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為加強企業內部管理、降低經營風險,大部分企業都設立了內部審計機構,但由于企業的性質及規模的差異,各個內部審計機構實際工作開展情況千差萬別,也存在不少問題,核對審計的管理現狀進行了粗淺分析,并結合實踐提出相關建議。
關鍵詞:企業內部審計 現狀 發展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和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內部審計在加強企業內部經濟監督和提升經營管理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近年來,內部審計在提升經營管理水平、提高經濟效益、降低經營風險等方面的作用日漸明顯,并逐漸受到了廣泛的重視。
一、企業內部審計的定義
(一)內部審計的概念
在2011年1月國際內部審計師協會(IIA)發布的新版《國際內部審計專業實務框架》中,內部審計全新定義為:內部審計是一種獨立、客觀的確認和咨詢活動,旨在增加價值和改善組織的運營。它通過應用系統的、規范的方法,評價并改善風險管理、控制及治理過程的效果,幫助組織實現其目標。
(二)內部審計的目標
內部審計的終極目標是增加組織價值,傳統內部審計理論認為,內部審計具有經濟監督、經濟管理、經濟評價、經濟鑒證等職能。而國際內部審計師協會認為:“內部審計是一項獨立、客觀的鑒證和咨詢服務,其目標在于增加價值并改進組織的經營?!边@完全不同于傳統理論上的“獨立評價功能”的理論。
(二)內部審計的必要性
1.內部審計可以確保企業經濟安全。內部審計在企業內部開展審計服務的過程中能夠及時發現各部門的管理漏洞及薄弱環節,減少公司的浪費,減少資產及效益流失的風險,降低關鍵崗位人員出現經濟錯誤的幾率??梢哉f內部審計同時保障了企業的資產安全和企業人員的安全,是保障企業經濟有序運行的“健康衛士”。
2.內部審計可以為領導決策當好參謀。內部審計直接涉及到生產經營的一線資料,能提高財務及運營信息的準確性和可靠性,能為企業管理層在做出籌資、投資等重大決策以前提供更加真實可靠的決策資料,并能發現帶有全局性、普遍性、傾向性、系統性的問題,并可從機制上、制度上分析問題存在原因,提出改進性的意見和建議,為領導科學決策發揮參謀作用。
3.內部審計服務可以保障和促進企業發展。內審工作以審計服務為手段,通過審計來評價整個經營過程,已超出了會計控制和財務報告的范圍,可以關注企業面臨的其他問題,如資源保護、經營效率和效果、人員素質、組織機構等方面,這些方面都會對企業財務報告產生影響,也影響了企業未來的發展?,F代企業需要加強內部審計,就要促進企業管理提升管理,增加效益??梢钥闯?,內部審計在企業經營活動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如何做好內部審計將成為現代企業發展的關鍵因素之一。
二、我國企業內部審計的現狀和問題
(一)內部審計機構設置不合理
在現代企業制度下,最理想的內部審計組織結構是由董事會領導下的組織模式,但我國大多數企業是由國有企業改制而成的股份制企業,改制以后國家股占全部股份的半數以上,董事會由公司法人代表擔任,很難在董事會下面設審計委員會,使內部審計的機構設置缺乏獨立性及權威性。內部審計機構和內部審計人員的地位不夠明確,獨立性也差,影響審計工作的正常開展;且內部審計部門與其他部門處于同一平行地位,使行許多內部審計項目無法徹底開展或者是流于形式,從而無法保證內部審計的獨立性和權威性,審計工作的質量不高。
(二)企業經營管理者對內部審計的認識不足
