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三農”問題很大,探討如何解決中部地區舒城縣“三農”問題,新農村建設,城鎮化及如何使農民致富的問題。
關鍵詞:“三農” 新農村 城鎮化
我國的“三農”問題由來已久,進入新世紀以來,縣政府為促進我縣農村發展,提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口號,我縣各地紛紛響應,并采取積極的政策支持這一活動。農業現代化與農村城鎮化是相輔相成的,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對于解決我縣三農問題,促進農村發展有著重要的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
我縣“三農”問題的內涵。所謂“三農”|問題,就是農民、農村和農業問題的總稱。其中農民問題主要表現在農民的收入增長緩慢,在社會保障、醫療保健、住房、福利等各個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不平等待遇以及農民經濟利益得不到有效維護。農村問題主要表現在經濟發展水平低下,與城市的差距日益拉大。農業問題則主要表現在缺乏專業化分工導致生產低效率,傳統農業并沒有得到根本改造,缺乏競爭力等。
要想改變我縣農村落后現狀,必然需要加強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和農村城鎮化建設。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內容: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其中生產發展是中心,是實現其他要求的物質基礎,生活寬裕是基本尺度;鄉風文明和村容整潔體現了精神文明和人居環境的雙重要求;管理民主則顯示了對農民群眾政治權利的尊重。
我縣南部屬于大別山革命老區,山地多,平地少,交通條件差,農業基礎設施落后;中部以丘陵為主,交通不便;北部以平原為主,農業基礎設施相對較好。由于我縣長期的城鄉分割政策,導致城鄉之間協調性差,傳統的制度約束功能仍然存在,阻礙了城鄉的融洽,強調行政催化作用,缺乏產業支撐,城市服務能力滯后,政府在推動城市化過程中,忽視了內在功能完善,由于南部山區交通不便,中部丘陵地區農民收入增長緩慢,導致城鄉差距進一步拉大。
推進我縣農業現代化與農村城鎮化的政策思路在工業化、城鎮化深入發展中同步推進農業現代化,“十二五”時期的一項重大任務,必須堅持把解決好農業、農村、農民問題作為我縣工作重中之重,統籌城鄉發展,堅持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和多與、少許、放活的方針,加大惠農支持力度,夯實農業農村基礎,加快發展現代農業。
1.拓寬農民增收渠道。提高農民職業技能和創收能力,多渠道增加農民收入。鼓勵農民優化種養結構,提高效益,完善農產品市場機制與價格機制,健全農業補貼等支持保護政策,增加農民生產經營收入,引導農產品加工業產區布局,發展農村非農產業,壯大縣域經濟,促進農民轉移就業,支持農民外出務工經商,增加工資性收入。
2.加快發展現代農業。我縣北部平原地區,把發展糧食作為首要目標,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大力發展公益性農業技術推廣體系,發展現代種業,加快農業機械化,完善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發展優質、高產、高效、生態、安全農業,促進園藝產品、畜產品、水產品規模養殖,加快發展實施農業和農產品加工業,流通業,促進農業生產經營專業化、標準化、規模化。中部丘陵地區,以發展油茶、板栗、毛竹等經濟作物,發展萬佛湖旅游業,適當的發展種植業。南部山區大力發展林業,開發萬佛山旅游,紅色旅游。
3.加快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按照推進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的要求,搞好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規劃,加快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要以萬佛湖、舒廬干渠等水利為重點,大力增加投入,完善建設和管護機制,推進農村小型病險水庫的加固建設,加快舒廬干渠、淠史杭灌區配套改造,搞好抗旱水源工程建設。提高曉天、山七、廬鎮等山區農村義務教育質量,推進舒城師范、舒城三中、舒茶職高、柏林職高等農村中等教育免費進程,加強舒城縣醫院醫療衛生服務網建設,完善農村社會保障體系,逐步提高保障標準。加大扶貧投入,加快解決曉天、廬鎮、山七、河棚等特殊困難地區的貧困問題,有序開展萬佛湖移民扶貧,實現農村低保制度與扶貧開發政策銜接。
4.完善我縣農村發展體制。堅持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我縣現有農村土地承包關系長久不變,在依法自愿有償和加強服務基礎上完善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市場,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積極探索解決我縣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新途徑。
積極穩妥推進城鎮化。堅持走舒城特色城鎮化道路,遵循城市發展規律,促進城鎮化健康發展。堅持科學規劃,嚴格管理,增強城鎮綜合服務能力,提高管理和服務水平,因地制宜,分步設施。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在舒城的重要作用。1.建設新農村是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建設現代農業的重要保障。2.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增加農民收入,繁榮我縣農村經濟的根本途徑。3.建設新農村是發展農村社會事業,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我們必須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加快發展社會主義事業,全面改善農村教育、衛生、文化等設施條件,逐步改變城鄉在經濟、社會、政治、文化、福利等方面存在的二元制的反差。4.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縮小城鄉差距,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大舉措。
總之,我縣“三農”問題必須同農業現代化,城鎮化,新農村建設連在一起,相互聯系,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相互促進,我們必須處理好三者之間有機的統一關系,才能促進我縣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更好地促進我縣城鄉一體化發展,才能加快實現我縣的小康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