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部創業,是指利用公司的資金和其他資源鼓勵員工進行創業的一種活動。據統計,相比外部創業20%的成功率,在母體企業人財物資源支持下進行的內部創業的成功率可達到80%。內部創業已經成為企業開展創業投資的一種積極有效的模式。上世紀末,美國《財富》雜志評選的世界500強企業的前100位公司中在產品創新方面約有6成采用內部創業機制。
一、央企試水,探索柳暗花明新出路
2012年2月,作為我國主要電信運營商之一的中國電信,正式啟動億元資金鼓勵員工進行內部創業,據稱,每個團隊3人起,創業期為2年,獎勵總金額為2億人民幣,首期每個團隊贊助5-10萬元,中國電信為創業人員保留原工作職位。
作為央企,中國電信近年來在移動互聯網業務上花費了大量的研發精力,此次內部創業計劃的推出也是為了提高其在移動互聯網方面的話語權,而此舉也讓人們看到了其求新求變的意愿與姿態,無論對其內部員工還是外部市場都釋放出一些積極的信號,但與此同時,相比社會上認可的聲音,更多的評論家對此次內部創業的實際意義和最終效果持保留和懷疑的態度。
南開大學公司治理研究中心民營企業研究室主任李亞認為,中國企業的內部創新活動通常是被逼的,往往是企業發展到某種程度的約束,原有的產品不賺錢了,增速放緩了或主業受阻的情況下,才想到開展內部創業。在對于內外部形勢都沒有做出正確判斷的情況下就倉促上馬,結果自然好不到哪去,總體來說,中國企業的內部創業基因上還是存在一些先天缺陷,比如企業家精神的淡薄,再加上后天在風險、財務控制環節等沒有形成自己成熟的模式,所以中國企業內部創業步履維艱。在這種背景下,作為央企的中國電信,由其推出內部創業計劃不被看好也是很容易理解的。
但是前述種種,并不能表示此次中國電信內部創業計劃的前景就一片黑暗,與開展過內部創業的華為等民企性質不同,作為央企的中國電信可以調動更多社會資源,對內部創業的支持有一定的優勢,當然僅僅有勇氣去擺出一副支持創業的姿態是遠遠不夠的,如能解決好可能存在的幾個關鍵問題,對于打破“內創業壁壘”,最終能柳暗花明的結果也是可以期待的。
二、擺正企業與創業員工身份
中國電信壟斷性央企地位及其內部員工的高福利待遇的現狀本身就是對員工進行內部創業造成無形障礙。與華為的民營企業性質不同,謀得一個在中國電信工作的機會對很多人來說本身就是找到了一個“金飯碗”,這樣的體制內舒適的環境很容易就讓員工逐漸消磨掉原本就并不顯著的內企業家精神,而創業則恰恰需要有足夠的耐心和敢于抵抗風險的堅韌毅力,所以要想真正地將內部創業計劃的初衷落實下去,除了進行必要的體制和所有權改革以外,還必須變革傳統央企的管理理念,積極面對市場變化,提高員工創業意識,扶植內企業家精神,同時,結合企業實際,對原有的薪酬體系及晉升渠道進行再設計,保證內部創業足夠的吸引力和動力,營造企業內部良好的創業環境氛圍。
三、充分評估分析創業項目
此次中國電信雖然強調內部創業的項目必須在電信相關業務范圍內,但對于技術、風險等相應問題的控制必須有一套完整而切實可行的操作規程。到目前為止,雖然中國電信類似的文件難以看到,但進行項目分析研究時的必備要素還是可以預期到的,項目前期的可行性分析、市場前景預測、技術支持、所需資源投入及收益預測,項目過程中的人財物等各類風險控制手段,以及貫穿整個項目過程的創業發展戰略和整體規劃都是必須包括在內。這些在創業項目的商業策劃書中都要體現,而決定項目最終能否上馬的則是一個由內外部專家共同組成的創業項目評定小組,而這個評定小組,是實施此次創業計劃的核心機構,對創業計劃的最終效果起著最直接的作用。
四、有效資金監管和人員甄選
作為中國電信整體而言,對資本市場的敏銳度是不足的,但進行此次內部創業活動,必須加強在資金方面的監管力度,雖然前期投入的資金數目是很多,但隨著內部創業過程的進行,必須對項目資金分期發放,一旦出現問題及時停止投入。同時,對于項目資金的運作也要由母公司中國電信派專人監管,并對項目進行單獨的資金核算,將潛在的財務風險降至最低。
選人方面,在對創業項目進行甄選時,除了項目本身的創意以外,也必須考察內創業者的道德素質,必須保證其具備良好的品德修養,忠于企業,不會出現與中國電信在某些領域進行競爭的局面。然后,中國電信再考慮通過相應的培訓和實踐,提升所甄選的內創業者的管理領導能力、風險控制能力、處理各方面關系的能力等必備的內企業家素質,保障項目順利落地,產生預期的效果。
五、建立內部創業信息披露機制
信息披露機制作為內部創業的一項保障機制,須如實定期發布,信息披露的對象分為內部員工和社會公眾兩個方面。對于中國電信內部員工而言,清楚的了解企業內部的創業情況,一方面可以進一步激發起企業內部的創業熱情,提升企業內部活力,提高參與內部創業員工的企業認同感,增強凝聚力,另一方面可以結合在內部創業過程中產生的種種未曾預料的問題與所有創業團隊進行溝通,避免盲目,少走彎路。
對于社會公眾而言,良好的創業信息披露機制,會增加社會對該央企的社會認同感,同時也會對其他行業和企業的內部創業活動起到一定的指導作用,對于徹底打破“內創業壁壘”,建立和完善符合中國國情的企業內部創業體制模式起到引領作用。
作者簡介:
王江濤,中國海洋大學管理學院企業管理碩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