受計劃經濟和傳統思維模式的影響,部分企業的領導人認為內部審計就是檢查內部經濟問題,會影響企業職工的團結和穩定,分散管理人員的精力;有的認為內部審計限制了自己的經營權力,削弱了自己的領導權威;有的將內審機構形同虛設,使內審人員無職無權。這種對內部審計的片面認識使內部審計工作浮于表面,不能完全體現內部審計的獨立性與權威性,而內部審計人員有礙于高層領導,也無法正常地履行內部審計的各項職能。同時,內部審計機構與人員是直接對企業的領導者負責,因此在人員的配備使用上就有很大的隨意性,這就使內部審計機構和人員有很大的波動性,還未等現有的內審人員將企業的基本情況摸透又換了新的一批,這就使內審人員由于頻繁更迭而不能發揮其職能作用。
(三)內部審計人員素質不高
這里的素質包含兩個方面:專業素質和職業道德素質。企業內審人員是內審工作的主體,內審人員的業務素質直接影響了內部審計發揮審計監督服務職能的作用,影響審計工作的質量和效果。個別人員素質不高,主要表現有:文化知識、理論水平和業務技能偏低,多數內審人員來自財會部門或從其他部門改行而來,真正專職的人員少,兼職人員多,缺乏必要的審計專業知識和技巧,現代審計技術手段掌握不夠。在職業道德素質方面,審計的職業道德規范要求,內審人員要保持獨立性、客觀性、公正性,要勤勉盡責、謹慎細致,在業務開展中要做到實事求是、清正廉潔、保守秘密。但在實際情況中,個別內審人員不能抵御各種干擾和誘惑,被上級領導和人際關系所左右,工作作風不夠細致,缺乏團隊精神,工作上走過場,甚至有以權謀私,對查出的問題隱瞞不報的,與被審計單位作幕后交易等不良現象,這些職業道德低下的影響因素必然招致審計風險的增加。
三、現代企業要發展好內部審計的建議
要適應現代企業制度的發展,企業內部審計也必須有一個長足的改革和發展,現有內部審計必須在觀念、認識、職能等多個方面進行改革,內部審計才能走出目前的困境。
(一)轉變企業領導人和職工對內部審計的認識
隨著外部監督機制的加強、內部管理水平的提高、會計電算化的普及,單純的賬務上的舞弊越來越少,內部審計的職能正從傳統的“查錯防弊”向提升企業內部管理水平轉變。內部審計的業務范圍也不只局限于財務領域,它必然要擴展到單位的經營和管理的各個方面。因此,企業領導人要轉變內部審計人員是報憂不報喜,和領導唱反調的觀念,也要轉變內部審計只是查財務賬的觀念。同時,也要在相關的政策制度、資金預算等方面加大對內部審計工作的支持,并在機構設置、人員配置、業務安排等方面重視內部審計工作。
(二)健全內部審計機構的設置
內部審計最根本的原則就是要保持審計獨立性,內審機構要與其他部門分別設立,不能合并,特別是要從財務、稽核、綜合等部門中獨立出來,企業內部審計的組織機構應與企業的經營規模、企業性質、內部組織結構、管理體系等情況相適應。從審計的獨立性和權威性來講,受本單位董事會領導應是最佳模式,這種模式使內部審計具有較強的獨立性和權威性,更容易發揮審計在管理控制中的作用。
(三)加強培訓及學習,提高審計隊伍素質
隨著審計工作領域由財務審計向經營管理審計、風險審計及內部控制評價等方面的發展,對內審人員素質的要求也更為嚴格。因此,企業要注意從多渠道、多專業中選拔審計人員,提高工程技術人員、生產技術人員、管理人員、法律人員在審計部門的比重,同時也要注重和加強對內審人員的后續繼續和崗位技能培訓,定期進行業務知識培訓和職業道德方面的教育和學習。
(四)充分運用信息技術,提高審計工作效率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企業的各項業務實現了信息化管理,有的企業還利用浪潮、用友等ERP管理信息系統,審計過程中也使用到更多的電子資料,要使得審計介入到管理過程中就要充分利用各類信息技術,通過開發審計嵌入軟件,將審計融入管理信息系統內,使上級審計機構能及時獲取基礎信息和數據,從而提高審計工作質量和效率,降低企業經營風險。
參考文獻:
[1]廖丹.如何提高內部審計質量[J].審計與理財,2009.2
[2]侯.淺談內部審計的角色定位[J].經濟師,2011.2
[3]陳姣.內部審計在企業內控體系建設中的角色定位[J].財經界,2010.7
[4]胡高坤.企業內部審計發展趨勢展望[J].致富時代,2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