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前,高等教育大眾化,人民素質逐步提高,學前教育市場對相關人才要求越來越高,因此,創新優化人才培養模式,提高學前教育人才的綜合素養,賦予畢業生更強的市場競爭力尤為重要,本文將學前教育放在宏觀市場視覺下,從市場營銷角度,借鑒市場切割營銷理念,做出關于學前教育人才培養問題的研究。
注:本文是湖南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課題(XJK011CGD059)《學前教育專業的品牌構建研究——基于市場切割營銷和品牌附加值提升的理念》的階段性成果。
一、市場切割營銷理念
著名營銷策劃專家路長全提出市場切割營銷理念,基本理念即通過對產品特性和市場分析后,切分處出有利于自我企業的消費主體、選取市場范圍、劃分品牌類別、標識品牌特性,規避競爭對手巧妙獲取自我發展空間。這是市場營銷觀念的一大轉變,包括感性切割(產品銷售中融入人性情感相關附加產品,引起消費者共鳴)、品類切割(以小博大以弱克強)、市場切割、消費群體切割和品牌切割五個方面。
目前,學前教育機構主要包括公辦、私人幼兒園及各種社會幼教培訓機構等,對相關教育工作者的數量和質量要求逐步提高;學前教育專業在中專、高職、本科師范院校中均有開設,而培訓過程單純通過課堂講授理論知識已不能滿足職場需求,必須以理論知識傳授為基礎,多種技能與實踐教學相結合為支撐,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強化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靈活適應力,提高邏輯思維能力,訓練獨特突出的教學思辨能力。
二、基于市場切割營銷理念的學前教育專業人才培養策略
1.感性切割法是學前教育專業人才競爭力的渲染劑
學前教育職業具有保育、教育、公益性特點,均由幼兒教育基礎理論和語言、藝術、保健、德育等技能為要求。相同的教學內容,同樣的職業目標,不同的培養學校,如何提高本校該專業人才的競爭力呢?這時就需要用到感性切割法,首先要挖掘各自對該專業獨特的價值欣賞取向,構建特有專業目標,使學生對自己專業情感認同并熱切投身于專業學習中,獨特使學生對自己專業充滿自豪感和責任心,同時提高了社會對該校學前教育專業的認知度并引起心靈共鳴。高度決定速度,賦有人性感知的培養目標不僅有利于鼓舞培養教師和學生對本校該專業前景發展充滿信心,與同類人才競爭中營造競爭優勢氛圍,同時肩負社會責任感,為社會學前教育發展注入生機活力。如某中職學校以塑造兒童健康情趣,托起社會明天的太陽為教學銘,指明了培養人才的素質要求,同時讓社會感受到該校對基礎教育的專業性和前瞻性,潛移默化地展現給就業單位該校人才的職業素養,用差異明顯的情感認知提高專業人才市場競爭力的有效渲染劑。
2.品類切割法開辟人才市場競爭困境中的獨特舞臺。
培養院校的品牌力量無疑成為畢業人才競爭力的顯著旗幟,對于大多普通院校,尤其是中職、高職畢業生在和本科畢業生就業選取時,如何規避直面競爭,開辟自我獨特職業舞臺,成功實現以小博大呢?最明智的選擇是分析消費者心智,對整體教育專業人才進行切割分類,尋求實現自我職業價值的特定教育市場,挖掘非慣性思維下的正面競爭市場,另辟蹊徑獲取自我成長發展舞臺和機遇。角度決定長度,任何領域不可能強大的無法挑戰;同樣沒有哪所學校弱小的無力去競爭。通過品類切割,使學生有明確的職業定位,較快地進入市場職業角色,形成專業自我主動發展的潛意識,最終成功就業于幼兒一線機構。