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互聯網的成熟與發展,電子商務迅猛發展。電子商務作為一種新型的貿易方式,迅速改變著人們經濟活動中傳統的交易方式和流通技術,極大地促進了全球經濟貿易的快速發展。
另一方面,我國在加入WTO以后,關稅不斷降低、外貿經營權逐漸下放,為相對規模小、雇員少、資金相對比較薄弱的中小企業發展國際貿易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機遇期。
在傳統貿易方式下,由于信息的傳遞的不便捷,外貿企業只能在國外設立生產、銷售的分支機構或委托代理來開拓市場,這對于中小企業來說,幾乎是不可能做到的,因此,一直以來,大型國有企業一直擔負著出口創匯的重任。而隨著電子商務的迅速崛起,外貿經營門檻和降低,中小企業迅速加入到國際貿易的行列中,中小企業機制靈活,對捕捉到的市場信息,能及時做出反應,對國有外貿行業形成了巨大的沖擊。
一、電子商務可以為中小企業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在貿易的各個環節均有所體現:
1.信息發布與信息獲取階段
貿易的發生,首先是供需雙方宣傳或者獲取有效的商品信息,即商品信息的發布、查詢和匹配。在傳統的貿易方式下,買方一般是通過廣告、商品交易會、博覽會等媒介了解所需商品的信息,包括供貨商、價格等。買方千方百計地尋找自己所需要的商品的相關信息,以期達到所期望的產品的性價比。整個過程不僅費時費力,而且很難獲得最佳貨源和最低價格。賣方一般是根據自己的實力,選擇寄送經營商品目錄、實物樣品、圖片說明書、廣告贈品以及參加各種交易會、博覽會等方式介紹出口商品。從賣方的角度來看,很難做到有的放矢,造成巨大的浪費,不容易找到潛在的有效的客戶。
而在電子商務時代,買方主要通過上網來獲取信息。買方可以隨時上網查詢自己所需要商品的相關信息。賣方企業大部分都建立了自己的網站,在網站宣傳自己的產品。還有一些專門為國際貿易服務的站點,比如阿里巴巴,可提供大量的國際貿易商品信息。買方和賣方都以以在國際貿易網絡服務平臺上,尋找貿易伙伴和合作機會,擴大貿易范圍和商品所占的市場份額。
在電子商務方式下,貿易信息的發布與獲取,通常都是通過網上交流來完成的。而網絡一年365天,每天24小時的不間斷性,在存在時差的國際貿易中,客戶可以隨時隨地在企業網站找到自己所需的產品的信息,在網站上留言,或者通過網站上的郵件地址發詢盤,企業會在第一時間回復。電子商務方式不僅可以提高效率,降低信息發布與獲取的成本,還可以使企業不錯過任何一個潛在的客戶,提高成單率。
2.貿易磋商階段
在選定貿易伙伴之后,買賣雙方應對所有交易細節,包括合同標的,合同的價格,買賣雙方的義務等進行談判,雙方取得一致意見后,以合同的形式簽訂下來,也就是貿易的磋商過程。
磋商過程主要的工作就是傳遞貿易信息。以前通常采用郵寄、電話或傳真等手段。但是郵寄費時費力;電話雖然能較方便地解決磋商問題,但不能解決單證的傳遞;傳真的安全和保密性不足。于是,在傳統的技術條件下,重要貿易文件傳遞的唯一途徑是郵寄。但是,通過郵寄單證來進行貿易磋商既費時又費力,尤其是國際郵資很昂貴,如果貿易磋商的回合較多,比如一些機械產品的圖紙等技術問題,有時需要修改若干次,如果每次都要郵遞,對交易雙方來說,在時間和經濟上都承擔不起。
而在電子商務方式下,整個磋商過程可以在網絡和系統的支持下完成。原來的貿易磋商中的信息交流都可以通過電子郵件的形式來完成,并且可以保留磋商的過程及細節。大大節省了通信費用,節約了時間,提高了效率。
3.合同履行階段
簽訂合同之后,買賣雙方就要履行合同。企業在履行合同的過程中,要涉及很多方面的機構,進行不同的業務操作,如:銀行金融機構的收付匯、結匯;外貿管理局的合同登記及預收貨款的登記與注銷等;中國電子口岸系統中的核銷單的申請、備案以及企業交單、退稅數據報送、核銷等;商品檢驗檢疫局的產地證申領等。目前,在我國對外貿易領域中,很多操作都可以在網上進行,提高了外貿企業的辦事效率,降低了企業的費用,提高了企業的利潤率。
