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收付實現制不能保證將公共部門發生的費用正確分配進入其產出的物品與服務,就可能人為地降低所提供物品和服務的價格,實際上是納稅人在不知曉的情況下補貼了提供物品和服務的公共部門,導致了公共部門與私人部門在提供物品和服務方面的不公平競爭[1]。私人部門供應者可能會因此而被逐出市場。采用權責發生制可以對公共部門產出的成本——價格進行正確的核算,有利于公平競爭,并可以避免因各部門年度間資本支出波動造成的產出效率評價與比較的困難。在政府會計和預算中采用權責發生制可以向私人部門的決策者提供更為透明的,與私人部門更為接近的財務和預算信息,可以方便、合理地比較私營部門與公共部門的運作情況。有利于在公共部門和私人部門之間建立合作關系,便于采用更競爭、更商業化的方式提供政府產品和服務。
1.權責發生制
由于會計期間假設的存在,每一會計期間都要確定該會計期間的收入及費用,然后計算企業該期的盈利。這就需要確定:究竟哪些經濟業務所產生的結果歸于本會計期間?是根據現金的流入及流出確定為本期的收入和費用呢,還是根據經濟業務所產生的權責來確定本期收入和費用呢?這就需要研究收入和費用的收付期間和受益期間的問題。收入和費用的收付期間指的是收入收到了現款(現金或銀行存款)和費用用現款(現金或銀行存款)支付的會計期間。收入和費用的受益期間,則是指應獲得收入和應負擔費用的會計期間。在商品經濟條件下,由于各種原因,使得經濟業務發生的時間與相應的現金收支行為的發生時間不一致,往往會發生一些應收未收、應付未付的經濟事項。如本期銷售商品款項尚未收到、本期發生的水電費尚未支付等。因而在選擇確認收入和費用的時間基礎時,就產生了一種是以收入和費用的收付期間為標準確認收入和費用的方法,這一種方法稱之為收付實現制;另一種是以收入和費用發生的受益期間為標準確認收入和費用的方法,這一種方法稱之為權責發生制。
2.我國政府會計改革引入權責發生制的問題
許多國家在這方面已經取得成功,其經驗對我國政府預算和會計制度改革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2.1符合我國獨特需要的制度框架問題
權責發生制預算改革的推進程度在不同國家因其政治經濟背景的不同、政府管理體制的差異而有巨大的區別,它與一個國家的政治取向、長期目標、整體的管理方法與預期的控制水平密切相關。權責發生制作為一種制度安排,它的推行必須符合一國的基本國情。也就是說,中國的會計與預算制度改革應該從他國的實踐中獲取經驗和教訓,以建立一個滿足中國獨特需要的制度框架[2]。
2.2全面、準確反映當期現金流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
權責發生制預算雖然有助于加強預算成本核算與業績考核,能夠比較全面、準確地反映一些長期項目和或有債務的信息,增強了預算信息的完整性、可信性和透明度,但是,權責發生制在全面、準確反映當期現金流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局限,這需要用收付實現制加以彌補,因此,權責發生制只是提供了一種新的手段,它應與收付實現制有機結合,取長補短,共同反映政府部門的財務活動。
2.3在組織機構、法律制度、人員與技術上存在的問題
在推進會計與預算改革進程中,需要在組織機構、法律制度、人員與技術上進行充分的準備,將改革成本降低到最低限度,保證改革順利推進。例如,新西蘭為推進改革,在組織機構上做了精心準備,在財政部內部專門設立了中央財政管理保證機構,為處于制度轉型過程中的部門提供戰略性的內部審計與咨詢服務。因此,權責發生制預算改革在政府權責發生制會計與預算改革中具有決定性的地位。
3.對策與建議
根據我國國情,有計劃、分步驟地建立適合中國國情的權責發生制核算管理體系。
第一,以綜合性政府財政報告使用權責發生制基礎為突破口。在我國實施權責發生制的過程中,應首先考慮通過綜合性財政報告的形式運用應計基礎。一方面,在綜合性財政報告中運用權責發生制相對其他方面的運用要簡單一些;另一方面,運用權責發生制形成綜合性財政報告的統計數據較全,國際上可資借鑒的經驗也比較豐富。
第二,選擇以適合于權責發生制基礎的重要預算科目為中心。結合以權責發生制形成綜合性財政報告的工作,在政府會計中運用權責發生制對一些社會各方面、立法機關、公眾都非常關心的支出科目、政府債務等進行記錄,并利用這些數據對綜合性財政報告進行補充。目前可以利用權責發生制基礎進行記錄的預算科目有:社會保障支出、債務收入與債務支出[3]。
第三,結合部門預算改革,選擇一些部門作為權責發生制政府會計的試點,并推行績效預算。當前,我國正在通過定員、定額標準進行細化部門預算的改革,可以適當結合這項改革,在一些部門推行績效預算,通過制定一系列的績效指標,通過權責發生制基礎對部門控制、使用政府資源的狀況進行考核,強化部門的責任。但這項工作在一定程度上與國庫集中支付相矛盾,這一步工作可以作為預算編制運用權責發生制基礎的遠期目標。
參考文獻:
[1]馬蔡琛著.變革世界中的政府預算管理 一種利益相關方視角的考察[M].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2
[2]RICHARD ALLEN,DANIEL TOMMASI著.公共開支管理:供轉型經濟國家參考的資料[M].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