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國內外商業銀行產品管理與創新的比較分析
(一)金融產品管理的比較分析
1.產品管理理念
具有競爭力的商業銀行的產品管理是采用完全市場推動模式。許多外資銀行都采用了客戶驅動工程,因此每類客戶都可以非常方便地找到自己需要的金融產品組合。
目前中資商業銀行的產品管理還處于供給推動階段,對產品市場群體特征的研究得不夠,導致新產品的開發滯后于市場需求,產品營銷過程缺乏主動性,無法真正實施“量身定制”的營銷戰略。
2.產品管理組織
金融產品是商業銀行的生命線,而相應的組織構架關系到商業銀行未來的生死存亡。產品管理比較完善的商業銀行有一個基于產品經理制下的產品團隊管理構架,分工協作展開產品的管理工作。
目前中資商業銀行的產品管理構架還不完善,難以形成對市場具有沖擊力的拳頭型產品和影響產品的整體營銷效果。產品營銷戰略還處于一個較低的層次。
3.市場定位
(1)西方銀行在市場定位的具體實踐中形成了較為成熟的理念和模式。概括起來有三種類型:第一類是國際化全能銀行,第二類是超級地域性銀行,第三類是專業銀行。
(2)我國商業銀行市場定位的選擇。
國有商業銀行網點遍布全國各地及國外分行,客戶來源主要為國有企業、本國大部分居民。
股份制銀行機構網點分布于國內經濟發達地區,客戶來源為大中型企業集團、民營企業。
其他商業銀行機構網點分布在國內中心城市、中小城市,客戶來源主要為地方性企業、部分城市居民。
4.產品營銷
(1)外資銀行的整合營銷體現在兩方面:一方面,各種營銷職能——營銷人員、廣告、產品管理、營銷調研都彼此協調;另一方面,營銷部門與公司其他部門很好地協調。
(2)目前國內商業銀行缺乏整合營銷的概念,產品營銷比較分散,缺乏產品的品牌決策。
(3)外資銀行營銷和宣傳時,都維護統一品牌形象,同時留足靈活性,以適應當地的需求。而國內的許多商業銀行對品牌的建設還不夠重視,不具備獨特而又魅力的品牌形象。
(二)金融產品創新的比較分析
1.西方金融產品創新經歷了避管性創新、轉嫁風險、防范風險的產品創新三個階段的演變,演變過程有著比較清晰的創新脈絡:
(1)金融產品創新,總與特定的經濟發展階段和金融環境密切相適應的。
(2)與經濟金融環境的變化趨勢相一致,金融交易的工程化、資產證券化、銀證保產品組合化三種趨勢明顯。
2.中資商業銀行金融產品創新的情況:
(1)借助信息技術不斷推出新產品,但真正意義上的產品創新卻非常少。
(2)中資商業銀行金融產品的發展取得了顯著成果。
3.透過西方銀行業金融產品創新歷程看國內金融產品創新方向
對國內金融創新的時間層次分析,表明衍生金融產品和資產證券化無疑將成為中國銀行業下一階段金融產品的重點方向。對中國銀行業的層次分析也表明,中國銀行業的金融創新獎告別簡單意義上的淺層次的基礎金融產品創新。銀行將和證券、保險進一步融合,業務產品進一步相互滲透和組合,并最終走向混合經營。
二、如何加強我國商業銀行金融產品管理和創新
(一)建立發展優質客戶的理念
建立以經濟利益為紐帶的銀企關系,除了要發展客戶同時也要考慮留住老客戶。
(二)準確把握銀行的市場定位
國有商業銀行要利用其現有產品線廣度和深度及產品創新能力較強的優勢,進一步建立“金融百貨公司”的形象和地位,并應利用當前人民幣國際地位不斷增強的優勢,積極開始準備人民幣離岸金融業務和其他各類海外業務。
股份制銀行需把盈利用其某些傳統的產品優勢,進一步增強核心業務的市場競爭力,以此為基礎,逐步形成專業化水平很高、核心產品具有壟斷優勢的地域性大型銀行。
城市商業銀行應將如何為關系企業量身定做金融產品則應成為其金融產品市場定位的核心。
(三)打造自己的金融品牌
金融品牌是金融服務個性化的體現,是區別于其他金融企業的重要標志,也是一種以知識和力量為依托的競爭優勢。
(四)逐步完善產品開發機制
金融產品的生命力在于不斷地進行創新和開發,這就需要有一個好的產品開發機制。重點應解決好產品開發流程再造、產品開發人才的重塑、產品開發財力投入問題。
(五)抓緊實施產品更新換代的具體策略
商業銀行要根據產品生命周期的特點,盡快制定金融產品的市場進退計劃,結合國內銀行的實際,采用多角化產品市場進退模式,擴大業務經營范圍,發展新產品增加產品種類,提高銀行在該市場的經營能力,爭取更大的份額。
(六)加大金融產品創新力度
大多數銀行采用組合創新和模仿創新的方式開發新產品。對中資商業銀行來說模仿創新是一種捷徑,可以避免創新性產品開發周期較長、風險相對較大的問題,縮短產品創新期限,從而及時適應市場需求。
參考文獻:
[1]李志成.《商業銀行中間業務》.中國金融出版社,2008.9
[2]鄒玲.《商業銀行中間業務創新研究》.經濟管理出版社,2007.5
作者簡介:
宋建軍(1972.8-),遼寧阜新人,中級經濟師,現任職于阜新銀行,研究方向:金融管理;
王桂芝(1967.3-),女,遼寧阜新人,中級經濟師,現任職于阜新銀行,研究方向:金融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