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語言是人類溝通交流的工具,是人類傳播信息的重要載體。語言的學習離不開教育,幼兒時期是語言發展的一個非常重要且關鍵的時期。本文結合實際教學經驗從如何創設良好的語言環境,通過各種途徑和方法,使幼兒發展語言能力。
關鍵詞:語言 能力 發展
一、創設輕松、和諧的語言環境
順暢的語言交流離不開良好的語言環境,教師平時要以親切的話語及和藹的態度與幼兒交流,關心照顧他們的學習和生活,和他們一起游戲玩耍,讓幼兒感到老師像媽媽一樣可親可信,消除他們的膽怯心理,產生說話的愿望,并能及時表達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二、通過多種多樣的教學手段,激發幼兒的語言興趣
利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如多媒體、電腦課件、動畫作品等,通過視覺、聽覺的多方面吸引,刺激幼兒語言能力的發展,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讓他們有充分表達的機會。
三、圖書角的妙用
班里的圖書角是孩子們最喜歡去的地方,孩子們經常去看自己喜愛的書籍,不但擴大了他們的眼界,增長了有關大自然、社會生活的知識,培養優良品德,還促使孩子們觀察、分析、想象及講述能力的發展。小班幼兒模仿性強,往往喜歡與別人看相同的書,這時有可能會發生爭搶現象,此時教師要適時地引導幼兒想辦法用與人商量的語言,如我看看你拿的書好嗎?咱們一起看這本書可以嗎?你看完了給我看一看,好嗎?通過這種語言引導,可從中培養幼兒的與人交往能力及語言表達能力。
四、關注幼兒語言發展的個體特點,為每個幼兒提供他所需要的教育機會
幼兒的語言發展水平存在著差異性,語言教育在面向全體幼兒的同時,要關注幼兒個體的語言能力發展。作為教師,我們不能放棄幫助任何幼兒學習語言的機會,相反還要盡可能地為每一個幼兒的個別需要提供幫助。在學習中要確保幼兒人人都享有發言的權利,人人都有向老師提問的機會,人人都有表達所見所聞的空間,以激發他們“愛說”的欲望,促使每一個幼兒在原有口語發展水平上獲得提高。引發幼兒良好的情緒,幫助幼兒樹立自信心,鼓勵其與人積極交往,從而促進兒童語言水平的提高。
五、培養孩子的自信心
在對孩子的長期觀察和接觸中,我們發現有些孩子特別膽小,不敢在眾人前面唱歌、講故事,不敢主動提出自己的意見和建議,與同齡孩子游戲被其他小朋友左右,就連對老師的提問,明明知道也不回答,這都是自信心不足的表現。幼兒具有消極心理、被動心理,會嚴重阻礙幼兒語言的發展,在學習中容易退縮,語言的表達能力也不可能得到鍛煉,所以教師要從幼兒時期就把自信的種子植入孩子的心田,并給予必要的幫助和引導,使之向著積極的方向發展。
六、將語言教育滲透于其他各領域教育活動之中
幼兒語言的發展與其情感、經驗、思維、社會交往能力等其他方面的發展密切相關,因此,發展幼兒園語言的重要途徑是通過互相滲透的各領域的教育,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擴展幼兒的經驗,為幼兒語言的發展提供條件。在實踐中,特別是語言教育與音樂教育的互相滲透更充分說明了這一點。如歌曲《春天》這首歌的歌詞生動形象,幼兒透過歌詞就能看到一幅非常優美的春天的圖畫,在欣賞完歌曲后讓幼兒描述歌中描寫的春天,還可以引導幼兒說出自己看到的春天另外的景色,通過說唱結合,培養了幼兒有節奏地說的能力。
發展幼兒的語言能力,是幼兒自身成長的需要,也是全社會的責任和義務。讓我們大家一起努力,為孩子們創造一切機會,孩子們無拘無束地表達、交流、爭論,滿足幼兒“說”的愿望,從而為提高全民族的語言表達能力做出積極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