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資產減值的含義
我國《企業會計制度》規定,企業應當定期或者至少于每年年度終了,對各項資產進行全面檢查,合理地預計各項資產可能發生的損失,對可能發生的各項資產損失計提資產減值準備。我國《企業會計制度》界定:“資產是指過去的交易、事項形成并由企業擁有或者控制的資源,該資源預期會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
二、資產減值準則在實務中存在的問題
《企業會計制度》專列一節來規范有關資產減值的相關處理。但在有些問題的處理上沒有給出明確統一的依據,使得在具體操作上有一定難度。其具體問題如下:
(一)資產減值的確認和計量難度大
制度和準則不完善給資產減值的確認和計量帶來難度。首先,確認時間不明確。其次資產減值確認標準的多重行。最后會計核算的方法不同,其所計提的減值準備也大不相同。
(二)計提減值準備后資產的使用及處理未作明確規定
《企業會計制度》制度規定:“處置已經計提減值準備的各項資產,以及債務重組、非貨幣性交易等,應當同時結轉已計提的減值準備。”但在實際操作時,存在如下問題該如何解決,(1)計提了跌價準備的存貨結轉生產成本時,應該考慮如何結轉相應的存貨跌價準備;(2)在建工程完工轉入固定資產時,在建工程減值準備如何處理。
(三)利用資產減值準備操作利潤
1.壞賬準備的計提
企業計提壞賬準備的方法由企業自行確定。一般有應收賬款余額百分比法、賬齡分析法和銷貨百分比法可供選擇,且提取的比例由企業自行決定,這對于企業根據自身情況制定合理的內部會計制度應該說是有好處的,但是,這并不排除有些企業利用會計政策所允許的\"選擇權\"做文章的可能性,如利用提取比例的高低、賬齡劃分標準的變化達到調節利潤的目的。
2.存貨跌價準備的計提
企業的存貨按可變現凈值低于存貨成本部分,計提存貨跌價準備。從理論上講,存貨的可變現凈值,應是企業在正常生產經營過程中,以預計銷售售價減去預計成本以及銷售所必須的預計費用后的價值。但其中的幾個\"預計數\"如果不能合理估計,那么計提存貨跌價準備的目的就會大打折扣。
3.長期投資、固定資產、在建工程、無形資產的減值準備計提
要計提長期投資、固定資產、在建工程、無形資產的減值準備都涉及到長期投資、固定資產、無形資產的可收回金額的估計。既然難以做到準確地估計,目前又尚未有約定俗成的方法可供使用,存在人為操縱也就不足為奇了。
三、資產減值準備的成因
通過以上分析的情況可以看出,減值準備已成為新的會計造假工具,它嚴重地影響了會計信息質量,追其根源,既有會計理論、會計實務的缺陷,亦有主客觀因素的影響。
(一)可收回金額計算的復雜性。
“可收回金額”的計算是資產減值準備計提的前提,可收回金額在一定程度上依賴于會計人員的主觀判斷,存在較大的主觀性,其結果會因人而異。由此可見,在確定每一資產項目的可收回金額時,需要大量運用估計和判斷的程序,給企業在一定限度內操縱利潤留下了空間。
(二)會計處理的復雜性。
資產減值準備的計提涉及大部分資產項目,如應收款項、存貨、固定資產等,且其明細種類繁多,金額巨大;資產減值準備的計提、轉回、核銷等會計處理復雜,錯記、漏記的概率較大,由此造成了會計處理的無統一性,復雜性。
(三)會計人員的業務素質和職業道德水平不高。
當前我國大多數的會計人員層次不同,業務素質不高,缺少必要的職業判斷能力,對資產減值的會計業務不熟悉,在資產減值準備的計提、轉回、核銷等會計處理上容易發生主觀上或客觀上的錯誤,從而影響會計信息質量。
四、完善與規范資產減值會計信息的對策
財政部于2007年實行新的企業會計準則,規范了資產減值準備,應該說資產減值是一把“雙刃劍”,新企業會計準則雖然規定了部分減值不能沖回,只能在處置資產后,在進行會計處理,實質原因是多方面的。從現階段實際情況來看,本人淺談一點自己的心得:
(一)規范可收回金額
制定計提資產減值準備的實施細則或指導,要求在財務情況說明書中專項披露各類資產計提資產減值準備核算中\"可收回金額\"的確定的依據、假設、方法和程序,增加會計政策選擇正確與否的可驗證性。
(二)加強審計監督
審計人員在對企業資產減值準備進行審計時,應當以應有的職業謹慎態度計劃和實施審計工作,如有必要應當聘請有關專家開展工作,獲取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遵循企業會計準則的相關規定,對被審計單位進行符合性測試和實質性測試,
(三)加強法治建設
應盡快完善有關法律制度,為高管人員持股激勵機制的實施創造法律環境;建立健全破產機制,實現債務的約束作用和保護債權人的利益,從而建立完善的償債保障機制,才能發展債券市場,為公司治理結構的有效發揮創造條件。
五、結論
以上是對資產減值若干問題的思索與探討。從中可以發現,我國會計制度對資產減值的規定正在向國際慣例靠攏,但仍然存在著不足,有待于加強與學習。因此,進一步健全信息、價格等市場機制,通過對現代信息技術定期公布有關資產價格的信息資料,為計提資產減值準備提供依據。我國應借鑒國際會計準則有關資產減值的內容,及時結合我國的實際情況,與時俱進,制定出符合我國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資產減值準則,促進我國會計與國際接軌,打造良好的經濟環境。
作者簡介:
郭峻濤(1978- ),男,漢族,就職于銅陵有色股份天馬山黃金礦業有限公司財務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