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家電下鄉存在思想認識有偏差、產品類型不豐富、售后服務跟不上、補貼操作不到位、銷售市場不規范的問題。建議加大宣傳工作力度,豐富家電下鄉產品種類,強化銷售服務網點的監督和考核,加大對產品生產企業和銷售企業的監管力度,強化補貼資金監督力度,以保證家電下鄉真正惠及農民,拉動內需。
關鍵詞:家電下鄉 農村市場 消費 補貼
家電下鄉是針對農村消費者定向研發、生產、銷售指定家電產品,由政府財政部門給予一定資金補貼的農村家電推進工程。這既是一項重要的惠農政策,也是擴大農村消費,拉動國內需求的重要舉措。財政部門從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和構建和諧社會的高度,充分認識做好家電下鄉市場價格監測監管工作的重要性,會同有關部門,采取措施,周密安排,精心組織,切實維護家電、汽車、摩托車下鄉市場價格秩序,保持市場價格基本穩定,讓農民真正得到實惠。
一、“家電下鄉\"財政補貼制度的利和弊
從法學的角度說,“家電下鄉”是以中國廣大農村和農民為服務對象,體現在產品銷售環節中,具有國家政策保證的惠民促銷活動。
農民購買中標企業的家電下鄉產品將獲得該產品銷售價格13%的政府補貼。因為家電下鄉的產品有品種的限制,生產企業、產品類別、品牌、型號、價格都是政府招標合同限定的,買了這個優惠的就買不了那個需要的,買了這個有補貼的就買不了那種更適用的,為了領取財政補貼的優惠,家電消費選擇上的多樣性和自主性就打了折扣。
就那些有實力的農民而言,往往對不同的、多樣性的產品有消費欲望,更期待政府對農村市場進行政策性的輔導,而不是低價傾銷產品,他們希望對銷售產品進行品牌和價格的指導。另一方面,政府的促銷活動雖然優惠,但因為13%既是價格補貼,又是消費的門檻,只有買了才能享受到,許多勞動力缺乏的家庭可能無法參與到這些消費活動中。
農村市場的分散使騙取政府專項補貼的事件防不勝防,出現一些人利用手中的職權虛報材料、套取專項補貼資金,或者和銷售網點勾結,假買假賣,然后利益分成的現象121。有些村民在第一次購買產品去辦理補貼手續時,發現他購買下鄉產品的限額已用完,享受補貼的額度已滿。一時間,農村身份證成為不良商家牟利的手段。這樣的騙補甚至發生在青島海爾銷售公司下屬的一些銷售網點,可見其嚴重性。
二、加強“家電下鄉”市場監管工作
1.加強補貼資金監管力度
財政部門要加強資金調度,加快補貼兌付進度。強化責任,加強監督,建立健全相應的監督管理制度,確保補貼資金專款專用。切實加強對銷售網點代理審核情況的檢查,將補貼結果及時進行公示。建立投訴舉報制度,及時受理社會各界的投訴和舉報,嚴肅查處截留、擠占、挪用和騙取補貼資金等違規違法行為,確保補貼資金及時、足額發放到農民手中。以確保家電下鄉工作穩妥扎實地進行。
2.銷售商指定日期在財政所辦理補貼轉賬手續
為避免銷售商集中性辦理補貼手續帶來的財政所短時間工作負荷太重,導致資金周轉不靈。可在直補地區采取不同的銷售商在不同的制定日期前往辦理的方法,這樣將高峰期分攤,從而提高行政效率。另一方面,由于該日期只受理制定銷售商的補貼轉賬業務,使財政所等能夠更加細致地對各個證件等予以審核,也加強了對銷售商的監督管理。
3.責任單位加大監管力度
目前在補貼流程中,我們發現除了補貼方式這一政策性問題以外,還有很多監管方面的問題,例如市場盜用“家電下鄉“名義店面、銷售商克扣補貼、騙補等等。這要求政府完善相應制度,加大監管力度和打擊力度,最重要的是做到有法可依,并且保持整個上下監管的流暢,達到信息的對稱。同時,相應的宣傳也是必要的,它在幫助消費者了解家電下鄉流程和經銷商,更好地維護自身權益方面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4.財政機關因地制宜,制定有效可行的監督管理方案
對于補貼審核兌付中出現的一系列問題,財政機關應該以一個監管者的身份予以關注。那么,一些常態的機制應該得到建立,并報上級認可批準,例如暢通的投訴通道,每月定期不定期的審核檢查,嚴格的補貼到賬流程管理,對工作人員的業務素質的培養等,都應該納入其機制當中。而這個機制也將成為財政機關績效考察的重要依據,受到廣大民眾的監督。
結語
為使“家電下鄉”政策真正的利民、利企、利國,首先,要求國家政府不斷完善補貼政策,加強對地方各級政府、執法人員和中標企業的監管,保持政令暢通,多開展一些如“家電下鄉質量行”等活動,對弄虛作假、坑農害農、擾亂市場秩序的中標企業,取消其中標資格并予以嚴懲;其次,地方各級政府應建立一個由政府主導,工商牽頭,財政、商務、質檢、物價等部門聯動,社會參與的“一會兩站”宣傳與監管模式,將消費者協會分會設立到鄉鎮一級,將消費者投訴站和12315聯絡站設立到行政村和銷售網點,各級監管人員要層層簽訂責任狀,實行誰監管誰負責制度,并及時處理投訴舉報;最后,中標企業要積極配合政府和社會力量,嚴把質量關,嚴查假冒偽劣,杜絕騙補行為的發生。
參考文獻:
[1]汪慶.經濟學視角下“家電下鄉”政策分析[J].現代商貿工業,2009(19)
[2]林勝平.關于“家電下鄉”的經濟學思考[J].福建商業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