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世界經濟的快速發展,全球氣候變暖等一系列環境問題也日益突出,如何在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尤其是資源節約利用之間找到和諧的發展模式是目前全球共同面臨的問題。而在利用有限資源的前提下,有效地節省能源和清潔開發能源成為解決問題的有效途徑,因此“低碳經濟”就應運而生。低碳經濟作為一種新的經濟增長模式,在其運行的過程中必然會產生各種利益的沖突,所以低碳經濟需要國家從總體上對其加以干預,具體而言,制定適應其良好發展的有關法律,以促進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1.低碳經濟的概念及經濟法保障的必要性
所謂低碳經濟,是指在可持續發展理念指導下,通過技術創新、制度創新、產業轉型、新能源開發等多種手段,盡可能地減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達到經濟社會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雙贏的一種經濟發展形態。
經濟法是國家從整體經濟發展的角度,對具有公共性的經濟活動進行干預、管理和調控的法律規范的總稱。經濟法的三大基本原則是:營造平衡和諧的社會經濟環境;合理分配經濟資源;保障社會總體經濟可持續發展。由此可以看出,發展低碳經濟是與經濟法的基本原則相適應的,經濟法可以用來調節低碳經濟,低碳經濟的發展需要經濟法為其進行保障和規范。在社會企業追求短期經濟利益,盲目進行高碳發展的今天,我國經濟發展狀況與低碳經濟的理念存在很大的差距,因此低碳經濟的發展需要經濟法為其提供保障。
2.發展低碳經濟的國外借鑒
西方一些國家早在20 世紀八九十年代已經開始對相關的碳排放問題征稅,比如丹麥、瑞典、挪威征收的二氧化碳稅,荷蘭征收的燃料稅、石油產品稅等。
英國于2001 年4 月開始實施征收氣候變化稅,屬于英國氣候總體戰略核心,是英國“氣候變化計劃”中一項實質性政策手段,實質是一種“能源使用稅”,根據企業使用化石燃料與用電所產生的數量調節稅值,如果使用再生能源與清潔能源則可減免此費用。
英國于2001 年成立了碳基金,它利用征收上來的氣候變化稅、垃圾填埋稅以及英國貿易工業部提供的少量資金用以低碳經濟的發展,取得了很好的成績。
英國政府還推出了一項針對能源密集產業的政策——氣候變化協議制度。該協議規定如能源密集型產業和政府簽訂氣候變化協議,并在最終能夠達到規定的溫室氣體減排目標,那么政府將給予免除其應征得的80%的氣候變化稅;假如企業不能實現約定的目標,政府也允許這些企業參加排放貿易機制,這些企業可以通過買賣其他公司排放配額的方式來實現自己在氣候協議中的承諾。
英國的碳排放貿易機制,各企業根據自身的實際排放能力去購買這種排放許可證,這是一種“基于市場的方法”對溫室氣體進行定價。
3.我國發展低碳經濟的經濟法思考
從外國發展低碳經濟的經驗來看,主要是通過稅收的手段經濟調節,規范經濟朝著低碳方向發展。就我國而言,低碳經濟作為新鮮事物,首先贏提高公眾的低碳意識,再通過法律手段逐步引導企業朝著低碳方向發展。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低碳經濟法律體系并不完善,并且我國目前低碳經濟立法的特點是主要集中在環境保護法領域對其加以規制,而在對經濟關系起調節作用的宏觀調控法和市場規制法方面還幾乎是一片空白,因此對經濟法方面的探究很有必要。
首先,從產業法方面來說,要根據低碳經濟的發展的需要,制定相應的產業計劃,調整產業結構,各類企業設定一定的排放標準。逐步淘汰一些高排放、高能耗的產業,發展低排放、低能耗的產業,并積極引導企業進行低碳技術的創新改進,發展低能耗的產品,促進產品的升級,實現社會資源的優化配置。
第二,從市場規制法方面來說,低碳經濟作為一種新的經濟增長方式,在其發展的過程中,必然會受到壟斷、不正當競爭等問題的阻礙,所以就需要國家從市場規制法方面,使低碳行業免受壟斷、不正當競爭的危害,對低碳產業進行保護。
第三,從銀行信貸方面來說,要通過對低碳產業提供信貸優惠達到扶持目的,比如降低低碳產業或低碳產品的貸款門檻,或者為其提供貸款利率的優惠,為低碳產業優先提供融資環境,與此同時,嚴格進行限制高消耗、高污染項目的融資,這樣能有效地促進低碳行業的發展。
第四,從稅法方面來說,要充分發揮收稅這一經濟法特別的經濟職能,增添稅收法的內容,開征碳排放量限定稅來限制資源的浪費,加大低能耗和高能耗企業間的稅收差距,還要對低碳技術創新提供稅收優惠,以此引導企業朝著低碳方向發展。
參考文獻:
[1]張娟.經濟法調整特定的經濟關系.法制與經濟,2006.10
[2]賀漢魂.資本論.經濟倫理視閾下低碳經濟發展研究.中國發展,2010.3
[3]王立寬,謝軍安.關于發展低碳經濟的法律對策.科教文匯,2010.5
作者簡介:
孫朝昕(1972.8-),女,籍貫:山東省泰安市,單位:泰山職業技術學院財經系,職稱:助教,學歷:大學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