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會計從業資格無紙化學習平臺的建設以提高從業教學的實效性出發,基于教、學、練、測的過程,通過題庫平臺、資源平臺、管理平臺的建設,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和保障會計從業資格考試質量。
關鍵詞:會計從業資格 無紙化 平臺
會計從業資格無紙化學習平臺的建設是以財政部《會計從業資格考試大綱》和《財政部關于推進會計從業資格無紙化考試的指導意見》(財會[2008]16號)要求作為考試范圍和命題依據,結合江蘇省會計考試無紙化的特點精心開發的在線題庫系統,在于保障會計從業資格考試質量,提升會計從業人員整體素質。
一、會計從業資格無紙化學習平臺的目標
1.交互性:以學為主,按最有效的個人化原則來組織教學與學習,注重培養自學能力,并能及時反饋和調整學習內容,體現因材施教和因人而異的教學規律。
無紙化學習平臺借助學生與學習材料(內容)的交互,學生與教師的交互。充分調動了學生主動參與的積極性,使學生自主地選擇和控制學習,為學生的個性和智能發展提供了多種途徑,為學生提供了一個靈活、平等、高效的交互活動環境。
2.遠程性:通過瀏覽器/網絡服務器模式,學生可以在任意能上網的計算機,登錄學習平臺做題和學習,無需安裝軟件,沒有機器限制,多個人只要在不同時間段登錄都可以使用。而且可以及時享受各種升級功能,無需學生做任何操作,突破了課堂教學的區域、時間、對象的限制。
3.權威性:無紙化學習平臺是依據財政部最新考試大綱與無紙化上機考試模式,充分調研各省歷年真題的命題熱點,精確細分常考、易考知識點。做到題目科學、解析清晰:試題題干嚴密,答案正確、唯一,分析緊扣知識點。難易適中原則:遵循了題庫中試題按照難、易兩種難度系數進行命制,做到重點突出,難點突破。
4.實效性:根據最新教材、大綱出題,針對考試大綱作地毯式出題,牢牢把握考點。通過無紙化上機考試學習平臺的使用,一是使用者認可:即學生喜歡、讓學習更加有效率,考試更加輕松;老師教學、檢測、考試、成績統計分析方便可行,提高工作效率、節約考試資源。二是切實提高會計從業資格的考試成果,保障會計從業資格考試質量。
二、會計從業資格無紙化學習平臺的構思
(一)題目設計的構思
題庫建設完全覆蓋《會計從業資格考試大綱》中的所有知識點,試卷的組織應涵蓋該考試科目的各個章節,實現對學生的全面考察。題型為單選、多選、判斷和不定項選擇題。每一題目按以下項目設置:章節、知識點、難易度(基礎題、提高題、難題)、重要性(重點題、難點題、一般題)、答案(答案及其解釋)。并且能隨機改變選項,題目出題順序可改變。對于單選和多選可以確定是否作為不定項選擇題。
(二)測試組題的構思
任課老師在教學管理中充分利用平臺資料,做到以下方面:一是做好課堂測試,利用現代化教學工具,對教學中的知識點及時進行測試,鞏固課堂教學;二是針對學生基礎,實施差異化教學,有針對性布置無紙化作業,讓各類層次的學生體會成功的喜悅;三是做好階段性測試和考前模擬考試,節約復習時間,起到事半功倍成效。
(三)學生測試的構思
學生通過無紙化平臺,一方面充分利用豐富的教學資源,在與教師的互動下進行自主學習;同時,利用量大質高的題庫資源,進行知識點的學習、章節的測試,重點知識的測試和難點知識反復鞏固,模擬考試環境的演練,提高平臺利用實效。
三、會計從業資格無紙化學習平臺的建設
(一)題庫功能
1.標記功能:為方便學生答題,對已答題、未答題、疑問題作符號或顏色標記。學生在考試過程中對有疑問或答案不能確定的題目先標記出來,并在“答題目錄”里突現出來。便于學生有針對性的進行檢查和核對,提高答題效率。
2.在線答疑:在線答疑能夠為教師和學生提供實時交流的平臺。通過增設電子郵件、語音信箱、BBS網上討論等輔助媒體,不斷完善支持服務系統,使學生的學習更具自主性、互助性和實用性。學生在練習中遇到的不懂的知識點、題目等問題提交到答疑板中,教師在24小時之內提供專業、準確的答復。以利于更好地導學,增強自學與導學互動的整合效益。