同時,就目前看,切有切實和切空兩種,切實為品類切割法推舉,直接通過“非”和“不”對學前教育市場作為切割,直接提高自己市場競爭50%的勝算機遇。并可選取不同的教授方式,班級教學(主要應用與參與性較強的團隊意思課程中)或者師徒制(主要方便技能的及時獲取與反饋)或者雙導師制(主要用于較高層次的學術性方向人才培養),短時間低成本下獲取利益,猶如機翼,開拓自我市場領域。這就需要學校首先要通過較為全面的市場調查,做出正確的方向選擇,并作出相應的課程安排和循序漸進的教學進度,同時又要有敏銳的市場洞察力和長遠的職業發展前瞻力,及時對培養方式做出優化調整,是學校專業培養獲取穩定的市場。任何專業的存在都具有其市場價值,從不經意中尋求生命的跡象,將獲取強有力的競爭優勢。
3.市場切割法使學前教育專業人才培養有的放矢
寧做小池塘里的大魚,不做大池塘里的小魚,反映了恰當的市場環境對競爭者的重要意義。目前學前教育市場空前繁榮,但這塊市場大蛋糕口味不同,市場要求千差萬別,欠發達地區和發達地區,城市和農村,對專業人才素養水平各異,很多地區沒有形成專業品牌,根據培養院校地理區位和品牌影響力,選取合適的市場范圍層次,培養相應人才。如欠發達地區,側重需要具有基本理論夠用技能水平較強的一線應用型教育工作者,培訓院校要充分理清專業培養目標,制定培養規格。在調查分析市場需求資源后,制定相應的教學計劃和教學大綱,“夠用、適用、善用、活用及引領先進” 為培養規格,為具有較大發展空間欠發達地區市、縣、鄉鎮等幼兒園、幼教機構提供具有先進育人理念、充實的教學實踐經驗以及靈活的專業技能的一線教師。課程設置中,注重通識教育和實踐課程的設置,盡可能的安排到針對性較強的幼兒園見習,提前體驗未來職業,明確自我缺陷,主動并及時的訓練并培養,了解教育環境,尤其是對兒童生活背景和風俗習慣的了解,這樣有助于較快的投身于工作中,避免工作種環境的陌生感和與兒童的代溝距離。通過市場切割法,不但可以使學校培養和社會需求建立對應關系,避免供求脫節的困境,同時更快的彌補學前教育市場某些被忽略的空白領域,完善了國內學前教育體系。
4.服務群體分割法是保證專業人才價值實現的重要保障
學前教育市場中服務群體按年齡可分0—3歲(嬰兒教育)和3—6歲(幼兒教育),根據幼兒教育機構所屬性質可分為公辦幼兒園和私立幼兒園,根據教育內容可分為綜合性保育教育機構和專門興趣技能培訓機構,通過劃分不同的服務群體,根據本培訓院校教育背景選擇有利于自身專業發展的服務群體,保證本專業可持續發展。避免胡子眉毛一把抓的混亂狀態,通過專門的服務群體樹立自己獨有的品牌形象。如在課程設置上要體現專業服務特色。不僅顯示服務群體特性需求,同時也要引領市場前景,切實彰顯應用性與示范先導性,藝術技能方向教師的培養要注意課程間的整合,如美術課程、書法課程等,體會其相互間的藝術取向,注重專業學生的融會貫通和綜合審美能力,注重訓練如何“教”;寓教于樂也是培養中的一大訓練技能,不僅要懂得知識,更重要的是要吸引服務對象的注意力,合理組織“玩”的課堂過程,在輕松的環境下塑造健康的審美情趣和性格。對于早期教育方向人才培養,開設早期兒童教育課程、早期兒童認知發展與訓練課程等,育保方向人才培養開設有關親子教育方面的課程如親子娛樂設計指導等。針對學前特殊兒童方向人才培養,特別是盲童、聾啞、肢體缺陷及心理缺陷兒童方向的人才培養,專門增設學前特殊教育課程;實踐訓練也應直接選取針對性的服務群體機構及其崗位,直面服務對象,積累經驗,總結教育規律,這種有的放矢的培養方法,有助于形成人才競爭中獨有的利器,劈開進入職業市場的大門。而對于從事學前教育學術研究型人才的培養,服務群體面向整個教育層面,更加注重對理論知識的積累,邏輯分析思維的培養,國內外先進幼兒教學理念的借鑒,客觀的探求學前教育發展規律及前沿性問題研究,為學前教育事業的發展做出努力。
