時還需注意“60個字左右”的限制。
答案示例:1.我推薦第一幅畫,因為它構思巧妙,寓意深刻。從祖輩的井到父輩的井再到子孫的井,井繩越來越長,意味著井越來越深,地下水越來越少,提醒人們要節約用水。2.我推薦第二幅畫,因為它構思巧妙,寓意深刻。利用“家”和“?!眱勺帧包c”的位置不同,把“點”變形為水滴,提醒人們如果不節約用水“家”就會變成“?!?。(從寓意、構思等角度,結合畫面內容與節水主題,言之成理即可。)
(三)材料探究
材料探究類試題大多是出示一則或多則材料,要求考生從提供的材料中去探究規律、并用文字寫出探究的結果。題目提供的材料或文字,或圖畫,或表格。解答時,首先要仔細閱讀材料,認真觀察圖表,弄清題干中的相關信息,然后就材料或圖表中的相關信息進行分析、比較,通過同中求異,異中求同,找出材料的內在聯系或變化規律,從而發現規律,得出結論。
例如2012年重慶卷:
我市某中學正在開展以“我是小小主人翁”為主題的活動,意在增強同學們的責任意識,培養同學們的擔當精神。請你也參與到這一次活動中來、
(1)學校開展了一系列有關“責任”話題的大討論,其中有一個問題:面對責任,為何有人敢于擔當,而有人卻退縮逃避呢?請你根據下面的三則材料,探究其原因。
[材料一]:張麗莉,是黑龍江佳木斯第十九中學沒有編制的女教師,2012年5月8日,在失控的汽車即將撞向學生的危急關頭,她挺身而出,奮力拉開兩名學生。兩名學生救下來了,但她自己卻被碾在車下,造成雙腿高位截肢,直到5月21日,尚未脫離生命危險。張麗莉的壯舉感動了全國網友,網友親切地稱她為“最美女教師”。
[材料二]:在2012年5月20日歐冠決賽中,坐擁主場優勢的拜仁慕尼黑隊在最后的點球大戰中輸掉1分,敗給了切爾西隊,遺憾地與冠軍失之交臂。德國媒體報道,拜仁多名球員,特別是隊長季莫什丘克,在點球大戰前就表現出了對失利的極大恐懼,拒絕主罰點球,這就像赫內斯賽后所說的那樣:“面對極大的壓力,拜仁缺乏一名真正的領袖,缺少一名能在困境中真正站出來的人”
[材料三]:在“挑戰者”號航天飛機第10次發射升空爆炸、七名宇航員全部遇難后,時任美國總統的里根發表了電視講話他說:“英雄之所以稱之為英雄,并不在于我們頌贊的語言,而在于他們始終以高度的事業心、自尊心和鍥而不舍地對神奇而美妙的宇宙進行探索的責任感,去實踐真正的生活以至獻出生命”(《真正的英雄》)
答:___
[解析]本題考查學生通過分析材料來探究、解決問題的能力。我們認真分析這三則材料,不難看出第一則和第三則都是從正面列舉事例,而第二則是反面的事例,細讀材料,就能找到關鍵詞“高度的事業心”“責任感”“壓力”“恐懼”等,這些詞都能幫你打開思路,找到答案。
答案示例:因為愛給了人們擔當的勇氣,高尚的職業操守喚起人們的責任感,高遠的思想境界給人擔當的力量;怯懦使人逃避責任,計較個人得失使人忽視團隊利益。
(四)網絡跟帖
近年,網絡留言、網絡跟帖、微博、網絡用語釋義等新型試題在中考語文試卷上頻頻出現。其實,此類試題的內容與形式同學們并不陌生,它往往是要求我們就日常生活中的所見所聞發表自己的觀點或感想。答題時,先要讀懂熱帖的意思,然后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寫出與熱帖有關的事例即可。
例如2012年江蘇揚州卷:
閱讀關于“板橋道情”的討論帖,完成后面的題目。
一樓:汪曾祺先生在《故里雜記》里,寫到民間藝人懷抱漁鼓,手打筒板,唱《板橋道情》“老漁翁,一釣竿……”
二樓:接著是“靠山崖,傍水漪,扁舟往來無牽絆,沙鷗點點清波遠,獲港蕭蕭白晝寒,
高歌一曲斜陽晚,一霎時波搖金影,猛抬頭……”最后四個字忘掉了。
三樓:這部是最后,這只是十首送情詞中的第一首“派霸”,我上傳一幅漁翁圖給你們看著。
四樓:多美?。≌l給這幅畫起個有詩意的名字呢?
五樓:第二首詞是“樵夫”,后面還有“頭陀”“道人”“書生”“乞丐”等。
六樓:“頭陀”什么人啊?
七樓:《西游記》中唐僧、孫悟空、豬八戒、沙僧四人好像都是頭陀……
根據示例,從“漁翁”唱詞中選一句詞作為漁翁圖的名字,寫一則回復四樓的帖子。
[示例]我選“高歌一曲斜陽晚”這句唱詞作為漁翁圖的名字。你看,忙碌了一天的漁翁正面對著夕陽的余暉,縱情放歌呢,這種畫面與“高歌一曲斜陽晚”所創造的意境相符,詞和畫都流露了豁達、樂觀的情懷。
[解析]本題實際上既是一道變相的詩句賞析題,也是一道仿寫題,選擇任何一句均可,只是要注意畫面內容及其意境的分析。答題時,首先要認真閱讀上述網友們的討論材料,弄懂其意思;其次要仔細觀察右邊的插圖,了解畫面的內容;最后就是從“漁翁”唱詞中選一句詞(即二樓材料)作為漁翁圖的名字,然后模仿示例回復帖子即可。
答案示例:我選“扁舟來往無牽絆”這句唱詞作為漁翁圖的名字,你看,夕陽之下一葉扁舟在河水之處悠閑地劃過,平靜的水面無遮無攔這種畫面與“扁舟來往無牽絆”所創造的意境相符;詞和畫都流露了閑適恬淡的生活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