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運用文獻資料、邏輯分析等研究方法,對大學生的挫折類型及原因進行了綜述與分析。其挫折類型主要包括學習挫折、就業挫折、交往挫折和情感挫折等,而原因涉及自身、家庭、學校等多個方面。
關鍵詞:大學生 挫折類型 挫折原因
1.大學生的主要挫折類型
1.1在學習過程中所遇到的挫折
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經常會遇到種種挫折,可能來自于個人、也可能來自于老師或其他同學。特別是對于某一專業課程的學習比較吃力,在面對大型或者特殊意義的考試時,學生的學業挫折表現得尤為明顯。老師有時候也能夠給學生帶來挫折,教學過程中對于成績優異學生的偏愛,會導致成績較差學生的相對挫折。同學對于大學生的挫折主要表現為壓力,尤其是對于成績相當的學生之間,同學間的一點點進步就有可能成為自身的挫折之源。學業挫折的解決一方面依靠教師教學過程中的積極引導,另一方面更依靠自身的不斷調節。
1.2在就業過程中所遇到的挫折
隨著社會的進步與發展,大學生就業率屢屢降低,難免形成挫折。特別是對于農村家庭孩子而言,父母辛辛苦苦的省吃儉用來供子女讀書,而最終難就業的結果無疑是一大噩耗。專家訪談的結果得知,造成就業挫折的原因主要集中在以下三點:社會環境大趨勢,普遍就業率低,就業空間縮小;就業口與所學專業不對口,很多內容需要重新學習;擔心對于未來的工作不能勝任。
1.3在交往過程中所遇到的挫折
交往社會生產關系的重要基礎,是每個人人生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情商發展的重要體現。有的人善于交往,對于人與人之間的問題溝通處理的游刃有余;而有的人不善于交往,什么事都悶在心里,更無從談及與他人的溝通。大學生作為社會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他們之間同樣需要相互交往,這種交往來自于家庭、同學和老師等多個方面。然而,隨著大學生年齡的增長,特別是隨著大學生的獨立性和自立能力逐漸加強,其交往的范圍和頻率會變得逐漸縮小甚至出現自閉。久而久之,就變得不善言語表達而自閉,到一定程度時就會促成種種的極端行為。
1.4在情感過程中所遇到的挫折
大學生是高中生情感多變期的延續,性感發展的已相對較為細膩,但卻較之社會成人又是不那么的成熟。當前的大學生在理性與感性對比之間,其感性思維還是占較大比重的。在這個時期,大學生的感情因素很容易收到挫折,且特別容易感情用事。當遇到同樣的挫折時,大學生較之社會成年人來講,必定具有更強烈的挫折感,致使個人產生消極與非常悲觀懂得情緒。失戀的打擊、家庭的變故、生活自理能力的差異、身體疾病以及親情離別等,都容易讓大學生產生較為強烈的挫折感。如果對這些問題不加以重視的話,就勢必會影響學生的學習成績,會影響他們的健康成長。
1.5在經濟方面遭受挫折
貧富差距是一種社會普遍現象,在大學生中也是普遍存在。雖然都是高中時期的佼佼者,但是由于家庭條件的先天性差異,就會導致自身在心理上產生經濟發面的挫折壓力。大學生基本上來說,還是一個純消費群體,其經濟來源主要依靠父母。家庭條件好一些的,相對來說就出手大方,也覺得很有面子;而對于家庭條件貧困的大學生來說,囊中羞澀的現狀可能只能解決自身的溫飽問題,申請困難補助又怕丟失面子,久而久之必然產生很強的自卑感。經濟挫折對于當前大學生來講是一個較為普遍的現象,除了引起學校主管部門的重視之外,最主要的還是要加強教育。
2.大學生挫折產生的主要原因
隨著我國教育的不斷快速發展,大學已成為學生進入社會前的主要實踐場所,在大學里學生可以遇到類似于社會中發生的諸多事情,例如在大學里的成績不理想與在社會中的工作不順利,學生之間的關系相處與工作中同事之間的關系相處等。在畢業找工作之際,往往能發現,班委、學生會、社團等大學組織里的學生干部更容易找到工作,因為這些學生干部比普通學生更易于適應社會。學生在校遇到挫折是在所難免的事,造成大學生受挫的主要原因有經濟困難、高期望值破滅、人際關系緊張、生理缺陷、疾病或失戀、就業形勢嚴峻、素質教育落實不夠等。
可見,大學生挫折感的產生不是單純因為某一方面的原因,而是多維因素的。基于對當前大學生的挫折歸因分析,認為其挫折感的產生原因主要集中在自身、家庭、學校和社會等多個方面。歸納總結如下:首先,自身原因方面。自身原因包括很多,如生理上的差異、能力上的差異、心理上的差異、對不同事物的認知差異與理解差異乃至個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差異等等。其次,家庭原因方面。家庭方面的原因主要表現為父母對子女的溺愛,父母對子女教育的失誤,父母對子女的期望值過高、父母離異導致的單親家庭,父母的不良背景等等。再者,學校原因方面。學校教育對學生的未來發展至關重要,雖市場強調的素質教育,但現在學校大多流于形式,基本上采取的還是應試教育,應試教育讓學生在踏入社會的道路上步履蹣跚。最后,社會原因方面。社會告訴發展的同時,高學歷人才也與日俱增,致使社會大學生就業的缺口相對減少,畢業就等于失業的壓力讓學生時刻懷揣著焦慮心理。
參考文獻:
[1]文節.淺談大學生擇業受挫及心態調適的方法[J].全國商情經濟理論研究,2010.15
[2]丁新興.大學體育教學中的挫折教育研究[J].陜西青年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6.2
[3]胡志鑫.大學生挫折感溯源[J].中國成人教育,2006.2
作者簡介:
曹颯(1977- ),遼寧師范大學體育學院,研究方向:學校體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