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80后,我們是跟韓寒一起長大的,我們也是讀著韓寒的書長大的。麥田一篇檄文引出瘋狂戰士方舟子刨根問底的打假,韓寒“代筆門”爆出之后,很多人亂了,跟韓寒一起亂了。我們翻箱倒柜,終于找出了那本記錄著青春的《三重門》,拍拍灰塵,再翻開這本書的時候,有些熱淚盈眶。可糾結的是,我們不僅在找記憶,還在找證據。
我們讀著《三重門》長大,在人生旅途中一步步邁向更多的門。“三重門”對很多人而言,是人生的真正起點,是隱隱約約從幼稚中窺探這個社會的第一扇小窗。透過《三重門》,我們憧憬著“三重門”之外的曙光。放下了手中的《三重門》,邁向現實中的各種“門”,那時候,我們很年輕也很自負,雖然沒有韓寒那樣的文筆,但流淌著跟韓寒一樣的“熱血”。那時我們以為,讀過《三重門》便讀懂了青春,放下《三重門》便得以成人。
因此,在獲悉韓寒“代筆門”這樣的新聞以后,亂了的不只是韓寒一個人,是所有那些拿著《三重門》熱讀、把《三重門》埋在心底的一代人。亂了,真的亂了,當方舟子一再發飆之時,刺痛的是我們每一個人的心。有朋友開始疑問:這是真的?韓寒到底是誰?就連我也在心底暗暗發誓:韓寒,我們把青春年華那朵最艷麗的花朵摘下來送給了你,你要是個騙子,我們這輩子都不原諒你!
當方舟子和韓寒對戰之際,更多的人在默默關注這件事,每天都瀏覽新的消息,每天也都提心吊膽,害怕方舟子如同把唐駿拉下水一般,再一次戳穿一個謊言。當韓寒豪爽地表示拿出兩千萬元尋代筆證據時,我們暗暗叫好:“好樣的,真性情,真韓寒!”但是,當流言蜚語再次襲來之時,這種豪邁已經顯得力不從心。無可奈何流言起,從據理力爭時的自信,到身心疲憊時的無力,韓寒面前仿佛是永遠接不完的飛鏢,永遠堵不完的槍口。何止是韓寒,在心底愛韓寒的人也泛起了嘀咕。再次找出《三重門》,我們開始疑問:這本書到底是誰寫的?
方舟子的考證功底是如此了得,這本書里哪個場景不符合時代背景,哪條路對不上號,甚至連小說里醫院的場景都能在歷史中去尋找契點,方舟子的確是一位奇才。伴隨著方舟子的質疑,這時的韓寒開始“應付不來”,韓寒開始“后退了”。當四川爆出一位下崗阿姨指責韓寒抄襲其未發表作品時,把我們嚇了一大跳。不過這位阿姨并未看過《三重門》,她不懂“三重門”對我們一代人意味著什么。
說到這,我們要跟韓寒說一聲“對不起”,當然,我們也要對還咬牙不放的方舟子先生說一聲“謝謝了”。韓寒近日正式就“代筆門”一事發表了公告,宣稱放棄任何回應,“代筆門”的主角韓寒單方面宣布“謝幕”。讀了這篇謝幕告白,很多人覺得有點酸楚,甚至有人感動落淚,畢竟青春已經不再,現實頗多無奈,昔日的韓寒棱角分明,但他依然要越過人生這一重又一重的門,方明白并不能橫沖直撞了事。
不過,韓寒終究還是韓寒,但韓寒已經長大了,成家立業有了孩子,我們的青春小鳥也開始飛向遠方,我們應該記得人生的旅途中,要邁過“三重門”。
我們原以為自己真正讀懂了《三重門》,就如同我們自以為是讀懂了人生。人生太深邃,“三重門”便是人生的隱喻。謝謝韓寒激情中一次意外“落幕”,在這次主動落幕之后,我們回眸青春過往,感受了那時的燦爛陽光,也和韓寒一起提前看了眼風浪,對人生有了更多的琢磨。是一本書,讀了這么多年,現在才讀懂,超越“三重門”,才真正讀懂《三重門》。
如韓寒所言,不再回應,不再爭辯,一個真正的作家應當耐得住人生中的一切,應當學會感謝質疑,感謝這人生的禮物。
(編輯 張黎 hope_su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