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同志在出席中央黨校2011年秋季學期開學典禮時強調,領導干部不管處在哪個層次和崗位,都應該讀點歷史,從中汲取有益于加強修養、做好工作的智慧和營養,不斷提高認識能力和精神境界,不斷提升領導工作水平。筆者認為,此種要求頗具有現實意義,值得大力提倡。作為領導干部,讀點歷史實屬必要,這于己、于事業都是大有裨益的。
讀史可以增智。“讀史使人明智”,歷史是最生動的教科書,它內容豐富,包羅萬象,里面蘊含著許多前人成與敗、得與失的經驗和教訓,尤其值得領導干部學習借鑒。領導干部讀點歷史,才能從中看清世間百象,豐富人生閱歷,汲取處世智慧,從而避免重蹈覆轍,少走彎路,進而不斷提高做人、做事、做官的水平和能力,真正在讀史中開闊視野,在學史中開闊思路。
讀史可以修身。自古以來,歷史上就有許多可歌可泣的杰出人物給我們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他們的人品、氣節和風骨,堪稱為官者楷模。領導干部只有讀點歷史,才能了解歷史,親近先賢,感知他們那廣博的人文情懷、深厚的濟世情結和高尚的節操美德,從而明白真善美的內涵,在潛移默化中獲得精神鼓舞,陶冶道德情操,培養浩然正氣,升華思想境界,努力做一名品行高尚、情趣健康的領導干部。
讀史可以資政。唐代史學家劉知幾說:“史之為用,其力甚博,乃人生之急務,為國家之要道。”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領導干部肩負著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重任,只有讀點歷史,在深入分析當時歷史背景的基礎上,進行認真思考和對照比較,才能從中汲取治國理政的經驗和智慧,才能幫助自己正確把握社會發展規律,科學分析、判斷形勢,從而真正提高自身執政能力和領導水平。
毛主席曾說:“如果要看前途,一定要看歷史。”此言可謂一語中的,精辟獨到。對于各級領導干部而言,都應站在講政治、講責任和講大局的高度,努力把歷史作為修身治國的必修課來認真研讀,不斷提高學習歷史的自覺性和主動性,因為這既是個人所需,更是職責所系。
(作者:劉建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