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09年中國銀監會發布了有關信貸方面的貸款新規,新規范的發布就要求在課程建設方面將《信貸實務》的課程內容按照貸款新規的要求進行調整,將貸款規則與教學實踐相結合,從而探索出既有利于掌握知識,又能夠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課程方案。
關鍵詞:貸款新規 信貸實務 課程建設
自2009年開始,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分別頒布了關于信貸業務的“三個辦法和一個指引”,規范信貸業務流程,這就要求《信貸實務》課程應當根據金融實踐的變化進行相關的調整,通過教學改革來提高教學的時效性和實踐性。
一、貸款新規和《信貸實務》課程建設關系研究
1.貸款新規對課程建設具有指導作用
貸款新規包括,《流動資金貸款管理暫行辦法》、《個人貸款管理暫行辦法》、《固定資產貸款管理暫行辦法》和《項目融資業務指引》,簡稱“三個辦法和一個指引”。與傳統貸款規則相比,貸款新規尤其強調的是貸款的全流程管理。貸款新規要求金融機構信貸的一般操作程序應劃分為貸款申請、受理與調查、風險評價、貸款審批、合同簽訂、貸款發放、貸款支付、貸后管理、回收與處置九個程序,每一個程序中都有新的一些具體規定和規范,這些新的規范都為《信貸實務》課程的教學提供了方向。
2.課程建設應將貸款新規與教學實際情況結合,實現業務實踐和教學實際協調發展
高等職業教育的教學要結合教學特征與最新的職業規范結合,實現兩者的協調合作并且要為職業教育的教學服務。《信貸實務》課程的建設要不僅要考慮到貸款新規對于教學的指導意義,同時也要考慮到其對教學的適用性。在實踐中不能簡單地將貸款新規直接應用于教學,要將貸款新規與教學特點結合,不能將職業教育和職業培訓混淆。高等職業教育首要的功能是教育,貸款新規的核心也是關于金融從業人員的職業教育問題,這就為兩者的結合提供了可能。在教學過程中應當將兩者的共性結合起來,并充分考慮金融專業教育的特點,重新建構《信貸實務》課程的相關內容,通過實踐業務操作來實現學生職業能力的提高。
二、貸款新規與《信貸實務》課程結合具體步驟
1.根據貸款新規對原有課程內容進行更改
近年來,隨著金融業的不斷發展,原有的貸款管理的相關法規已經不能夠適應金融管理尤其是金融風險管理的要求。例如傳統的貸款中更多將貸款劃分為貸前、貸中、貸后三個步驟,這種粗放式的管理出現了貸款挪用現象普遍,合同管理水平低下,騙貸現象嚴重等信貸風險。貸款新規是涉及貸款受理與調查、風險評價與審批、合同簽訂、發放與支付到貸后管理等各個環節的貸款全流程管理。貸款新規的頒布實施改變了以往銀行貸款粗放式管理經營模式,進一步向精細化管理進行轉變,這種轉變就要求《信貸實務》課程必須在教學內容上有所調整,將貸款新規的精髓引入到《信貸實務》課程的教學內容之中。
2.將貸款新規融合到《信貸實務》課程內容設計過程之中
貸款新規的內容相對于原有的課程內容有了新的變化,但是在教學過程中不能簡單地將貸款新規輸送給學生,必須將貸款新規與的課程內容設計結合起來。通過科學的設計教學內容,使學生在學習中工作,工作中學習,通過對信貸流程的操作,在流程中掌握信貸業務及貸款新規的內容。例如課程教學內容根據完成信貸業務崗位工作任務對知識、技能和素質的要求以及行業發展的需要來確定,根據完成商業銀行信貸崗位的工作任務的需要,課程中可以設置崗前準備、信貸申請和受理、信貸審查和審批、信貸合同簽訂、信貸發放和支付、貸后管理及回收、信貸案例等教學項目。
3.結合現代化教學設施進行教學工作,提高學生參與的時效性和積極性
《信貸實務》課程具有極強的綜合性特征,不僅需要掌握扎實的金融基礎知識,還要具備相應的財務及法律知識儲備,并且要和現實銀行的信貸業務相結合,需要參考大量銀行現實的金融產品做參考。這些就說明本課程的教學需要結合現代化的教學設施來開展教學工作。《信貸實務》課程是非常注重流程操作和規范的課程,這些都需要學生在實踐操作中體會和理解貸款流程及要求,單純的課堂教學不能滿足課程和學生的要求,這就需要在課程教學中結合最新的信貸業務軟件及信貸業務實驗室來進行模擬訓練,充分鍛煉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在網絡化的教學環境中,既可以提高教學的時效性也可以提高學生參與的積極性。
三、《信貸實務》課程與貸款新規結合的未來趨勢
隨著我國金融業務的不斷發展,信貸業務主體不僅限于銀行等傳統金融機構,小額貸款公司及網絡金融的不斷發展,需要大量的具備良好的信貸管理實務人才,高職學生具有的是比較好的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將銀行成熟的信貸風險控制流程和互聯網商務活動地結合起來,結合我國金融業的現代化和網絡化,主動將商業銀行授信業務課程與新型金融機構的需要結合起來,實現學生、學校和用人單位的共贏。
參考文獻:
[1]邱俊如.基于工作過程的商業銀行授信業務課程開發[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2009年第20期186-188
[2]謝清河.貸款新規對商業銀行經營管理的影響——基于關系銀行業務理論分析[J].企業經濟,2011年第4期 48-51
[3]解讀貸款新規[M].中國銀行業協會.中國金融出版社,2010
作者簡介:
王超(1979- ),四川財經職業學院財稅金融系講師,研究方向:商業銀行經營管理,房地產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