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營銷體制引入我國后,極大地推動了我國保險業的繁榮發展。當前,隨著國內保險體制的不斷完善,我國保險市場發生了新的變化。這使得傳統保險營銷的弊端逐漸顯現出來。我國保險公司只有認清自身所處的內外部環境,通過不斷地創新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關鍵詞:保險產品 保險營銷 保險需求
一、我國保險營銷的現狀
(一)經營主體不斷增多
自我國在1980年恢復國內保險業以來,我國保險業已經取得了長足發展。經過多年的發展,我國保險業的市場主體由最初的中國人民保險公司一家壟斷經營,發展成多家并存、共同分割市場的局面。截至2008 年末,中國保險市場主體達到130家,保險中介機構2445家,代理機構136634家,資產總額達到3.3萬億元?,F階段,我國共有保險集團公司8家,保險公司102家。其中,中資產險公司27家,中資壽險公司30家,中資再保險公司2家;外資產險公司15家,外資壽險公司24家,外資再保險公司4家。[[1]]加入WTO后,我國保險市場對外開放程度逐漸增加,保險企業將面臨更大范圍的市場競爭。
(二)保險需求日益多樣化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保險需求的范圍不斷擴大、保險產品的種類日益增多。我國居民不但擁有了一定的保險理財知識,而且風險意識也逐漸增加。人們在關注保險產品的基本保障功能之外,越來越注重產品的衍生功能,如分紅、融資、貸款。據統計,2002年產險市場主要是車險產品,所占比例達60.6%,壽險主要是分紅產品,占比達49.31%。[[2]]
(三)營銷隊伍不斷壯大
1992年,美國友邦將營銷體制傳入我國后,為了擴大產品銷售額,各保險公司紛紛組建自己的保險營銷團隊。到2009年底,全國有保險營銷員2905804萬人,壽險營銷員2569490萬人,產險營銷員329124萬人。通過保險營銷員實現保費收入4126.91億元,占總保費收入的37.06%。[[3]]
二、我國保險營銷存在的問題
(一)營銷理念落后
經過多年的發展,我國保險企業在營銷理念上雖然有一定的進步,但依然不能擺脫傳統營銷理念的束縛。傳統營銷理念即產品理念和推銷理念,其主要特點是企業圍繞自身產品和公司利益開展營銷活動,不考慮或很少考慮顧客利益。在我國保險業的起步階段,整個保險市場還是一片空白,因此產品理念和推銷理念可以為保險企業帶來可觀的短期收益。但是,隨著我國保險市場日益壯大,這種以產品和公司利益為出發點的營銷理念,已經不能適應時代的要求。而我國的大部分保險企業仍然秉持傳統的營銷觀念,因循守舊、故步自封。具體表現為:過度重視營銷業績,忽視產品服務;盲目開發保險產品,不進行市場調研;看重短期經濟效益,忽視顧客關系的建立;強調物質利益,忽視企業社會形象等,其結果使保險企業看不清顧客需求,產生“營銷近視癥”,不利于長遠目標和利益的實現。
(二)保險產品同質性高
在產品研發方面,保險公司之間經常是創新少、模仿多、形式單一。一家公司推出新產品后,其他公司緊隨其后,紛紛效仿。與一般產品相比,保險產品的開發相對復雜,會涉及到大量的數理計算。這種產品的模仿,雖然為企業節省了一定的成本,但是卻造成了保險市場上類似產品過多。據有關資料分析,我國各保險險種結構的相似率達90%以上。[[4]]從長遠來看,這種低水平的重復“建設”,不但不利于保險業的良性發展,也不利于保險公司打造自身的獨特優勢和核心競爭力。
(三)分銷渠道不健全
保險產品是一種非渴求產品。在現代保險市場中,保險公司普遍采用直接營銷渠道和間接營銷渠道相結合的渠道策略,將保險產品傳遞到顧客手中。直接營銷渠道是由保險公司的內部員工直接與顧客接觸,進行產品銷售。由于企業人員有限的約束,我國保險公司主要利用保險代理人、保險經紀人等中介機構,擴大保險產品的銷售。但是,我國保險業的中介體系還不完善,普遍存在中介機構越權代理、保險信息隱瞞和欺詐、不守誠信、承保與理賠沖突、銷售誤導等問題。
(四)保險營銷員的整體素質較低
