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軟件工程職業學院汽車運用工程系目前有汽車檢測與維修、汽車制造與裝配、汽車電子技術、汽車技術服務與營銷、工程機械運用與維護等五個專業,這五個專業都是實踐性很強的專業,更需要融入到高職教育改革當中,即目前改革的方向——校企合作培養學生。
武漢軟件工程職業學院汽運系目前校企深度合作的方式有很多,各個企業在校企合作中的心態也各有不同,學生在頂崗實習期間的心態也各有不同。本文主要從企業的心態和學生的心態兩方面來探討學生的管理。
一、企業在校企合作中的心態
各個企業由于企業文化不同,對待實習生的態度也有很大的差別。就汽車行業來說,一般有以下心態:
(一)選優心態:汽車制造廠和4S店都希望從實習生中選擇優秀的學生進行重點培養,以期今后可以留下來為企業服務,因此,他們在選擇實習生的時候,都是擇優錄取,甚至在實習階段給實習生設定試用期,試用期間,達不到企業的高要求的學生,最終也是被淘汰的結局。
(二)培養心態:有些企業是本著為企業培養后備人才的心態來接受實習生的,在實習過程,即便實習生出現不盡如人意的失誤的時候,企業也給實習生足夠的理解,并定期開展培訓,提高其工作水平,所以這樣的用人心態就體現出了企業良好的企業人文氛圍,從某種程度上講,也是企業對于社會責任的積極承擔。
二、學生在頂崗實習中的心態
(一)由于高職教育的培養目標就是技術一線的專業人才,但大多工作較為辛苦,尤其是汽車制造行業,不僅工作量大,加班頻繁,而且還經常會有產品不合格質檢通不過的心理壓力。部分同學由于初入社會,承擔壓力的能力很弱,頂崗實習對他們來說是很大的挑戰。
(二)很多學生在報考專業時,并未報考本專業,特別是汽修專業的女生,是被調配過來的,對于本專業興趣不大,甚至一開始就抱有拿到文憑就轉行業的想法,所以在實習階段,基本上就是走過場的心態。
(三)有些同學,雖然對本專業有著濃厚的興趣,但大多抱有過于美好的想法。比如汽車營銷專業的學生,總認為做汽車銷售員工作輕松、體面,最重要的是有提成,待遇高。但實際上,在4S店,經歷了銷售員工作的種種辛苦和壓力之后,很多同學就放棄了當初美好的愿望,轉而比較低迷和悲觀。
三、對于不同心態的企業和學生的對策
(一)學校對于不同心態企業的對策
學校根據掌握的各屆學生在企業實習的資料,對于抱有培養人才的心態的企業,學校要積極的增強與其的合作;對于選優心理的企業,學校要積極的與其溝通,對于用人模式進行探討,強調企業的社會責任,試圖改變其用人模式,如果無法改變,則要考慮實習點是否繼續保留問題;對于低人力成本的心態,學校要代表學生的利益,與企業交涉,如果未果,則要考慮實習點是否繼續保留的問題。
(二)企業要轉變心態
企業是整個社會良好運作的一個環節,不僅自己要發展,而且還要承擔一定的社會責任,接受實習生不僅可以為企業注入新鮮的血液,更是企業積極承擔社會責任的表現。企業應本著培養人的心態來對待實習生,不僅可以創造和諧的企業文化,更樹立了良好的企業形象和口碑。
(三)學校要加強管理
1.學生下企業前
學生下企業前要進行培訓。很多實習生下企業前大多抱著美好的期待和解放的心情,殊不知學校的生活與社會和工作生活是存在很大的不同的,主要表現在與人交往方面以及對于自己的定位不準,因此,下企業的前幾個月會出現不適,甚至會經常產生離開實習單位的想法。
2.學生下企業后
(1)作為學生的直接管理者——輔導員要轉變角色,從老師到“車間主任”
在校企深度合作的背景下,學生在校學習和在工廠實習的過程一定是一個交替和頻繁的過程。在學校中學習,校方可以按照常規的辦法來管理,如開班會了解同學們的相關需求,并下達校方的管理章程;定時檢查上課出勤率;找學生談心,了解他們的心理狀況;開展各種知識技能大賽,豐富他們的課余生活,鞏固他們的知識等。但在企業實習的時候,則需按照企業的運作要求和文化內涵來管理學生。這時學生是以一個員工的身份作為管理的對象。
(2)構建學生個人檔案,把握每一個學生成長軌跡
在校企深度合作的背景下,交替的工學結合的培養模式,使得學生不斷地變換著自己的角色。這時學生的思想和心態是非常容易波動的。社會上好的與不好的方面都會影響到他們的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
校企深度合作是校企雙方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和培養應用性高技能人才的重要舉措,是提升高職院校內涵,凸顯高職院校特色,推動高職教育發展的重要途徑,是實現政府、學校、企業各方利益共享的一種先進的辦學模式。在這一背景下,我們學校特別是學生管理工作者承擔著極其艱巨的工作任務。我們只有解放思想,創新我們的工作方法,才能更好地完成我們的任務。
參考文獻:
[1]洪貞銀.《高等職業教育校企深度合作的若干問題及其思考》.高等教育研究,2010.3
作者簡介:
周莉莉(1982-),女,本科,漢族,武漢軟件工程職業學院汽車運用工程系輔導員,研究方向:心理健康教育;
蔣保濤,男,湖北武漢,碩士,武漢軟件工程職業學院評建與督導處副主任科員,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