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對財政性投資項目的管理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做了深入分析,同時提出一些投資控制的建議,以期有利于政府部門對財政性投資項目進行有效管理。
關鍵詞:財政性項目 有效管理 思考 探索 投資控制
本文結合近年來財政性投資項目管理工作經驗,對于財政部門如何有效做好財政性投資項目管理工作進行思考,提出建議,供大家參考。
一、加強財政性投資項目有效管理的緊迫性
1.加快轉變政府管理職能的客觀要求
在經濟全球化新形勢下,政府必須加快管理職能的轉變,建立適應新的發展要求的政府投資管理體制,推進公共財政制度。這就要求政府尤其是財政部門既要退出“越位”,也要理順“錯位”,還要強化“缺位”。
2.切實提高財政投資效能的需要
當前財政投資項目的建設管理中存在著決策隨意,“三超”現象較為普遍,改方案,工程拖延、投資浪費,管理失控、缺乏監督等問題,容易滋生腐敗,有損于政府在公眾中的形象,并給財政部門帶來很大壓力。如何有效管理財政投資項目,提高公益性項目的投資效益,成為政府及其投資主管部門亟待解決的一個現實問題。
3.完善財政投資項目管理體制的迫切要求
加強財政投資項目管理,建立“科學決策、合理設計、運作規范、監管嚴格”的財政投資項目管理體制,完善政府投資項目的決策、審批和建設程序,有利于避免當前存在的不顧實際擴大建設規模,貪大求洋的政府投資浪費和失誤,從而不斷提高財政投資項目的綜合效益。
二、在管理中發現的主要問題
1.財政性投資項目的建設標準及投資規模難以控制
目前,的財政性投資項目建設缺乏規范主體。由于投資和建設的主體基本上合二為一,相應地就缺少了投資約束機制,造成政府對項目建設過程也缺乏有效的外在管理和制約手段;而財政性投資項目基本都是公益性項目,其資金主要來源于政府財政性資金,資金是無償撥付和使用的。
2.項目的投資決策機制不夠完善
項目的決策往往決定了該項目的投資規模,但目前我國的政府投資項目決策的科學性受到較大的影響,主要原因是政府投資項目的決策機制不完善。科學的決策機制直接影響投資決策的質量,而投資項目的決策在整個項目周期中至為重要。
3.建設的組織實施與工程成果使用單位不分清
目前,項目的業主就是今后的使用單位,使用單位充當業主,致使投資失控,“三超”現象大量存在。在政府投資項目中,所有者與使用者的利益是分離的,由于政府承擔了投資風險,使用者為了單位或個人的利益,尤其是對于財政性投資項目,屬于基本建設和公益性投資,其投資效果難以衡量,很難追究項目管理者的責任,造成了投資的大量浪費,也容易成為腐敗問題滋生的溫床。
4.缺乏統一的管理制度和規則
當前國家和地方基本沒有針對政府投資項目的管理制度,各個城市做法不一,在體制和管理方式上基本上是各自為政。政府投資項目管理的歸口單位,從量上占較大份額的部門來看,大部分在建設行政主管部門,一些在計劃部門,同時也還分散在如土地行政管理部門、城建部門、水利、交通部門等多個部門。
三、對財政性投資項目有效管理的一些思考和建議
1.建立科學合理的決策機制
工程項目的全過程包括投資決策階段、設計階段、項目實施階段、項目營運階段,每個階段又包含了若干個環節和步驟,加強每一個環節的管理對工程投資的控制都有著重要的意義。從國內外工程實踐及工程投資資料分析表明,投資決策階段對整個項目投資影響度為75%-95%,設計階段的影響為35%-75%,施工階段為5%-35%,竣工階段為0-5%。從以上數據可見,項目的決策合理與否對項目的投資控制起著半兩撥千斤的作用。
2.重點加強設計階段的投資控制
工程設計的主要有方案設計、初步設計、施工圖設計三個主要階段,其間還有過程中的設計變更等影響工程投資的過程。方案設計主要是在決策階段,這個階段應該注意方案的合理性,堅持先進適用、經濟合理的設計原則。在設計階段主要從以下幾方面進行有效控制:對設計方案進行優選或優化設計,推廣限額設計,加強對設計概算、施工圖預算的編制管理和審查,提高設計質量。
3.招投標及簽訂合同階段
實行工程招標投標是我國建筑市場走向規范化、完善化的重要措施之一。目前實行工程量清單計價模式進行招投標過程中,清單編制的質量對項目投資影響很大。清單編制混亂、漏項、數量錯誤、項目特征描述失真,都是承包人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合理索賠的依據。財政部門同時應加強合同管理力度,要求建設單位應嚴格按照相關法律法規和規定的要求,不得簽訂實質性違反招標文件的合同條款,從訂立合同這個重要關卡上,進行投資控制。
4.施工階段的工程變更投資控制
施工階段是實行建設工程價值的主要階段,也是資金投入最大的階段,在實踐中往往把施工階段作為工程投資控制的重要階段。在此期間的投資控制,主要是控制項目的變更,而控制項目變更最有效的手段是進行多方案比選和技術經濟分析,從控制投資的角度,來擇優選取合適的變更方案。
四、結束語
財政性投資項目的投資管理,需要在完善的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的基礎上,不僅要靠財政部門的工作,尤其是要通過項目建設各主體和其主管部門共同努力,才能讓投資控制落到實處,使財政資金真正能“取之于民,用之于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