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獨立學院教育模式的發展在引導學生成立各類學生組織上,要有一定的代表性和積極意義。同時強化學校紀律。
關鍵詞:管理模式 制度
1.民辦高校學生管理工作概況
民辦高校投入不足,學生管理人員配備不足,外加學生錄取分數低,學生管理工作的難度可想而知。
學管工作難做,每天面對的學生問題都不一樣,而且要想辦法解決好,實際上每天面對的是不同的實戰管理試卷,系部管理消耗的人力、物力和財力是很大的,需要找出共性,抓住規律,努力以“節約成本、充分利用現有資源、創造最大價值”為理念,把學管工作做好。
2.學生管理工作的思路和方法
2.1引導和鼓勵學生自我管理
抓學生組織建設。系部學生管理工作,以學生自我管理為基礎,積極發揚學生的自我管理精神,積極培養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這與大學生的培養目標相吻合
大學生活除了教會學生專業技能以外,更多的是要培養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培養自我管理能力包括學會與人相處,學會自學,學會審視自己,學會分析環境,學會適應環境,學會引導自己發展還會引導別人發展等等。
在引導學生成立各類學生組織上,我們系部主要在乎其代表性和積極意義。
在支持學生的各類活動上,我們系部主要在活動形式上,內容上和程序上加以指點。
引導和鼓勵學生自我管理,是消耗最小、收效最大的最不簡單的管理智慧。
2.2幫助班主任和輔導員對班級進行制度化、規范化管理,引導他們找到班級管理的矛盾關鍵點,以收到最大的管理效果
學生管理,橫向以學生自我管理為基礎進行微觀管理,縱向以班級管理為單位進行宏觀調控,系部的管理理念主要靠班主任、輔導員傳達和貫徹下去。班主任和輔導員的班級管理工作就顯得尤為重要,系部對班主任和輔導員的班級管理工作的管理這一塊,應該主要是幫助和引導。
2.2.1強化校紀校規
幫助班主任和輔導員對班級進行制度化、規范化管理。大部分教師和輔導員都是兼職的班主任,上完了課,做完了行政工作,剩下來的時間做班主任工作,對班級進行制度化和規范化管理欠缺研究,學校應該想辦法減輕班主任的負擔,幫助班主任對班級進行制度化,規范化管理。我們可以充分利用新生的入學教育強化校紀校規;我們可以充分發揮班干的班主任助手作用。
比如,系部按校紀校規設計項目齊全的表格,主要考核學生的出勤,反饋學生的學習,生活言行情況,各項目的加減分由班干登記、統計、公布,上報給班主任,嚴重的由班主任上報到系部,并與學生的獎優罰劣掛鉤。這樣按校紀校規設計項目對學生的言行加以評分,既引起學生對校紀校規的重視,也會引導學生自覺遵守校紀校規;對班級管理而言,既起到了很好的過程管理,又達到了制度化、規范化;總之,既讓學生有感到法網恢恢,疏而不漏的震懾,又讓學生的行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會給我們的管理帶來很多意想不到的效果。
2.2.2提高班會質量
引導班主任和輔導員找到班級管理的關鍵矛盾點。學生對班主任是有特殊的感情的,尊敬班主任,親熱班主任,但班主任工作量太大,沒有太多的時間與學生親密接觸,班會是聯絡師生感情的最佳場所和時間,班會是班務的重心,是班務管理的代表。所謂“教書育人”,班會是“育人”的重要平臺。一次高質量的班會,它是開啟學生智慧大門的鑰匙。高質量的班會,要求形式靈活,內容豐富,特別是對主題的選擇上,不光要求新穎,健康,更加要求內涵深遠,具有教育意義,比如“幸福藏在哪里?”“從經濟學中學到了什么?”“贈人玫瑰,手留余香”等。要開一次這樣的班會,在選題的時候,既要班主任了解當前學生的需求,又要班主任結合自己的內涵去尋求師生雙方的結合點,班主任是要很費一點腦筋的。為了引導班主任積極組織班會,把班會開好,開出水平,每次在系部例會上,我們樹立典型班主任,大力表揚那些確實班會開得好的老師,表揚班會的形式,表揚班會的內容,公布他們的班會主題,讓老師們共同分享,相互借鑒。期末工作總結中,還會讓他們對自己的班會工作做個專項總結,以供大家學習借鑒。
學校如此的明確導向,對老師們是有很大的刺激作用的,典型的班主任會越來越多,高質量的班會也會越來越多。由于班會的正確的導向,學生的管理工作順利的步入正軌也就顯得輕松很多。
2.3對班主任和輔導員的管理堅持制度化,規范化。對班級管理過程和業績實行考核制度,公布制度,并且將考評結果和班主任的末位淘汰制相結合
民辦高校的教師流動性強,輔導員普遍年輕,幾乎是大學剛剛畢業的,對班主任的工作職責,工作內容,工作的方法,工作的態度需要培訓,需要引導,需要跟進管理。
為了檢查和跟進班主任和輔導員的工作,還需要制定班級管理過程考評制度和班級管理業績考評制度。在班級管理過程考評制度里,把工作量化,要求工作態度,強調工作方法,隨機在所屬班級抽取學生代表考評,予以加減分,予以匯總,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并把重點問題反饋給班主任和輔導員。在班級管理業績考評制度里,按年級劃分不同的考評標準,大三按就業率考核,大一、大二重點從出勤、衛生、特殊獎罰方面考核,考核結果張榜公布。
最后把過程考評結果和業績考評結果按比例劃分,計算總得分,將班主任的工作分出等級,與班主任津貼掛鉤,獎優罰劣。
制定末位淘汰制。這樣以考評作為引導的管理,讓班主任既知道自己該做什么,也知道自己該怎么做,學校調控起來也就輕松很多。為了加強對班主任和輔導員的管理力度,學校還可以根據考評結果制定末位淘汰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