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退休老同志是黨和國家的寶貴財富,也是企業中的一個特殊群體。如何調動好他們的積極性,發揮好他們的優勢是老年工作實現“三自”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多年來,鉆井工程技術公司從實際出發,注重優勢互補,建立健全了以老年工作人員為主導,以離退休老同志為主體的老年自管組織,實現了老年隊伍“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教育”的“三自管理”新路子,有效地促進了離退休職工隊伍的和諧穩定,為公司和油田的改革發展提供了穩定良好的社會環境。
一、發揮老年群體的整體優勢,走出一條獨具特色的自我管理之路
鉆井工程技術公司現有離退休職工302人,占公司人員總數的三分之一,另有協解職工46人,職工家屬322人,他們分別居住在東營、河口,居住分散、點多、線長、面廣,管理難度相當大。要做好如此規模老年群體的管理服務工作,僅憑單位老年管理中心的工作人員是遠遠不夠的。再加上技術司合并重組后,正處于不斷改革發展中,老年隊伍也出現了一些不穩定的因素。如何才能保持離退休群體的穩定和諧,為公司排憂解難是擺在他們面前的重大課題。經過分析研究,我認為,離退休群體是一個巨大的人才寶庫,他們都是受黨的教育培訓多年,曾經為黨和國家做出過貢獻的老同志,他們中的許多人都曾經是各級領導崗位上的領導或各行各業中的骨干,他們有資歷、有才干,也有經驗能力,讓他們單純在家賦閑養老,確實是一個很大的人才浪費。如果能夠充分發揮他們的聰明才智,吸納他們參與到老年管理工作中來,不但可以大大緩解專職人員不足的壓力,而且可以使這部分老同志能夠老有所為,重新煥發青春,實現自我價值。同時,也可以為公司節省大量的資金支出,間接地創造了效益。基于這一認識,在公司黨委的領導下,對老年管理中心下設的4個退管站、4個黨支部的組成人員以及9個黨小組的9個黨小組長全部選用黨性強、素質高、身體好、熱心老年管理工作的離退休老同志擔任,建立健全了自我管理體系。
在抓好自管組織配套的基礎上,老年管理中心始終注意讓老同志全方位參與管理。無論進行什么活動,都是在宏觀上進行指導,在微觀上放開搞活,盡量讓老同志放心大膽地去干。全公司開展文體活動的4個協會,各管理站的專業團隊以及老年黨組織的合唱團等,全部都是有老同志自我管理,自主運行。他們像在職時一樣,嚴細認真,一絲不茍,有力地推動了各項工作的全面發展。如培訓中心退管站由老同志自編自演的文藝節目,經常深入生產一線慰問演出,受到前線職工的一致好評。公司老年藝術團的合唱隊,多次在油田比賽中獲獎,尤其是在油田第二屆勝利杯離退休職工大合唱比賽中力拔頭籌,一舉奪得金獎第一名。實踐充分證明,發揮老同志的自身優勢,實行自我管理是老年管理工作的有效途徑。
二、發揮老年群體的政治優勢,在自我教育中不斷充實提高
一是充分利用周邊老年大學業余黨校和老年活動室等場地搭建老年自我教育平臺,讓老同志在接受自我教育的同時,做到自我提高。在進行政治教育和專業培訓時。每次都安排老同志講體會,談收獲,做到教學互動,相互促進。同時,他們創辦了內部刊物《老年工作信息交流》,編印了《老年人生故事》,用老同志的親身經歷,切身體會和生動的故事,在教育廣大年輕同志的同時也在重新教育自己,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二是以“三好、四不、一樹”活動為載體,自我教育,自我提高。“三好、四不、一樹”活動,就是由老黨員、老年政治工作者倡導,公司黨委批準在老年群體中推行開展的自我教育活動,而且已經形成了長效機制,納入了公司黨建體系。開展這項活動的主旨就是樹立共產黨員的良好形象。其具體內容是:“三好”即在黨內做個好黨員,在家庭做個好家長,在社區做個好公民;“四不”是不降低黨員標準,不參加封建迷信活動,不做違法違紀的事情,不說不做不利于安定團結的話和事; “一樹”即努力樹立共產黨員的良好形象。廣大離退休黨員積極響應,主動參加,有力地促進了黨的建設,提高了黨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在汶川、玉樹兩次抗震救災活動中,廣大離退休黨員情系災區,踴躍捐款,并積極繳納特殊黨費,以實際行動樹立了共產黨員的良好形象。有力地支援了災區的災后重建。
三、發揮老年群體的互動優勢,不斷拓寬自我服務的領域
自我服務是“三自管理”的重要內容,也是實現“以老管老、以老敬老、以老幫老”的必由之路。老年群體有著互動性格,知情面廣和時間充裕的優勢,這些優勢對于開展以自我服務為重點的“親情服務活動”,不斷拓寬服務領域有著重要的推動和促進作用。因此,在深入開展親情服務活動,不斷拓寬服務領域的過程中,這家公司始終堅持以老同志為主體,不斷細化服務措施,規范和完善服務機制,確保了親情服務活動的順利進行。建立健全了親情服務機構。公司老年管理中心和各退管站都建立了親情服務領導小組,黨政主要領導帶頭掛帥負總責,并逐級成立了親情服務隊和專業服務小組,全部由離退休老同志擔任。中心黨委為親情服務隊和親情服務志愿者舉行了隆重的授旗掛牌儀式,使親情服務活動有了可靠的組織保證。在此基礎上,他們本著以人為本,堅持管理與服務并重的原則,以思路的創新帶動工作的突破,從而實現了親情服務活動的不斷深化。由初始階段單獨的“一幫一、結對子”,到后來的“多對一、集體幫扶”,再到后來的“親情服務專題”,從而形成了親情服務幫扶救助的長效機制,促進了親情服務活動的持久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