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9年,一次京城的穿越“香八拉”周末登山活動,讓我認識了我的老公。我和他都是十足的戶外運動愛好者,所以常常會約伴兒一起去北京郊外登山游玩。一次次相約中,我們對彼此的了解逐漸加深,而對彼此的感情也在這一年里慢慢升溫直到幸福爆滿。2010年8月,我們終于登記注冊結婚了。雖然在一起的甜蜜為彼此的生活帶來了很多歡樂,但那處處充滿了迷人風景和濃厚人情的遠方,一直都讓我們倆很憧憬。我和他都是喜歡旅行的人,都想出去走一走,也都對雪山充滿了不一樣的情感。那一年的10月,我們倆終于做了個決定——一起從成都出發去到拉薩,一起行走,一起尋找。
從北京出發,先去了重慶,然后我們又從重慶去成都,在這兩個城市尋找和品味各種美食:麻辣火鍋、鐘水餃、賴湯圓、夫妻肺片、老媽蹄花、串串香……尤其是那地道的串串香,吃了整整三天我還黨著不過癮。在瀟瀟灑灑地享受了幾天“美味人生”后,我們行走川藏線的搭車旅行便正式開始了:第一步是從成都搭大巴出發,經過康定與甘孜后,北上到德格,去看藏區三大印經院之首的德格印經院;然后從德格到昌都
在這個四川和西藏交接的地方,留下了許多深刻記憶;之后從昌都南下到然烏,那里有“傳說”中拍倒影最好看的湖和西藏三大冰川之一的來古冰川;最后我們便一路奔向拉薩。
川藏線上的印經院
一般意義上的川藏線分南線和北線,不過這次我們走的線路算是南北通吃了。因為想去看看作為藏區三大印經院之首的德格E口經院,所以此行必須先北上。
空蕩蕩的德格印經院里幾乎沒什么人,但是神圣的感覺充斥著每一個角落一,任何人的造訪仿佛都會破壞這里的氛圍。印經院里保存了一些最完整的藏族經文,從造紙、制墨到刻板,再到印刷成冊,全部工序都在這里完成。在西藏,大部分的經書都是出自這兒。
這一塊塊木刻經板,不僅傳承了不朽的藏文經書,祖先留下的有關歷史、科技、傳記、藏醫、歷算、語言文字等諸多方面的文化瑰寶也因此得以傳承下來。
離開印經院時,看見許多藏人依舊在轉寺。以前我來到藏區的時候就有看到過,只要有寺廟,即使香火不是那么旺,也會有不少虔誠的信徒們在磕長頭或是轉寺朝拜,有些人甚至可以轉上一天。有時候我會想,對于他們來說,信仰是不是就是他們生命的全部了呢?
一瓶酥油茶引發的……
這件悲催又搞笑的事情發生在我們從德格去往昌都的路上。早上7點多,我們從德格出發,一邊走一邊試圖搭車,結果直到中午才有一輛小面包車慢騰騰地向我們駛來。不管怎樣,算是邁出了前往昌都的第一步。由于昌都所處的地理位置比較特殊——四川和西藏的交界點,所以川藏兩邊的運營客車不可以跨界互通,必須讓乘客轉車。我們也只好從四川牌照的小面包車上轉到了西藏牌照的車上。只是不論坐在什么車里,這段路都讓我印象深刻:這一段真的特別崎嶇、特別難走,時不時地還會遇上修路狀況不讓行車,而一等就是好長一段時間。
一路上都是碎石不斷的泥濘爛路,碰上剛修好的塌方路段,可能還會有大塊石頭。我們的車就是這樣不太幸運地“邂逅”了一個大石塊,底盤居然被這石塊劃得脫落了下來,然后就開始漏油了!我們用盡各種辦法試圖修好它,但都沒有結果。在這個山溝溝里,手機根本沒有信號,所以也無法立即找人求助支援,我們能做的只有等待。因此當我們看見有一輛從昌都要開往德格的車時,那個心情真是無比激動啊司機師傅趕緊和對方說,讓它到德格后幫忙找輛車上來給帶瓶機油。3個小時從來沒有如此漫長過,救命的機油終于送來了,我們堵上漏油的地方后,馬上給車灌上油,然后順利上路!
