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很多人難以想象,解放初期,革命圣地井岡山地區的匪患十分嚴重,多股國民黨殘余武裝和土匪給新生的人民政權和解放軍造成很大危害。1949年8月,我軍陸續將一些惡貫滿盈的梟匪抓獲歸案,在井岡山革命斗爭史上續寫了新篇章。
反共老手
蕭家璧又名蕭圭如,1887年出生于大地主家庭,早年被其父送往縣高等學堂、南昌法政專科學校和江西高等農業學堂,但品行低劣的他“不是讀書的料”,只得回家。不久,他依仗豐厚家產,自建武裝,成為稱霸山鄉的“土皇帝”。國民大革命末期,此人極力與工農運動為敵,當上了大坑鄉民團和縣靖衛團團總,1927年“馬日事變”中率先在遂川刮起血雨腥風,使當地中共組織遭到極大破壞。之后他又擔任縣清黨委員會主席、井岡綏靖聯防辦事處主任等職,成為屠殺共產黨人和革命群眾的急先鋒。
1927年9月,毛澤東率秋收起義余部到達井岡山,10月親率革命軍1個營進駐物產豐裕的遂川大汾鎮。第二天拂曉,蕭家璧的靖衛團400多人偷襲,毛澤東僅帶著2個排從后山轉移。羅榮桓后來回憶,當時毛澤東曾站在山頭向四下瞭望,漫山遍野都是穿黑衣的靖衛團團丁,事后毛澤東說:“蕭家璧真是可惡,這時候趁虛打劫,工農革命軍差一點毀在他手里!看來我們要在井岡山立腳扎根,得提防這條惡狗!”1928年9月,紅軍和遂川赤衛隊重創其武裝,宣傳隊還編演了劇目《活捉蕭家璧》,但真正活捉他卻是近20年后了。
國民黨軍攻占井岡山后,蕭家璧率部回來報復,叫囂“人要換種,草要過火,石頭也要砍三刀”,僅殺人手段就有砍頭、剖腹、剜眼、剝皮等幾十種,被其殺害的紅軍潛伏傷病員和蘇區革命群眾達2500余人,被稱為“蕭屠夫”。此外,他還在井岡山強力推行保甲制度,在重點地區修筑150座碉堡,在縣城建彈藥庫、監獄、水牢等,對民眾任意派捐勒索,還將其“杰作”編成《遂川保甲實驗錄》上報蔣介石,得到通電嘉獎。
大軍進剿
1949年6月,人民解放軍第四野戰軍和第二野戰軍4兵團進展迅速。國民黨江西省主席兼保安司令方天見大勢已去,急忙部署“應變計劃”,命令贛西綏靖司令賀維珍帶領殘兵,在贛西山區建立“游擊基地”,封“地頭蛇”蕭家璧為“井岡山綏靖區遂北反共自衛軍第一縱隊少將司令”,顯然對這位非嫡系反共老手的安排十分明確:臺灣就甭去了,你還是留下來發揮“余熱”吧!多給共軍制造麻煩,好為我們安全“轉進”爭取時間。
7月下旬,方天率殘部3萬余人退守贛西南。四野48軍隨即發起贛西南追殲戰,切斷了其逃向廣東的道路,殲敵2個軍共1萬余人,同時以一部兵力向永新、蓮花地區進軍,消滅了賀維珍所部2個保安團,迫使其他幾支地方雜牌武裝掛起了白旗。
然而年已50余歲的蕭家璧卻如同當年一樣,見勢不妙,立馬逃回了老巢,還大肆招兵,妄圖憑借國民黨當局撥給的大批槍支彈藥和崇山峻嶺周旋頑抗。為消滅這股頑匪,8月2日,二野4兵團14軍42師奉命挺進井岡山,迅速殲滅了蕭匪遂川縣城守軍。8月4日,我軍乘勝追擊,在枚江鄉生擒國民黨“遂北反共第二縱隊少將司令”羅普權,迫使敵“遂北第一縱隊副司令”黃咸一率部投降,隨后又有十余股土匪武裝主動向新生的人民政府繳械自首。
不久,因作戰全局需要,42師很快轉換任務,隨二野進軍大西南。蕭匪得到喘息后,又重新“還陽”起來,一面召集各鄉長、保長和反動紳士,成立“應變委員會”,一面加緊搜羅周邊土匪武裝,準備拿出當年的伎倆,與我軍長期打“圈圈戰”,特意在老巢大坑鄉四周修筑了碉堡工事,存放了大量武器彈藥和足夠幾百人吃半年的糧食。蕭家璧當時狂妄叫囂:“就憑我這固若金湯的碉堡工事,共軍再厲害,也對我奈何不得!”面對手下人普遍的擔心害怕,他還在匪首會議上鼓勁打氣:“我蕭某跟共軍打了二十年交道,打得贏就打,打不贏就上山,怕什么!”
