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教學模式在很大程度上進行了改革,輔助著發展中的教學方法也越來越得到教師的認可,同時也為教師提出了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本文將重點分析多模態話語在詞匯、句法和篇章三方面的影響和作用,探討和研究了多模態話語框架理論對當今的外語寫作教學的作用。
關鍵詞:多模態話語框架理論 外語 寫作教學
基金項目:多模態話語框架理論在外語教學中的研究與應用 項目編號:12-XJ14121
一、前言
寫作能力是英語專業學生必須掌握的一項基本能力。在大學英語寫作教學中,大多數教師采用單模態或雙模態,盡管各種模態的應用形成了一個連貫的整體,卻不能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無法充分發揮他們的創造性和主動性,也難以提高他們的學習效率,最終必然導致學生失去寫作興趣,寫作也因此成為了學生最難掌握的專業技能之一。
二、多模態話語框架理論分析的研究綜述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信息的傳遞不再以單一的文本為載體,取而代之的是包含了多種模式的復雜形態。在全球視覺文化沖擊的今天,多模態性日益成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國內學者也在多模態框架理論方面進行了相關的研究與探索,胡壯麟(2007)在《語言教學與研究》上發表了一篇《社會符號學研究中的多模態化》,指出了在學術和教育情境下的多模態化的應用。隨后國內學者在剖析了基于計算機多媒體材料的多模態學習行為,將之與多媒體學習進行了對比,構建了一個多媒體、多模態外語學習模型。
多模態話語視角認為話語分析不僅局限于言語層面,須考慮到多種符號資源,并對話語分析提出了新的理論要求。多模態話語框架理論分析的根本意義在于,它可以將語言和其他相關的意義資源整合起來。自2004年中國教育部頒布了大學英語《新要求》以來,在全國的大學英語課堂上,PPT(PowerPoint)的應用已經比較普及。憑借其視頻和音頻系統,PPT軟件為我國的英語教學方法帶來了一場根本性的變革,這也將是未來我國教育領域的一種必然的發展趨勢。
三、多模態話語框架理論在寫作教學中的應用
1.詞匯教學中的應用。在分析語言、聲音和圖畫時,掌握正式、一般和口語詞匯三類詞匯的使用場合和語體層次,幫助學生記憶掌握并運用詞匯。將圖片和詞匯有機地結合起來,能更有力地再現詞匯的文化內涵,使詞匯輸入能更容易的被學習者所理解,促進詞匯學習。比如,在電影《畢業生》的主題曲中出現了這樣四個單詞“parsley、sage、rosemary and thyme(歐芹、鼠尾草、迷迭香和百里香)”,傳統模式的講解是無法讓學生在短時間內達到記憶深刻的目的,但是如果采用多模態話語的方法,結合著相關圖片的介紹和背景知識的講解就會讓學生全方位地去了解所學的內容,這種方式會更形象和具體的讓學生掌握知識從而達到教學目的。
2、句法教學中的應用。在設計語言場景的條件下幫助學生了解各種句式的功能與作用,體會不同句式對表達的內容和交際目的、對象及場合的各種不同需要。把實地操練引入課堂,使學生沉浸于以他們已有知識和經歷為基礎的各種經歷。幫助學生把設計原則應用于不同的語境,生成新的意義。課堂中圖片的使用就在一定程度上為詞匯和句型學習提供了更充分的語境信息,可以幫助學習者加深對句法特征、典型搭配和語義的理解。
3.篇章教學中的應用。使用互聯網上的語言材料分析原文本中的篇章構成方式,幫助學生了解并掌握英語篇章寫作的構成部分,以及段落的發展脈絡,尤其是有“形合”特點的英語語言的連貫方式。多模態英語寫作教學可以為每一位學生創造一個自由和寬松的語言環境。以外語教學個性化為基礎,學生者能夠從中獲得鍛煉和充分的發揮。與此同時,其直觀的景象和栩栩如生的畫面和聲音也有助于學生掌握英語知識。學生可以通過有目的地使用課件來彌補學習中的不足,也可以通過點播文本錄音,選聽真實英語語言或是英語國家的音樂來練習英語。他們可以通過利用網絡支持下的真實語言環境感受逼真的交際情景,從而也有助于寫作水平的提高。
四、總結
通過多模態框架理論的語言分析方法,通過文字表達意義的做法與視覺、聽覺、手勢等其他表意方式相結合,調動學生的各種機能,真情實景地體會英語寫作中詞匯、句法和篇章的用法和技巧。通過采用多模態教學方法能提高學生的寫作興趣和寫作技能。多模態話語框架理論下的大學英語寫作教學是一種具有交互式聲像、語言和色彩的多方位刺激的教學手段,全方位、多渠道與學生發生聯系,培養學生的現代化信息意識,最終讓學生具備優秀的品質以適應新時期我國對人才的渴求和要求。
參考文獻:
[1]胡壯麟,董佳.意義的多模態建構——對一次PPT演示競賽的語篇分析[J].外語電化教學,2006
[2]孔亞楠.多模態話語分析與外語詞匯教學[J].語文學刊,2008
作者簡介:
周書閱(1981.5- ),女,本科,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