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95;#8195;三月五日,是毛澤東主席“向雷鋒同志學習”題辭紀念日。這是一個中國人永記心頭的日子。
#8195;#8195;上世紀60年代初,因為毛澤東主席的題辭,神州大地便席卷了學雷鋒的紅色高潮。當年,固然是毛澤東威望極高,往往一句話便可推動中國大地風生水起,但確確實實雷鋒身上所閃耀出來的萬丈光芒,足以吸引和感動文明古國的億萬子民。
#8195;#8195;雷鋒的精神和行為看起來是平平凡凡,但可貴之處在于平凡中見偉大。比如幫扶老人過街,給五保戶送溫暖,寄錢物給戰友……他短暫的一生都在為他人做好事,助人為樂,急他人之所急,想他人之所想……這就是一個共產主義戰士在和平年代里閃耀出來的璀璨的思想光芒。在一個具有數千年文明的古國,在一個以社會主義思想道德規范國民行為的國度,需要的就是這么一種足以令人解渴的甘醇的山溪潺潺清泉。于是那年度,經偉人毛澤東一號召,全國上下就興起向雷鋒同志學習的高潮,工廠、農村、學校、部隊到處出現學雷鋒做好事的社會主義新風尚。那時的國家和人民,真是充滿在祥和友愛之中,真真正正有一種社會主義的幸福感。難怪有些新聞單位在一處老區民意調查,問要目前的富裕生活還是要當年學雷鋒的年代,據說有許多人答要回到學雷鋒的年代。
#8195;#8195;這就昭示一個問題,目前我們的現代化建設,“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還是出現一手硬一手軟的問題,距離鄧小平同志當年要求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兩手都要硬還是有一定距離的。
#8195;#8195;雷鋒精神本質就是無私奉獻,助人為樂,與人為善。這種精神成為主流,整個社會便會呈現一種祥和、友愛、和諧的景態。改革開放三十年多年來,中國經濟社會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但是,由于社會上一些人過度崇尚經濟利益,忽視了高尚的精神生活的追求,自然而然就會出現一切向錢看,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把金錢放于首位,以我為中心,冷漠、薄情、寡助、“只掃自家門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甚至出現去年媒體多次曝光的“小悅悅事件”。原來的雷鋒年代,老人過街爭著幫扶,今天的時日,小童被車輾了見死不救,先后被兩輛車輾過,十八人路過卻不施與救護……以致一個幼小的生命喪于九泉——真是令人驚心動魄!
#8195;#8195;橫著心(或者不小心)輾死小童的人另有法律追究,暫且不說,而那些視死不救、冷漠、薄情的路人當然有十條百條理由,比如怕施助惹麻煩(當然此類情形也出現不少,需要制度的保障),但摸摸良心,是不是感覺自己的良心有些冰涼了呢?
#8195;#8195;人之初,性本善,人昧了良心,是社會的污染所造成。人常懷惻隱之心,社會就會走向大同,倘若人失去良心,富可敵國最終也沒善果。近讀“五福語”曰:“有時間陪家人,謂之福;有雅致讀好書,謂之福;有能力助他人,謂之福;有良朋有知己,謂之福;吃得下睡得著,謂之福。”我最崇尚的是“有能力助他人,謂之?!?,雷鋒同志平素所做的是力所能及的助人小事。而給小童施救,我想那些路人都皆有能力吧,關鍵在于他們的良心冰涼了!
#8195;#8195;呼喚那些失去的國民良心回歸,呼喚雷鋒精神回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