然而,人民解放的歷史車輪是任何反動勢力也阻擋不了的。早在1949年6月中旬,黨中央就派陳正人、邵式平、陳奇涵等率南下干部,在南昌組建了省委、省軍區,開始統一指揮全省剿匪斗爭。行前,毛澤東在香山召見陳正人,專門點到一個人,要他注意查找。毛澤東當時風趣地出謎語:這人我要找,你也要找,他不是別人,還是你的同鄉,是革命的死敵!陳正人立刻明白是蕭家璧(注:陳正人出生于遂川盆珠鄉一個晚清秀才家庭,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6年秋開始組織貧苦農民斗爭,后協助毛澤東建立井岡山根據地。1928年2月,紅軍撤出遂川,蕭家璧率部反攻倒算,沒抓到陳正人,就親手把陳正人的母親活剮致死)。毛澤東最后要求陳正人:一定要活捉蕭家璧,不要死的!
7月上旬,陳正人主持召開全省剿匪聯席會議,決定抽調1個師挺進贛西。8月下旬贛西南追殲戰剛一結束,四野48軍142師便接到命令:率425團、426團立即返回吉安,組建軍分區,開展剿匪斗爭。軍長賀晉年還特地轉達了毛主席“一定要活捉蕭家璧”的指示。
142師的源頭是紅軍老部隊,其425團前身就是井岡山斗爭時期的紅31團,這次重回井岡山,向當地一位老人打聽道路。老人直盯著戰士們頭上的紅五星,連連追問他們是什么隊伍。歐師長告訴他:“我們是人民解放軍,也就是從前的紅軍,我們又打回來了!”老人聽后,淚水頓時奪眶而出,隨即急忙跑回村子。很快,全村男女老少紛紛從家里跑出來,送上一碗碗熱茶。師長歐致富當年隨百色起義的紅七軍到達井岡山時,曾親歷過這種感人的場面,從一位老人手中接過茶碗,一飲而盡,激動得無法用語言表達。當地民眾紛紛趕來,控訴蕭家璧所部暴行,要求大軍為他們報仇雪恨!
生擒惡匪
142師趕抵遂川后,立即向縣人民政府了解蕭家璧所部的活動情況,在分析敵情后,決定由政委謝堂忠率426團前往吉安,組建軍分區,師長歐治富率425團直奔蕭匪盤踞的遂北地區,迅速全面進剿。
蕭匪做夢也沒想到“共軍”的裝備和戰斗力今非昔比,短短幾次正面交鋒,其手下幾十股土匪武裝就土崩瓦解。慘敗之下,他早已沒了以往的張狂,只得歇斯底里地哀嚎道:“今日之事,抗亦亡,不抗亦亡,與其不抗而亡,毋如抗之為愈也。”但他沒“抗”幾天,其大部武裝就被我軍徹底殲滅,老巢大坑鄉精心構筑的碉堡工事也丟了。蕭匪深知再“玩硬的”,無疑是“拿雞蛋碰石頭”,就帶著一批死硬分子逃入深山老林,企圖垂死掙扎。
為徹底剿滅這個橫行20余年的梟匪,歐師長、425團團長王星與遂川縣人民政府領導在蕭家祠堂設立了剿匪指揮部,制定了周密的清剿方案:以少量部隊與民兵一起,將井岡山四周道路封鎖;以團偵察排為骨干,組織數支精干小分隊,進山搜剿;同時繪制了蕭匪活動的區域圖,翻拍了該匪的照片,發給參戰分隊和民兵。與此同時,指揮部還多次派人進山勸降,但均遭到拒絕,甚至狂妄叫囂:“共產黨讓我放下武器,那是白日做夢!”于是,剿匪部隊和民兵立即對這個“油鹽不進”的梟匪展開圍殲。然而蕭匪十分狡猾,不再集中兵力正面對抗,而是利用山高坡陡、林密草茂的地形與我周旋,本人則只帶幾名親信,藏在人煙稀少的溝壑中“遙控”指揮,簡直玩起了“老鼠戲貓”。
為完成“活捉蕭家璧,向毛主席報捷”的任務,9月21日我軍得到消息,蕭匪帶幾名親信竄到在仙人跡、石公坑一帶活動,指揮部立即派出5支剿匪小分隊,在當地民兵帶領下循蹤圍捕。當小分隊到達仙人跡時,被躲藏在野豬棚內的蕭匪發覺,立馬逃之夭夭。我軍隨即又連夜追至石公坑,卻又被狡兔般的蕭匪再次逃脫,只有其貼身保鏢劉某被抓獲,交代蕭匪曾約定在長隆、邱家、石洞等地碰頭。于是指揮部又組織部隊和民兵連續5晝夜搜捕,前后合圍17次。然而猶如驚弓之鳥的蕭匪狡詐多疑,一晚上就轉移數次,加之其熟悉地形和爪牙報信,使我軍搜捕行動屢屢撲空。
