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經濟快速發展,管理工作越來越重要,尤其是會計信息越來越被廣大決策者、投資組、債權人、企業管理者等會計信息使用者所重視,成為政府部門進行宏觀決策的重要依據。
關鍵詞:會計 誠信 道德
有這樣一個故事:一家大公司公開招聘高級財務人員,引來無數應聘者,某君是其中之一。招聘現場設置非常別致,迷宮一般,沒有考官,只有一叫號樂牌掛在墻上指引:本科及以上畢業向左轉,某君向左;名牌大學畢業向左,某君向左;30歲以下向左,某君向左……幾經周折,到了最后一面墻,上書:不會做假賬向左,其余向右。某君以穩操勝券之勢向左走去,忽然眼前一片喧嘩,原來自己已經站在大街上了。
也許有人聽了后會一笑了之,而我,作為一個會計人員卻感觸頗深,只有做假賬,才有我們的容身之處嗎?這值得我們大家思考,也值得我們社會引起重視。
朱 基于2001年4月16日在視察上海國家會計學院時,語重心長地題寫了“不做假賬”四字校訓,同年10月29日朱 基在北京國家會計學院考察工作時,又強調指出“不做假賬是會計人員的基本道德和行為準則,所有會計人員必須以誠信為本,操守為重,遵循準則,不做假賬,保證會計信息的真實、可靠”。
在現代,會計造假、會計信息失真的現象也越來越嚴重,其主要表現在:1.會計法制觀念淡薄,違法干預會計工作;2.授意、指使、強令篡改會計數據,假造憑證、賬表進行假審計、假評估;3.賬外設賬;4.轉移國有資產、偷逃稅收、粉飾業績;5.會計人員執法環境差,會計監督嚴重弱化,單位會計基礎工作和內部控制制度薄弱;6.違法違紀手段隱藏,作假技術不斷發展;7.會計工作中有法不依,違法不究的現象比較嚴重。會計領域的突出問題嚴重干擾了正常的社會經濟秩序,損害了國家和社會公眾利益。
那么,是什么原因導致做假賬呢?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屈從領導的壓力,被動作假。這主要是受單位負責人的不良道德影響。在目前的經濟社會中,會計人員與單位負責人在地位上屬從屬關系,也就是說單位負責人對他們的工作完全擁有領導權和管理權。有了這種天然的從屬關系,與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水準密切相關。單位負責人為了達到一些經濟利益往往會向會計人員施壓,致使會計人員違背現有會計法規,在會計工作中弄虛作假。
二、會計人員缺乏職業道德,業務不精,法律意識不強。少數會計人員道德素質比較低,對法的意識比較淡薄,為了謀取個人的經濟利益,從而做出一些觸犯法律的事情。有的會計人員墨守成規,不求上進,業務知識缺乏或老化,專業水平低,無法按照新規定開展工作,同時,他們不學法、不懂法,對會計準則和會計制度知之甚少。他們既談不上遵紀守法,更不能依法辦事了。
三、企業內外部的綜合原因。企業內部的原因是一些企業為了少交稅或不交稅,采取多列支出少列收入的方式逃避納稅義務,同時制造一些虛假會計信息。企業外部的原因是部分政府經濟主觀部門考核企業業績,只看數字,不看實際,直接導致了會計數據失真,核算不實,給弄虛作假者可乘之機。
四、法律監督機制不完備,會計規范體系不完善。目前,會計監督、財政監督、審計監督、稅務監督等監督標準又不統一,各部門在管理上各自為政,功能上相互交叉,造成各種監督不能有機結合,不能從整體上有效地發揮監督作用。會計體系也不完善,會計審計監督和會計咨詢、服務體系等法律監督機制尚未完備和充分發揮作用,常常使得會計人員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造假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因此,必須提高會計人員的誠信水平,加強會計人員誠信道德素質教育,我認為提高會計人員誠信水平應從以下幾點著手。
首先加強會計人員的誠信意識。誠信不僅是會計行業對社會所承擔的責任和義務,也是會計行業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誠信應當成為會計行業最起碼、最基本的職業理念。會計人員把“誠信為本”原則堪稱自己安身立命的基礎,也是不言而喻的。會計人員所應具備的忠誠性并不是喪失人格和原則,任憑擺布,而是應以堅持客觀、公正的原則為前提,以企業的根本利益為重。對于管理當局為了自身利益,故意操縱利潤,甚至違法違規的行為,會計人員不能坐視不理,更不能參與牟利,應有正義感,不畏強權,用于直言,披露真實信息。
其次提高會計人員的政治思想水平和法制觀念。一要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大方向,堅持為社會主義建設服務,不是為別人、單位或自己服務,只有這樣才能杜絕弄虛作假;二是掌握辯證唯物思想,最基本的觀點就是“實事求是”,要求一切從事實出發,要保證會計信息真實性,會計人員必須具有實事求是的思想,以事實為依據;三要對國家,對歷史負責的使命感,有高度的責任感,自覺把誠信原則放在首位。加強法制教育和法制觀念,會計人員自覺加強法律知識學習,認清弄虛作假、提供假會計信息是違法行為,自覺接收監督,把外在監督轉化為自我約束,自覺杜絕違法行為,提高法制觀念,積極維護會計法規的尊嚴。
再次是努力提高會計信息質量水平。除了具備良好的職業品德外,還須具備豐富的文化知識和較強的業務能力,不斷地接受繼續教育,加強學習,掌握相關知識和實務知識,提高綜合素質和職業判斷力,理解和運用會計的法律法規,最大限度地減少偏差和失誤。
總而言之,會計職業道德教育與誠信教育結合起來,這是符合符合當今經濟和市場經濟時代的步伐,也是社會歷史發展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