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為適應新的環境對財務管理專業教學提出的挑戰,改革財務管理專業的教學是十分必要的,具體可從財務管理專業的目標定位問題、課程體系建設問題以及教學方法改革問題等方面著手進行。
關鍵詞:財務管理 教學改革 建議
從培養創新能力的角度,針對目前財務管理教學的現狀,提出了該課程教學改革的幾點建議。
一、從培養財務管理人才改革開始
作為財務管理專業培養的人才應具備以下素質:(1)具有扎實的專業基礎知識;(2)具有一定的經濟、政治、法律、財政、金融、稅收等相關知識;(3)具有開拓精神和協作精神;(4)具有較強的應變能力;(5)掌握計算機技術及網絡技術等現代化管理手段。財務管理專業的培養目標應以培養具備上述能力與素質的人才為導向?!皠撔滦浴笔侵赴▌撛炝蛣撔乱庾R在內的一種素質特性。創新人才是指具有創新意識與創新精神、創新能力并能夠取得創新成果的人才。財務管理專業是為企業培養從事財務管理實際工作的人才。培養的學生應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質、人文素質、心理素質和身體素質;具備扎實的財務管理專業知識與技能功底,具有分析和解決財務問題的基本能力及具有很強的創新能力;具備必要的自學能力和發展潛能;具有較強的市場經濟意識、社會適應能力和職業轉換能力;熟悉我國有關財務管理的方針、政策和法規以及有關的國際慣例;還要具有一定的創業精神、較強的實踐能力和較強的環境適應能力。
二、從改革財務管理教學模式開始
1.傳統教學與啟發式教學相結合
(1)吃透教材,發揚傳統教學方法的優點。 而傳統的財務管理課堂教學,是由教師從頭到尾講述內容、布置作業、出題考試,學生上課聽、課后做作業、期終復習考試,基本上是“教師講,學生聽;教師寫,學生抄;教師考,學生背”,將老師置于中心地位。
(2)設置問題,充分發揮啟發式教學的作用。傳統教學方法以教師為中心,忽視學生的感受,注重答案的一致性和標準性,難以激發學生思維的創造性和學習的主動性與參與性,不利于學生深刻理解財務管理的基本理論和方法,也不利于學生拓展其知識層面,從而難以提高學生實際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基于此,教師要適時運用啟發式教學,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啟發式教學的關鍵是設置疑問。問題設置要精心,同時要抓住學生中有價值的疑問,不失時機地組織討論、引導爭論,使學生的思維和認識向縱深發展。
2.板書教學與多媒體教學相結合
《財務管理》是實踐性很強的一門專業課,學生除了掌握基本概念、基本理論之外,還要聯系實際,掌握財務活動中常用的各種財務管理工具、模型的應用。教師要不同的授課內容合理安排不同的教學手段取長補短,提高效率。利用多媒體技術進行課堂授課時,財務管理活動所用到的數據、分析過程放映給學生看,這樣一目了然。這些新方法的使用,使教學活動豐富多彩,生動活潑,增強了教學內容的形象化,能幫助學生理解講課中較難理解和較抽象的、多維空間的內容。只是教學內容的編排制作需要靠教師的不斷總結積累,不斷跟蹤學科的最新發展,獲取更新的資料以豐富教學資源,尤其是相關教學資料圖片錄像等都需要長時間收集,工作量很大。但這樣的教學課件是“活的、有生命的東西”,學生自然興趣濃厚,注意力集中,學習效率大幅提高。
3.注重多種教學方法之綜合運用
目前,在財務管理教學中,案例教學法作為一種具有啟發性、實踐性、提高學生決策能力和綜合素質的新型教學方法,得到了較為廣泛的應用。然而,需要指出的是,在實施案例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也要正確處理它與其他教學方法之間的關系。教師應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不同的教學目的,選擇不同的教學方法。
4.引入競爭機制,提高教師素質
教師是教學工作的主體,因此,提高教師素質是提高教學效果的關鍵環節。教師素質不僅僅包括其道德、智力方面的高要求,而且更重要的是會誘導學生、啟發學生和培養學生的創造性與積極探索求知的精神。為了不斷提高教師素質,學校應有目的地選派教師進修、學歷深造或參與社會實踐,實現教師專業知識的更新和知識結構的完善;與此同時,學校應引入競爭和激勵機制。就某一學科來講,不同的教師在教學和專業知識等方面都不可能出于同一水平上,如果能讓學生來選擇教師,就會大大激勵教與學的積極性,既有利于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和專業水平,也有利于提高教學質量。
財務管理是一門技術性很強的學科,對財務管理人才的培養,更需要對知識的應用、發揮和創新,注重實踐性教學環節,強化對學生創新能力、實踐能力以及對知識的靈活應用能力的培養。根據分析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財務管理教學改革的重心應放在理論與實際的結合上,培養和提高學生運用財務管理的理論和方法,解決企業財務管理過程中存在實際問題的能力。在培養過程中,應鼓勵學生創新。學生學習階段的思維是最活躍的,又具有了一定的理論基礎和創新方法,要創造條件,開展有益的活動,如開放實驗室、開展創業競賽活動等形式,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激發創新潛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