我們一行人趁著修車的空當坐在山坡上曬著太陽聊著天。可能只有在遠離了喧囂的遠方,我們才偷得閑可以如此愜意。
其實一路坐這樣的小面包車,走這樣的山路還是挺好玩的,一顛一顛的,可以把你顛得三魂四魄、五臟六腑、七葷八素都吐了出來。上坡的時候由于路太陡,我們不得不集體下車去推它,推車的時候還得小心別讓那車輪轉動甩出來的小石子打到;而下坡路又太滑,怕踩不住剎車什么的很危險,大家又得下車跟著緩緩前進的車子在這遙遙無盡的山路上“散步”。
就這樣時而顛簸坐車,時而休閑漫步,天色漸漸暗了下來。晚上6點多的時候,悲催的事又發生了!我們遇到了一個修車路段,而這段路,據說要在晚上12點之后才能通車。在這等待通車的近6個小時里,除了在附近的小茶館里坐著以外我們別無其他選擇。也就是在這段時間里,一瓶酥油茶讓我樂了好一會兒。
正當大家都窩在那間小茶館里百無聊賴之時,同車的一個藏族小伙子在茶館門口撿起了一個別人扔掉的可樂瓶子。他這是要干嘛?我有些疑惑。不過當我看見他把自己隨身帶著的青稞粉倒進瓶子里后我便有些明白了。他往放著青稞粉的瓶子里倒了點兒熱水,放了點兒酥油,然后晃了晃瓶子,做了一瓶酥油茶。藏族小伙子先自己嘗了嘗,然后便遞給了我老公。看著老公喜滋滋地喝了不少下去后,我強忍住笑問他:“好喝么?”得到他的肯定答案后,我又繼續問他,知道那瓶子是哪兒撿來的么?老公一臉的困惑,我再也忍不住了,就笑著告訴他瓶子是人家喝完后扔了,小伙子又從地上撿起來的。他聽完后一臉的“囿”字,埋怨我怎么不早點說。不過玩笑歸玩笑,其實我們心里也都很明白,在外旅行其實真沒那么講究,有的吃有的喝有地方休息就已經很不錯了。但一想起當時老公的表情就覺得特別逗,就算是現在也總忍不住想要開他幾句玩笑。
浪漫在于點點滴滴
過了德仲——松贊干布出生地時,我們站在拉薩城外,遠遠地望著那宏偉的布達拉宮,想著兩個人走了12天終于走到了。
在神圣的高原拍一套珍貴的婚紗照,是我們此行的初衷。10月的西藏已沒有那么溫暖,穿著婚紗在雪山、圣湖旁拍照讓我和老公凍得夠嗆。可用這組照片來紀念我們的婚姻,紀念這一路的不易,又讓我們覺得寒冷也算不得什么,因為兩顆靠近的心足以溫暖彼此。
無論是在路上還是在生活中,激情到頭來最終還會歸于平淡。不是說誰能給誰一個特別大的驚喜就叫浪漫,浪漫都是體現在彼此相處中的點點滴滴。老公真不是那種特別浪漫的人,但這個男人愿意和我走那么辛苦的路,去那么遠的地方拍一套婚紗照,這就是對我最大的支持和最多的疼愛了。
川藏線一路走下來,最讓我感動的是他一開始很確定地告訴我說,他會跟單位請假,會跟我一起踏上這一次的旅程。可其實他們單位特別忙,請假很難。但即使如此,他還是義無反顧地陪我出發,而這一走就是二十多天。路上他都不愿意讓我吃苦,總會幫我背重的東西,困在車上連夜趕路時也會把干糧節省下來讓我吃,半夜在山上凍得不行時還把自己的衣服脫下來給我穿……可能你黨著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但就是這些點點滴滴的關懷與體貼,讓我覺得他不僅僅是一個好旅伴,更是一個好伴侶。
幸福大街上的串串香
接近兩個星期的搭車旅行中,我們相互慰藉、相互關心、相互照顧,沿途也經歷了些許艱險,領略了不少壯麗風光,還有發生在路上的一些趣事,這些都是在熙來攘往的都市中難以奢望的。而旅途結束后,我們倆回到北京,又不得不繼續過著朝九晚五的生活。但每當傍晚,看著這一路的風景和在拉薩拍的婚紗照,思緒總會不由自主地飄回到那段在路上時的快樂時光,以及特別想念那時候拉著老公吃了三天的成都美食
串串香。還記得當時我就跟老公說:“如果咱們能在北京天天吃到串串香就好了……要不咱們開個店吧,把好吃的帶給大家,只要咱們做得好吃,就會有不少喜歡這味道的人過來吃。”就是單單這樣幾句話,老公竟毅然選擇放棄自己那份十分不舍的工作,和我一起在幸福大街精心開了這一家“福緣串串香”火鍋店。
剛開始我們什么都不懂,從來沒有做過餐飲行業,但我們黨得,只要我們喜歡旅行,只要我們把旅途中的美食與故事帶回來,分享給大家、奉獻給大家,就一定會有朋友喜歡與支持我們。店面裝修的時候,我們還請來了我們的畫家朋友把我們的川藏之旅沿途路線和旅途中的照片、心情、感受涂鴉在墻上,和來到我們店里的朋友一起分享這一份獨特的快樂和美好回憶。每天伴著這串串香的香味,總讓我心中充滿著滿足與幸福,也瞳憬著那會不斷繼續下去的旅途,期待著帶回來更多的特色美味與旅行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