5.品牌切割法形成學前教育人才競爭力的無形資產標識
品牌一詞用來指代產品的特有形象及消費者的認知取向度,是產品的無形資產。品牌世界里沒有真相,只有消費者的認知。學前教育人才培養中,各院校要注重結合自身特點及優勢,打造自我專業品牌,提高社會認同感和職業市場的可塑性。時間日益更替,品牌的構建,離不開創新思維的注入,學校要不斷地對培養模式和方法、策略作為創新。首先要有自己獨特的資質標準,目前學前教育人才資質標準與高中、初中等相一致,難以體現人生教育始發點的獨特重要性,因此要制定特殊的培訓流程包括理論知識積累、技能實踐操作、家庭社會溝通等并考核頒發相應資質認可證書,提高專業進入門檻,改變人們普遍認為幼教就是“帶小孩”,或者“唱歌跳舞”的年輕文藝者,認識到學前教育的職業性;其次,相同培養方向里,凸顯當代背景下各自技能水平和綜合素養的智慧優勢,從人性角度增強教師職業專屬感,職業素養和情操陶冶,提高專也知名度和美譽度;第三,根據男女性別差異特點,結合社會需求方向,提高女性教師的職業意識,開展《女性心理學》、《女性禮儀學》等課程,改善女性天生具有的性別缺陷,增強男性從事學前教育事業的光榮責任感,培養專業中更具特色的教師力量;第四,根據不同的市場分割,設立專有的培養目標,就業定位,保證專業人才學習有章可循,工作選取明確穩定。實踐方面,與合作單位建立較穩定的實習途徑,通過與實習機構中的長期合作,樹立起自己品牌展現的根據地和示范點,逐漸推向更廣泛的市場。通過賦予專業品牌,形成同類中的鮮明差異,并形成專業化的代表,使自我力量與眾不同,不斷在教學方法和課程內容中創造差異力量,激發專業更大的隱性價值,成為社會的心理傾向選擇,同行的行為典范。
就業市場充滿競爭,微妙的差異將逐步改變強弱的力量較量,學前教育專業具有較強的學術性和應用性,技能繁雜,專業人才的培養必須服務結合市場才能實現效率最大化,才有可能培養出社會需要的具有較強綜合素質的人才。市場營銷切割理念的五種方法從生源分析、培養目標、就業定位做出明確的方向指導,對學前教育人才的培養環環相扣,對學術型人才和應用型人才的培養均有所幫助,市場是專業存在的基礎,競爭推動專業朝向更好的發展,內部改革是競爭力形成的必要條件,品牌是每個專業立足市場的催化劑,每個培養院校首先要對自我條件和社會需求正確剖析的基礎上,選取一種或多種正確的方法,先發制人,激發各培養院校的積極性,能力轉化為社會價值,為社會培養出更多專業人才,為學生提供充滿美好前景的就業平臺,將學前教育市場引向良性發展軌道,各教育機構百家爭鳴。
參考文獻:
[1]路長全.切割營銷[M].北京:中國科學文化音像出版社,2005.
[2]程秀蘭,甄俊芳.陜西省高校學前教育專業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其解決策略.學前教育研究[J].2011.06
[3]張新美.探索高職院校“雙師型”教師隊伍培養的有效途徑[J].當代經濟,2011,(4上)
[4]楊莉君,康丹.關于高師學前教育專業本科生培養中幾個問題的思考[J].教師教育研究,2006(9)
[5]董曉璐.女大學生性別意識偏差及其矯正[J].教育研究,2007,(7)
作者簡介:
雷勇(1968- ),男,工商管理碩士,長沙師范學校 ,研究方向:品牌戰略、人力資源管理、市場營銷、圖書館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