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能否保持財務穩健是企業成功與否的關鍵,分析了高負債的成因以及如何規避風險;分析平衡高成長和穩健的原因和措施。
關鍵詞:過度負債 財務危機 財務穩健 財務監控體系 預算管理
“長江集團”一直都保持穩健的財務狀況,正是因為集團穩健的財務狀況,所以當投資機會來臨時,集團比潛在競爭對手更有能力去把握。事實也證明因為穩健的財務狀況策略而把握到的機會,都是對集團的業績有積極幫助的。因為有穩健的財務狀況,集團各子公司有能力或比對手更有能力把握時機去完成好的交易。例如:1979年,“長實”成功收購“和黃”; 1985年,“和黃”收購“香港電燈”; 1999-2002年間,“長江基建”及“香港電燈”收購澳洲ETSA Utilities及Powercor等都是成功的案例。
一、企業高負債的幾個表現
從許多高成長企業反映出的問題來看,高負債通常由以下幾方面積累起來的:
戰略需求效應:由于企業的戰略布局驅動,或表現為現有業務的發展,或表現為新業務的開拓,規模和數量的擴張經常明顯快于內涵質量的擴張,在高成長階段都將出現某種程度的資金短缺。為達到快速擴張目的,普遍采取負債經營策略。
組織放大效應:許多企業在快速擴張中傾向于采取企業集團或控股公司模式。但這類模式債務放大效應也十分明顯:一方面母、子公司都會從各自立場出發追求數量擴張;另一方面,子公司除保留原有業務聯系和資金融通渠道外,還可能獲得母公司再分配的業務或資金。這一業務和融資放大效應很容易使企業負債過度。
財務不透明與內部互相擔保:財務不透明、各自為政和內部關聯企業間的相互貸款擔保是高成長企業常見的問題。這不僅加大了銀行對企業財務判斷的難度,也給財務監管帶來很大困難,從而造成整體負債率不斷抬高。
債務、資產的結構性錯配:最常見的就是短債長用,短籌長貸。企業將短債用于投資回收期是短債期限若干倍的長期項目投資,導致流動負債大大高于流動資產。金融機構基于高成長企業的前景,往往也采取短籌長貸方式,支持企業搞長期投資,從而加大了企業的資金風險,一旦銀行日后收緊銀根,企業將會進退兩難。
二、結構優化的重要性
對企業來說,只有在財務穩健的前提下取得的成長性才是合理的。企業財務結構管理的重點是對資本、負債、資產和投資等進行結構性調整,使其保持合理的比例:
一是優化資本結構。企業應在權益資本和債務資本之間確定一個合適的比例結構,使負債水平始終保持在一個合理的水平上。
二是優化負債結構。負債結構性管理的重點是負債的到期結構。由于預期現金流量很難與債務的到期及數量保持協調一致,這就要求企業在允許現金流量波動的前提下,確定負債到期結構應保持安全邊際。
三是優化資產結構。資產結構的優化主要是確定一個既能維持企業正常生產經營,又能在減少或不增加風險的前提下給企業帶來盡可能多利潤的流動資金水平,其核心指標是 “凈營運資本”。
四是優化投資結構。主要是從提高投資回報的角度,對企業投資情況進行分類比較,確定合理的比重和格局,包括長期投資和短期投資,固定資產投資、無形資產投資和流動資產投資,直接投資(項目)和間接(證券)投資,產業投資和風險投資等。 抓好現金流量生命線,企業最基本的目標是股東財富或企業總價值最大化,這一切都是建立在現金流量這一企業生命線上的。利潤或是企業總價值最大化不能停留在賬面盈利上,而要以價值的可實現性和變現能力作為前提。
三、建議
企業應把利潤和現金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加速資金回籠和周轉,提高資產變現能力,加強對應收賬款的管理和催收力度,盡量減少呆壞賬。
建立財務監控體系。企業的規模擴張應與財務控制制度建設保持同步發展,否則造成財務失控。企業應建立有效的財務監控體系,加強對公司債務、資產、投資回收、現金回流和資產增值等方面的財務管理與監督,嚴格擔保和信用證開證額度管理,減少或有負債。
重視預算管理。應著眼于未來現金流量情況,通過預算管理對融投資總量、負債水平、資產狀況進行控制,并對未來重大項目的融投資及大筆債務的還本付息等做出統籌安排。
建立健全財務預警體系。財務預警體系就是企業通過一系列方法對企業財務風險因素進行規避和防范,以避免潛在的風險演變成現實的損失,起到未雨綢繆的作用。
企業在發展過程中,應當建立穩健的財務運營模式,運用財務穩健度和財務風險預測模型來及時了解企業財務運營的真實情況,優化財務結構,創造財務穩健模式實施的支持環境,從而規避風險,改善經營狀況,提高市場競爭能力和抵御風險能力,走上健康、持續、發展的道路。就像“長江集團”實施的策略性保持穩健財務狀況那樣,穩妥經營,積極把握投資機會。
參考文獻:
[1]王寧.會計穩健性影響因素及經[D].http://cdmd.cnki.com.cn,2011.4
[2]李凱.公司治理與會計穩健性[D]. http://cdmd.cnki.com.cn,2011,6
[3]郭梓林.帝王思想與企業管理[J].新財經,2007.7
作者簡介:
彭展翎,女,云南昆明人;中級會計師,先后在昆明百貨集團、滇紅藥業、云南宏盛錦盟企業集團等大型企業集團任主辦會計、財務部經理、財務總監等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