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國油氣資源相對短缺,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石油消耗日益增加,資源緊缺狀況十分嚴重。自1993年,我國已經成為石油凈進口國,原油需求日益增加和資源的日益減少使我國的原油供求矛盾非常突出,這已經成為制約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長期壓力。本文通過分析我國燃料乙醇市場并提出中國燃料乙醇市場的發展建議。
關鍵詞:燃料乙醇市場 兼并重組 原材料向
隨著全球變暖、污染日益嚴重、能源日漸消耗,低碳環保和節能已成為世界性的主題。全世界各個國家對新型、可再生能源都尤為重視。我國油氣資源相對短缺,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石油消耗日益增加,資源緊缺狀況十分嚴重。自1993年,我國已經成為石油凈進口國,原油需求日益增加和資源的日益減少使我國的原油供求矛盾非常突出,這已經成為制約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長期壓力。燃料乙醇是替代能源的代表,對于國家發展意義重大。不僅能減少碳的排放量,達到環保的目的,同時,也可以一定程度上緩解我國能源緊缺的壓力。但由于我國燃料乙醇行業的技術以及原材料成本方面的原因,生產燃料乙醇的企業盈利非常困難,必須依賴國家的補貼。國家對燃料乙醇行業的政策是,定點企業生產并給予一定的補貼,定點區域強行銷售,價格和汽油價格綁定。
一、中國燃料乙醇市場概況
我國燃料乙醇行業起步較晚,但是發展十分迅速。起初燃料乙醇原材料來自于我國去陳糧過程中的陳糧,但是隨著陳糧問題的解決之后,成本問題也阻礙了燃料乙醇行業的發展。由于我國玉米和小麥等原材料成本和技術方面的劣勢,發展速度和美國與巴西等國家相比,還差很多。所以,未來我國燃料乙醇市場原材料將會以非糧食作物為主。但是,燃料乙醇是替代能源的代表,對于國家發展意義重大,所以我們必須堅定的發展燃料乙醇產業。燃料乙醇主要的下游產品就是乙醇汽油。我國乙醇汽油是用90%的普通汽油與10%的燃料乙醇調和而成。它可以有效改善油品的性能和質量,降低一氧化碳、碳氫化合物等主要污染物排放。目前燃料乙醇只在幾個省定點推廣,并強制銷售,而且是定點企業生產。
二、中國燃料乙醇市場的建議
第一,中國燃料乙醇市場兼并重組行為的建議
目前我國燃料乙醇市場是5家定點生產企業,未來市場中一定會增加許多非糧原材料為主的生產企業。市場中基本上呈現中糧集團、中國石油、中國石化三足鼎立之勢。在我國有生產燃料乙醇能力的企業很多,但是大多數由于企業規模等方面原因,很難獲得國家的準入牌照。這樣就會有很多潛在的產能浪費。所以,我國燃料乙醇的兼并行為還將繼續。但是目標應該是將那些達不到規模經濟的實力落后企業。淘汰那些落后產能企業,整合他們的資源。
但是中國燃料乙醇市場集中度過高,使企業之間缺乏競爭,效率低下,大多都依賴國家的補貼生存。國外燃料乙醇市場生產企業數目要遠遠大于中國,所以中國政府應該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大企業的兼并行為,并適度降低準入門檻,引入競爭。北海國發,海南椰島等有一定實力的上市公司都具備燃料乙醇生產能力,主要原材料為木薯,也符合國家非糧的政策導向。可以引入這些有一定實力的企業進入市場,增加市場的競爭力。
第二,中國燃料乙醇市場“原材料指向”戰略行為研究建議
首先,實施“原材料指向”戰略過程中,要兼顧副產品對區域的經濟實用性
中國燃料乙醇企業目前對原材料豐富的區域投產主要依據仍然是當地原材料的經濟性,而沒有考慮到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副產品。合理的應用副產品可以很大程度上降低成本,美國就是很好的例子,企業投產的區域不僅僅考慮原材料玉米的供應方便,同樣也考慮副產品的銷路的方便,這樣使副產品順利轉化成為效益,降低成本。除此之外,還應該考慮生產出燃料乙醇產品后的交通問題。應該對每個環節都加以考慮,在去結合“原材料指向”戰略,選擇合適的地區投產。
其次,加強甘蔗燃料乙醇的投產,還可以起到平穩糖價的作用。當糖價格降低的時候,會極大挫傷農民的積極性,這時可以通過增加甘蔗燃料乙醇的生產,這樣可以保證糖價的平穩,也會緩解不同時期的“糖賤傷民”的情況。
三、結論
我國燃料乙醇市場前景廣闊。我國已經是世界第一汽車消費國,2010年我國汽車銷量達到了1806萬輛,隨著汽車銷量的增長,汽油的需求量也同樣增長,估計2010年汽油需求量將達到6500萬噸。按照10%乙醇調和的比例,燃料乙醇的最大需求將達到650萬噸,我國缺口比較大,再加上我國能源短缺,在高油價和低碳經濟的背景下,我國燃料乙醇市場的前景是廣闊的。
參考文獻:
[1]王成軍.玉米生產區發展燃料乙醇產業研究[D].吉林大學,2005
[2] 張曉陽.論國內發展燃料乙醇的優勢及前景[J].中外能源,2006(1):15-20
[3]奧茲夏伊.產業組織理論與應用[M].清華大學出版社,2008
[4]錢伯章.我國燃料乙醇產業發展現狀及前景[J].太陽能,2007(8):7-9
作者簡介:
陳興川,就職于大連海洋大學職業技術學院,本科,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