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地區自1990年引入甜櫻桃優良品種進行栽培,至今栽培面積已達數百公頃,年產量達數十噸,年產值近千萬元。隨著甜櫻桃栽培面積的不斷擴大,早豐產栽培技術成為了影響產業發展的主要問題。為此,筆者于2008—2011年在江蘇省徐州市農業科學研究所果樹試驗區內,開展了甜櫻桃早豐產配套栽培技術研究。現將試驗結果介紹如下。
1 試驗地概況
試驗地位于北緯34°19′、東經117°22′,土壤為黏壤土,氣候具有暖溫帶向北亞熱帶過渡的氣候特征,年平均氣溫為14.4℃,常年日照總時數2280~2440h,年降雨量800~1000mm,年蒸發量為1717.7mm,全年無霜期200~220d。
試材為1年生早生凡、黑珍珠、砂蜜豆和紅燈,于2007年秋不同品種按株行距3m×4m起壟隔行定植,定干高度均為1.2m。
2 早豐產栽培技術措施
2.1土壤管理
甜櫻桃適宜栽培區域的年降雨量在600~700mm之間,而徐州地區年降雨量在800~1000mm之間,因此徐州地區甜櫻桃需起壟栽培,一般起壟高度為60~70cm,沉實后高度為45~55cm,壟頂寬60~80cm,壟底寬150~200cm,起壟時每667m2均勻摻入2500~3000kg有機肥,以便改善根系生長環境。甜櫻桃苗定植后,土壤表面進行覆蓋或行間生草與樹盤覆蓋相結合,達到防止壟體下滑與穩定表層土壤環境之目的。
2.2肥料管理
對于新建園幼樹,為迅速形成較大樹冠和理想樹形,達到果園早豐產的目的,應全年分次以不同配比施肥。幼樹萌芽前15~20d時,按氮、磷、鉀配比2:1:1施入萌芽肥,5月初至6月初正值新梢旺長期,需施人適量的氮肥,滿足樹體對氮素需求,試驗小區每株施入75g尿素;8月底至10月初為秋梢生長與枝條充實的雙重期,施肥需要慎重,一般偏重磷、鉀肥,試驗小區氮、磷、鉀比例為0.5:1:1.5;10月中旬重視施入基肥。初果期樹萌芽前20d左右按氮、磷、鉀配比1.5:1:1施人萌芽肥,5月初至6月初,果實剛剛采收完,樹體亟需養分恢復,需施入適量的氮、磷、鉀肥,滿足樹體對營養的需求,試驗小區每株施入100g復合肥,氮、磷、鉀比例為10:15:20;8月底至10月初,試驗小區按氮、磷、鉀比例為1:1:1.5施入;10月中旬重視施入基肥,同時混入一定量的化肥。
2.3水分管理
甜櫻桃灌溉可根據其生長發育中需水特點和當地的降雨情況進行,一般每年要進行5次灌溉,分為萌芽水、硬核水、膨大水、采后恢復水及封凍水,其中萌芽水一般在3月上旬進行,此次灌溉要澆透水,保證水分能滲透到40~60cm;硬核水一般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硬核期)進行灌溉,保證10~30cm土層田間持水量高于60%,否則影響幼果發育,形成“柳黃果”,易早衰脫落;膨大水在采收前10~15d進行,此次灌溉應在前兩次灌溉的基礎上進行,否則若長期干旱突然大水灌溉,反而容易引起裂果,因此膨大水應遵循少量多次原則;采后恢復水在果實采收后結合施肥進行充分灌溉,滿足樹體恢復和花芽分化所需;在甜櫻桃落葉后至封凍前澆1遍封凍水,以保證甜櫻桃安全越冬,減少花芽凍害,促進樹體健壯。此外甜櫻桃是最不抗澇的樹種之一,在夏季要注意排水,防止雨季爛根;其次采后恢復水之后應適度干旱控制其營養生長,保證滿足花芽正常分化和枝條充實對養分的需求。
2.4整形修剪
甜櫻桃生產中所應用的豐產性樹形有叢狀形、自然開心形和改良主干形。試驗采用改良主干形,其整形過程為:定植后定干高度在100~120am,萌芽前50~60d進行刻芽,促發主枝,離地60cm以上培養3~5個主枝,間距在10~20cm,且空間分布均勻。第2年春中心干延長頭截留40~60cm,繼續插空刻芽按整形要求培養主枝,對上年留下的主枝中處于樹冠下部的拉開角度緩放不減,上部的留2~4個芽重短截,加強對中央領導干的培養。春季主要對幼樹新抽20~30cm長度的枝條進行撐枝開角;5—9月主要采取摘心、扭梢、拿枝等措施;秋季對較長主枝拉枝開角;冬季以緩放、短截、疏枝、回縮等措施為主。
2.5花果管理
初花期噴施0.5%硼砂+0.2%尿素液;為達到良好授粉效果,盛花期在果園放蜂的基礎上每隔2~3d進行一次人工輔助授粉,并在人工輔助授粉當天10:00~12:00之間噴施0.5%硼砂+0.2%尿素+0.1%蔗糖液,減緩花期高溫干燥對柱頭花粉萌發產生的不利影響;盛花末期,噴施O.5%硼砂+0.2%尿素+0.1%磷酸二氫鉀液。
2.6病蟲害防治
冬季修剪時剪除枯枝、病蟲枝,并清除園內枯枝落葉,將其帶出園外集中燒毀或深埋,修剪后全園周到噴灑1次5。Be石硫合劑,以殺滅越冬的病原菌及害蟲。萌芽期至初花期,細致周到地噴1次50%甲基托布津700倍液+10%吡蟲啉3000~5000倍液,果園草坪及果園周邊草叢都要噴布,防止害蟲寄生。甜櫻桃花對藥物敏感性較強加之花期經常遇到高溫干燥,因此花期嚴禁噴施任何農藥;花期后5d迅速噴1次70%代森錳鋅600倍液、75%百菌清500~800倍液或50%托布津600倍液等;秋季注意防治大青葉蟬,在9月中下旬,當雌成蟲轉移至樹體產卵或4月上旬越冬卵孵化、幼齡若蟲轉移到矮小植物上時,用50%辛硫磷乳油、80%敵敵畏乳油、90%敵百蟲晶體、50%甲胺磷乳油1000倍液噴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