坐鎮指揮的歐師長聽取情況匯報后認為,關鍵問題在于群眾沒有被充分發動起來,很多群眾擔心解放軍也像當年紅軍那樣呆不長久,害怕土匪卷土重來報復,因而不敢向我軍舉報匪情,更不敢配合部隊進山。據此,歐師長要求各小分隊發揮充分抗日時期武工隊的作用,廣泛發動群眾,宣傳革命大好形勢,揭發蕭匪罪行。很快,群眾被發動起來,舉報迅速增多,大股土匪隨即落網,少數死硬分子也陷入“過街老鼠”的境地。
9月27日晚,一位蕭家雇工向我軍報信,說蕭匪正躲藏在湖坑朱屋一帶。歐師長當即命王星團長率各小分隊連夜出擊,決不讓蕭匪再次逃脫。湖坑位于層層疊疊的大山之中,峰險林密、道路崎嶇,我軍到達后,立即對每一處草叢、窩棚和崖洞進行搜索。28日拂曉,2連9班副班長趙文珍突然發現山坡上有人影,大喝一聲:“站住!”對方一聽,立刻滾進山下草叢,趙文珍和戰士們便馬上包抄過去。因上級下了活捉令,大伙只得朝天鳴槍,附近搜山的戰士和民兵聽到槍聲,也都圍了過來。此時,奮勇當先的趙文珍發現前方草叢晃動,便猛撲過去,一把從幾尺深的茅草中揪出了一個瑟瑟發抖的老土匪。戰士們正要掏相片對照,帶路的老表急忙跑過來,說:“不用對了,他就是蕭屠夫!”戰士們高興地大喊起來,一擁而上,將蕭匪像綁粽子似的捆了個結實,押送解剿匪指揮部。趙文珍因出色完成毛主席下達的任務,立功受獎。
明正典刑
9月29日,新中國成立前夕,遂川縣人民政府貼出一張大紅告示:“有著20多年反動歷史,雙手沾滿人民鮮血的大惡霸、大土匪蕭家璧于昨天被我人民解放軍活捉……”這一消息立刻在井岡山地區傳開,人民群眾無不拍手稱快。捷報飛快傳向北京,據史料記載,毛澤東聞訊后,十分高興,對有關人員說:“在井岡山的時候,我們沒有抓到他,讓他茍活了20多年,該給他算總賬了!”此時,井岡山民眾一封封飽含血淚的控訴信也紛紛寄向人民政府,一致要求槍斃這個血債累累的惡魔,為當地人民伸冤、為遭其殘害的死難烈士雪恨。
11月12日,遂川縣人民政府召開公審大會,來自井岡山方圓數百里的數萬群眾聚集在遂川中學大操場上,爭先目睹報仇雪恨的時刻。此時,“蕭屠夫”早已沒了往日的威風,像“斷了脊梁的惡狗”癱在被告席上,對在井岡山地區殘害紅軍傷病員和工農群眾的罪惡事實供認不諱。
吉安軍分區政委李立主持了公審大會。大會開始前,舉行了死難烈士祭奠儀式,以告慰慘死在蕭匪屠刀下的遂川縣蘇維埃政府主席胡嗣麟、革命母親郭永秀和張龍秀(陳正人之母)等數百烈士。當把蕭匪押上審判臺時,群情激憤,群眾代表紛紛上臺控訴罪行。接著,遂川縣人民法院宣讀了上級法院批準的判決書。隨后,解放軍戰士便將死狗般的蕭家璧拖到遠處的河灘上,隨著正義的槍聲響起,這個井岡梟匪罪惡的一生就此結束,會場上立刻歡聲雷動,“共產黨萬歲”的喊聲響徹云霄。省委書記陳正人也特地參加了公審大會,當晚給北京發電報:“毛主席,人民死敵蕭家璧已于今日公審處決,井岡民眾人心大快!”
我軍乘勝追擊,在寧都翠微峰地區全殲了國民黨“江西豫章山區綏靖司令部中將司令”黃鎮中匪幫1860多人,活捉大小頭目75名,鏟除了革命老區最后的“毒瘤”。1951年3月,上海電影制片廠根據活捉蕭家璧和翠微峰戰斗素材,拍攝了經典影片《翠崗紅旗》,期間采訪了大量感人事跡,曾親歷剿匪戰斗的部分指戰員還協助演出。影片上映后,毛澤東和周恩來等連看三遍,動情地囑咐干部,不要忘記老區人民。該片曾獲文化部優秀故事影片獎,并在1951年第六屆卡羅維#8226;發利國際電影節上獲攝影獎,這也是新中國電影首次受到世界影壇的褒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