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在各方面補助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但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會受到一些政策因素的制約和存在一些問題。隨著逐漸步入還款期,這些問題表現得也越來越突出,本文通過分析將這些問題提煉出來并提出相關的改進意見。
關鍵詞: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 瓶頸 建議
1.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現狀
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是指國家開發銀行等金融機構向符合條件的家庭經濟困難的普通高校新生和在校生發放的,學生和家長(或其他法定監護人)向學生入學戶籍所在縣(市區)的學生資助管理中心或金融機構申請辦理的,幫助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支付在校學習期間所需的學費、住宿費的助學貸款。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從開始實施到現在,明顯地提高了高校的入學率和畢業率。2007年至2011年,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累計發放人數410.48萬人,發放貸款金額232.21億元。具體數據見下圖1。
2.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存在的問題
2.1金融機構積極性不高
銀行作為一個企業,目的就是追求利潤最大化,風險最小化,而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對銀行來說成本高、風險高、利潤小,不少地方金融機構出現惜貸、恐貸的現象。究其原因有以下幾點:
①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風險高。辦理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的學生在校期間是享受免息的,只有在畢業后才需向銀行繳納利息,在校期間利息由財政部門進行全額補貼,如果財政部門的貼息不能按時到位就會對金融機構造成一些負面影響。②貸前調查和貸后審查難。由于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經辦筆數多、金額少,所以貸前調查和貸后審查都非常困難。一方面當地學生資助管理中心的工作人員不可能家家戶戶去調查、核實學生的家庭情況,導致有些人為了獲得貸款進行其他經營而偽造各種貧困證明騙取貸款;另一方面高校在進行貸款受理證明錄入回執時,由于貸款學生人數多,只能根據學生所提供的家庭貧困證明進行審核。③持續時間長、信用制度不完善。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的最長還款期限是14年,從企業的角度來看,長時間的還款導致資金的收益很低,企業的資金周轉受到影響。其次現行信貸管理體制實行的是授權、授信制,貸款責任終生追究制,只罰不獎,缺少激勵,這樣使得很多的學生在畢業以后,哪怕經濟很寬裕也并不急于還清貸款。
2.2學生對政策理解偏差及還款意識薄弱
①政策理解不全面。有部分學生認為國家的貸款是可以無限期償還的,往往畢業以后并不著急還款,有一種“占便宜”的心態,最后導致一方面銀行為了催繳還款而增加了工作費用,另一方面學生對政策的理解偏差造成了更大的經濟損失,償還了更多額外利息。②社會責任感不強。有些學生認為貸的國家的錢而且在校期間還不用繳納利息,對學校和政府有較強的依賴心理,一旦可以鉆空子貸上款就申請貸款,哪怕本身自己家庭其實可以負擔得起學費。這一舉動就造成很多家庭經濟確實困難的學生反而因為貸款名額的問題而無法辦理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③學生還款和信用意識薄弱。許多學生只注重于貸而不注重于還,沒有良好的還款意識,甚至于工作以后也沒有還款計劃,也不知道自己每月要還多少錢,很多時候不去考慮還貸,從某種程度來說就是一種不負責任的態度。其次,很多大學生可能不太了解金融機構或者是一些信用方面的規則,不知道其實不還款也是一種信用問題,如果你的信用不好的話,那么以后再想在金融機構貸款恐怕已經不可能。
2.3資助體系不完善
一方面是發放結構不合理。學校之間發放不平衡,銀行之間承擔的額度不平衡,地區之間不平衡,就算在同一地區不同檔次的學校、專業,所得到的貸款比例也有很大差距。另一方面我們國家在生源地貸款方面的法律還是空白,對于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不按期還款的學生并沒有制定相關的處罰條例,這也就成了很多學生畢業后不還款的保障。
2.4社會風險和社會保障體制不完善
若完全從商業運營的角度出發,發放助學貸款,金融機構并不熱衷,一旦借款人在大學畢業后不能找到理想的工作或者收入不穩定,就不能按時還款。而即使借款人具備很高的道德修養,也不能排除貸款帶來的經濟損失,這對于商業機構來說就是很大的社會風險。而且我國還沒有制定針對這一社會風險的社會保障體制,目前的社會征信體系也尚未全面完善,這就增長了助學貸款借款人惡意逃債的僥幸心理,提高了借款人惡意逃債的幾率,這種缺乏制度制約而加劇的道德風險將會更加嚴重,對助學貸款也會造成不良影響。
總結與建議
為了保證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的可持續發展,建議完善以下幾點:
(1)金融機構應該完善運行管理制度,加強與學校、政府的相互監督管理與合作。(2)探討更加靈活的還款方式,實施信用的獎罰體制,完善我國信用監督機制。(3)應盡快建立起一套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的動態評估制度,加大對學生信息的調查頻率,及時更新學生信息數據庫。(4)建立完善的關于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的法律條例,從法律層面上制約違約現象,形成道德和法律并舉的懲罰模式。
參考文獻:
[1]李毓祁.關于海南省縣域試試生源地助學貸款政策的調查與思考[J].海南金融,2007.9
[2]朱奕名.對商洛市生源地助學貸款情況的調查與思考[J].西安金融,2006.4
[3]林淑賢.大學生助學貸款還款瓶頸及對策研究[J].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7
[4]仇華.生源地助學貸款可持續發展的思考[J].鹽城師范學院學報,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