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2011年剛剛轉正的黨員。
能在建黨90周年的特殊年份和建黨節特殊節日入黨,真是榮幸之至。對我來說,這雙重的特殊意義值得我用一生來銘記,這份激動的心情,想說的太多太多……
引導我成長為光榮的中國共產黨黨員的,是千千萬萬的黨員同志,他們的感人事跡和光輝形象,是我不斷努力的動力和方向;還有就是我的入黨介紹人——陳老師對我的影響。
1995年,我新分配參加工作,陳老師是學校的教導主任,他是一個言語不多但精神矍鑠的老人。工作第一天開始,我就對他懷著一份崇敬。
逐漸熟識后,我們竟然拐彎抹角找到一點沾親帶故的關系,于是我們就在大家的玩笑中改變了彼此的稱呼:他喊我“小老弟”,我叫他“老大哥”。也許是這種忘年交的稱呼,使我多了一份親切和溫暖。
曾記得,在一個滴水成冰的早晨,老大哥騎著自行車帶我參加鄉里的一個教研活動。對于我這個新教師來說,第一次參加這樣的活動,難免有些緊張和陌生。老大哥帶著我跟見面的老師逐個介紹:這是我小老弟,以后多指導指導。我羞怯地跟在老大哥后面,心里卻暖融融的。直到現在,我還堅守著當初許下的諾言,在教學的道路上努力前行。
老大哥寫得一手好字,教學樓墻面上的《小學生守則》就是他一筆一劃手寫上去的。看他的板書簡直是一種享受,剛勁有力的筆畫,端正周整的結構,每每令我們羨慕不已,那是一種何等扎實的基本功!于是,我們會在每天中午時拿著字帖,在黑板上比劃重復,老大哥也樂意為我們指導,耐心糾正。
為了調節枯燥的教學氛圍,老大哥還策劃出一個“共享基金”——每每有人獲得獎勵或榮譽,我們就要“敲瓦片”來慶祝,錢么自然就得由最高興的那位來出了。于是,課間休息可能會有一把香瓜子,傍晚放學多了一塊填肚的小點心,期末還會到風景秀麗的山村聚餐。我嘛,就是打著共享基金的旗號,想方設法盡可能去多募一些活動經費。出錢的人開開心心,參與的人其樂融融。
不幸的是,老大哥在退休前,竟然患上嚴重的疾病,還要做幾輪化療。看著我的老大哥都快要被病魔抽干體內的能量了,我真的很心痛。
那個春末的午后,陽光暖暖的,我倚在三樓的欄桿上發呆。老大哥粗重的喘息聲打斷了我的思緒,他正扶著墻,緩緩走上來,臉上有些微微的汗珠。我趕緊迎上去扶住他,一起在陽光下坐下來。
削瘦的他極力控制著自己虛弱的喘息,用熱切的眼光看著我,平靜地說:“小老弟,工作可要抓緊呀!”
我使勁點點頭。
“有沒有想過入黨?要積極爭取呀,到時候我給你做入黨介紹人。”
“入黨?”我一時反應不過來,怯生生地問:“我好像還太年輕,不夠資格吧?”
“只要自己努力爭取,一定能達到的。”老大哥堅定地拍了拍我的肩。
這天晚上,我失眠了。一位多好的老大哥,在病重之時還記得鼓勵我這個小老弟。從這天開始,我樹立了一個更高的目標——成為一名像老大哥一樣的黨員教師。
……
日光昭昭,激情澎湃。今天,當我高舉右拳,面對黨旗大聲宣誓時,那種凈化靈魂的神圣力量再次激蕩著我的內心。成為一名黨員教師,是一種榮譽,更是一份責任和擔當,需要我用一生的忠誠去堅守和實踐。
我的老大哥呀,我終于達成了你對我的期望,不知天堂的你能看到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