二、中小企業發展電子商務中應注意的問題
1.電子商務的安全性
現階段,中小企業電子商務的交易過程主要是通過電子郵件來實現。由于網絡的開放性,一封普通的沒有加密的郵件就很容易受到網絡黑客的攻擊,電子郵件的安全性,就成了電子商務貿易雙方最為關心的問題。
電子郵件的安全性,首先要保證在郵件在傳輸的過程中,確保不黑客被竊取和篡改,以免貿易雙方就合同的數量、價格等敏感信息出現糾紛。其次,對于貿易雙方來說,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能對曾經發送過的郵件予以否認,以免出現糾紛。
現在階段,電子簽名技術可以有效地避免以上兩種情況的發生。企業員工可以在權威認證機構為郵件申請CA證書,在經過權威認證機構對其身份的審核后,發放CA證書,使用該證書,可以對郵件進行加密和數字簽名,加密操作可以防止郵件在傳輸過程中的惡意篡改,而數字簽名,可以防止發件人否認曾發送的郵件。
我國于2005年制定了電子簽名法。規范了電子簽名行為,確立了電子簽名的法律效力,可維護貿易雙方的合法權益。
2.中小企業的信用問題
交易主體的信用在中小企業開展電子商務的過程中,是至關重要的。一方面由于中小企業的資金、規模等條件限制,在網絡市場中很難獲得客戶的信任。另一方面,電子商務是“虛擬”的交易方式,雙方互不謀面,對對方身份、商品質量及企業的履約能力等自然會產生某種程序的懷疑。尤其是我國信用體系建設還不完善、市場法制建設不健全、電子商務法律法規不規范、整體信用意識比較差,這些都直接影響中小外貿企業電子商務中的信用問題。
解決信用問題,一方面,政府各級工商部門和稅務機關可根據區域內中小企業的投資狀況、經營狀況等建立當地中小企業電子商務信用管理平臺,建立中小企業信用數據庫,定期對企業信息進行評估,建立健全評估機制,保障政府信用的有效性,以此來規范中小企業信用。另一方面,中小企業尤其是法人,應著眼于培養長期合作客戶,用過硬的產品質量、合理的價格、良好的售前售后服務,來維系客戶,重視客戶關系的管理。
3.樹立網絡品牌意識
品牌競爭力是企業最持久的核心競爭力。品牌是商品質量的內涵和市場價值評估系數,是企業參與競爭的無形資本,企業要在競爭中取勝,必須要精心維護品牌的商譽。
在網絡上,信息是海量的,如何指引客戶進入企業網站,吸引訪問者眼球,很大程度上是靠網絡品牌,對于消費者來說,品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證質量,當產品質量出現問題時,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護消費者的利益,因此品牌可以堅定和擴大消費群體,提高產品利潤空間。
樹立品牌意識,企業首先應該充分認識到,過硬的產品質量,良好的服務,是樹立網絡品牌的根本,不論客戶的身份,訂單大小,都要認真對待,保證質量,做好服務。其次,技術的革新,服務的不斷優化,是樹立網絡品牌的堅強后盾。
目前,我國中小企業從總體上來說,已經意識到了樹立自己的網絡品牌。這種意識一是源于政府的引導,二是來源于中小企業自身的市場競爭的實踐。
因特網以其獨特性,為電子商務提供了一年365天,一天24小時全天候的服務,提高了客戶的滿意度,降低了中小企業的通訊等費用,提高了效率,對于規模小、雇員少、資金相對比較薄弱的中小企業來說,要想在競爭激烈的國際競爭中取得又好又快發展,必須借助電子商務。
參考文獻:
[1]肖玉玲.電子商務對中小企業貿易的影響及對策.合作經濟與科技
[2]孫麗云,燕春蓉.國際電子商務與傳統國際貿易實務之比較.國際貿易問題
[3]傅劍波,黃沿勇,叢慶.中小企業電子商務信用問題的解決途徑.成都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作者簡介:
王文會"("1976.11-),女,河北省武邑縣人,大學本科學歷,河北省委黨校,職稱:講師,研究方向:電子商務、電子政務、網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