從整體上看,保險行業的營銷員的從業標準較低。由于保險產品沒有生產過程,一旦研發出來,就可以重復使用。所以,保險產品的初始質量都是相同的。顧客對保險產品質量的感知之所以參差不齊,主要原因在于保險營銷員的個人素質和專業水平。部分保險公司為了快速搶占市場,大量招聘營銷人員,并且不提供系統的專業知識培訓。由此造成了保險營銷員重業績輕服務、個人信用度低、服務水平差、營銷誘導等的一系列問題,嚴重影響了保險企業的社會形象和信用等級,為保險公司的后續發展埋下了隱患。
三、我國保險營銷的創新途徑
(一)轉變營銷理念
如果說傳統的營銷理念是“以產定銷”的話,那么現代營銷理念就是“以銷定產”。現代營銷理念的側重點在于滿足顧客的需要,堅持顧客至上。在現代營銷理念的指導下,保險營銷不僅包括推銷,還包括售前的顧客需求調查和產品設計開發、售中的附加服務項目和售后的核保與理賠。一切營銷活動的開展都是圍繞滿足投保人和被保險人的需要進行的。在競爭激烈、顧客需求多樣化的保險市場,保險企業必須轉變營銷理念和思維方式,建立以顧客需求為中心的新型營銷理念,正確指導企業開展保險產品的營銷活動。
(二)產品服務多樣化
1.對人身保險來說,保險公司可以通過開展與投保人切身利益相關的服務項目,加深投保人對保險產品的感知。比如提供免費體檢和咨詢,開展營養保健、投資融資、理財知識等方面的講座。
2.對財產保險來說,保險公司可以為投保人提供免費清潔、定期安全檢測、專業維修與護理等優惠的服務項目。在與投保人共同抵御風險事故的同時,讓顧客充分體會到公司附加服務的獨特性。
(三)營銷人員專業化
1.完善激勵措施,將物質激勵與精神激勵有效結合。在明確保險營銷員的法律地位和勞動關系的基礎上,為保險營銷員提供良好的職業生涯規劃和具有競爭性的物質激勵,增加保險營銷員對企業忠誠度;
2.加大約束機制,實施標準化管理。將保費收入、保單持有率、顧客滿意度、退保率、職業道德等指標納入到考核范圍中,增加保險營銷員的量化考核指標,定期對營銷員進行專業水平測試;通過分解服務程序,建立標準化的服務行為規范,并配合相應的獎懲措施,鼓勵營銷人員自覺遵守。
3.加強企業文化建設,注重文化激勵。企業文化是一個企業所特有的文化形象,它是意識形態上的一種內在控制。對保險企業來說,通過開展標語口號、儀式、典禮、文化沙龍、主題演講等一系列活動,把保險企業的愿景、使命和價值觀變成所有員工共有理想,讓營銷員自覺監督和調整自己的日常行為,增加營銷隊伍的凝聚力和競爭力。
(四)營銷渠道多樣化
1.利用網絡營銷,拓寬直銷營銷渠道。網絡營銷是一種新型的保險直銷模式,通過建立E時代的網絡營銷系統,實現交易雙方的實時互動。保險企業不但可以及時洞察市場的需求情況,改進產品和服務,還可以增加保險營銷的主動性,與顧客進行有效的溝通。網絡營銷系統的主要內容可以包括市場調研、顧客滿意度調查、網絡廣告、有獎銷售、發送電子郵件等。除此之外,保險企業還可以采用電話營銷、媒體營銷等低成本的營銷渠道策略,降低企業的銷售成本和顧客的時間成本,減少渠道運營支出,提高保險產品的價格優勢。
2.開展多途徑合作,拓寬間接營銷渠道。通過與其他金融組織合作,如銀行、證券公司等,開發多種形式的營銷渠道,使新型的保險營銷渠道與傳統的營銷渠道達到有機結合。
結語
我國保險市場的潛力是巨大的。入世后,將有更多、更有實力的國際大型企業進入國內保險市場。我國保險企業必須改變“以保費論英雄”的營銷模式,通過理念創新、產品創新、服務創新和渠道創新,增加自身的經濟實力和營銷能力,從而帶動我國保險業健康有序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粟芳.保險營銷學[M].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11年5月版
[2]劉錦憬.我國保險營銷的現狀及發展思路[J].企業研究,2011年1月第2期
[3]鄭諱華.當前我國保險營銷存在的問題及其建議[J].黨政干部學刊,2012年第11期
[4]徐鵬.保險營銷探析[J].遼寧行政學院學報,2012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