3.草稿紙功能:題庫草稿紙功能,在考試中對這一題解題思路、保存演算過程。這樣在進行最終檢查時也可以不必重新對題目進行演算,直接檢查草稿就可以了。同時又具備計算器計算功能。
4.試題收藏:記錄學生的重點、難點題目,建立和管理學生自己的題庫。在考試中點擊“收藏此題”,這一題就會在試題收藏夾里出現,方便學生查看自己關注的題目。
5.錯題重做:通過“錯題本”的使用,將首次、二次、多次錯題進行統計,以便于反復練習和掌握正確方法。學生可以更準確地填補知識的漏洞,全面把握知識點及難點,提高解題質量,提升訓練效果。
(二)測試功能
智能組卷:根據考試的題型、題量和時間智能生成試卷。按簡單抽題和復雜抽題、隨機抽題、人工抽題等多種方式進行。
自動評分:答完題交卷后學習系統會自動評分,并給出正確的答案,評定成績。
選項隨機:選擇題選項隨項組合,能做到隨機排列出現,有效防范“背答案”的習慣。
做題統計:統計分析所做題目,按章節、知識點給出錯題率,有效反映復習情況。
模擬考試:按考試題型、題目、章節、知識點、難易度組卷。模擬實際考試,超過規定時間,系統自動交卷,結束本次考試。自動判卷并附有答案和詳細解釋。針對每一道試題提供專業級的解題思路,便于學生掌握各類答題技巧。
自我測試:按章節、知識點、題型、難易度、重難點提供練習題,自動判卷并附有答案和詳細解釋。
難易度區分:每一個題目按照學生答題的情況,分為基礎題、提高題、難題三種,請學生在選題時有意識的選擇,也利于教學中實施分層教學。
(三)自主學習
1.大綱解讀:分析《會計基礎》、《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考試大綱,歸納知識點,分清重點和難點,理清各知識點間的橫向和縱向聯系,做到點、線、面的結合,做好對大綱的多角度分析。
2.教學資源:配套教材電子教案、PPT講稿、錄像資料、習題精講、經典例題分析、考前沖刺題、考試技巧等教學資源,以供學生學習,提高自主學習效果。
3.真題匯總:題庫在難度和知識點上符合大綱要求,建立題庫定期更新機制,增加各地區歷年真題,最大限度貼近真實考試。確保會計從業資格考試的前瞻性、時效性、先導性、權威性。
4.知識鏈接:引導學生會利用網絡資源進行學習,能瀏覽財政、稅務部門和會計的專業性網站,學習精品課程上的資源;引導學生通過已學知識來分析相關聯的知識,充分發揮無紙化平臺的優勢。
(四)平臺管理
1.賬號管理:每位學生給予相應的唯一的賬號,每一個賬號只能一人同時在線,課程學習結束原賬號自動失效。學生憑賬號和密碼進入學習系統。
2.時間管理:按不同學習階段,設定學習的時間,設定學習總時間,學生在有效時間內學習和測試。
3.題庫資源管理:發揮教研組和專業教師的功能,及時按財政部會計制度和相應的法規增刪、修改完善相應的題目,做到實時更新,不斷充實題庫資源。
4.防盜管理:一是賬號防盜,二是題目資源防盜,防復制和粘貼。
5.現場答疑管理:設置專業教師的答疑平臺,讓學生將學習中的疑難困惑及時向專業老師反饋,專業教師及時解決學生在測試和學習答案解釋中碰到的疑難問題。
6.學生作業管理:老師按教學進度布置課堂測試、課后作業,學生利用空余時間完成并交卷。教師利用系統做好成績的統計、匯總和平時成績、期中、期末成績的統計分析工作。
以優化題庫資源為基礎、以現代信息技術為手段的會計從業資格無紙化學習平臺的建設能夠更加有效地確保會計從業資格課程教學的客觀性、全面性、實時性。有利于提高會計課程教學效率、節約考試資源、規范整理考試管理、實行過程化和終結化評價相結合的模式,促進各類教學資源的充分合理利用,落實會計專業人才培養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