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男子向女友求婚遭拒。女友某天在西餐廳看到個留言本,忽發奇想,揮筆寫道:某某,找得到這留言就嫁給你。
女子也許以為,對方看到這條留言的幾率小之又小——他必須來這家店用餐,必須正好注意到留言本,必須閑極無聊隨手翻看,必須正好翻到這頁,還必須在一定的時間段前來,否則留言本就會被更換掉……如果真被看到,她會相信是天意。
可是這條留言被人看見,拍下照片上了微博,轉發再轉發,有情人終攜手。
成都街頭有一位71歲的擦鞋婆婆,和在溫州打工的女兒有5年沒見,非常想念。有人拍下婆婆街頭擦鞋的照片,放在微博上。這次有更多的人參與了轉發,直到被生活在浙江溫州的外孫發現,拿給媽媽——即擦鞋婆婆的女兒看。
女兒無限感慨地說,媽媽瘦了,一定要抽時間去看媽媽。
“嫁給你的留言條”經萬人轉發,到達目的地只用了1天時間;“擦鞋婆婆想女兒”轉發10萬余次,到達目的地只用了4天時間。
微博時代,大海撈針很容易。
微博傳播力量令人驚嘆,讓我想起阿基米德和國王下棋的故事。國王問阿基米德假如贏了想要啥,阿基米德說:只需在棋盤上放米,第一個格子放1粒,第二個格子放2粒,第三個格子放4粒,8粒、16粒、32粒……結果令國王輸了棋,還輸掉了整個國家。
微博最令人著迷的一點是,你根本不知道都是誰在轉發,不知道歷史是被誰推動的,當然,其中有知名人士的倡導,所以那些公眾人物也通過微博懂得了對自己的言行負責。
無數人上傳無數微博,講述各個角落里的細節和人們的即時感想,丑陋的,荒唐的,美好的,搞笑的……汪洋大海一樣的信息中,哪根“針”會被打撈出水,能獲得關注甚至極大關注,是很多人合力選擇的結果。
眾人的選擇會有個大致方向么?我覺得有,那就是懲惡揚善。
(編輯 許南 nannan368891@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