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小就喜歡讀書,幼時看了不少連環畫,大多是線裝的,紙張有些發黃,手感粗糙卻又溫厚。每讀完一本,我就用一種薄薄的很透明的白紙蒙在圖畫上,描了一幅又一幅。
小時候家庭經濟拮據,是沒有閑錢買書的。除非逢年過節,作為新年禮物,父親才會替我買一本薄薄的連環畫,而我捧著油墨香的書,幸福得像公主。夜里做夢,我夢見父親一下子賺到了好多錢,給我買了一個大大的書架,方方正正的,上面整整齊齊排列著花花綠綠、厚薄不一的書,醒來一陣惆悵。
還記得,夏天,屋內炎熱,我把竹席往后門通風的地方一鋪,捧著書本便躺著看,累了,便把書往頭下一枕,可以睡到日暮時分。冬天,父親在屋外東墻壁放上幾個柴草垛,圍成一個天然避風港,我搬來一張小凳子與陽光并肩而坐,手中的書頁不時被曬出卷兒來。母親在一旁納著鞋底,氣氛潔凈安詳。那是多么愜意的閱讀時光呵!
單純無憂的童年在書香的夢幻中滑過了。初中時我愛上了詩歌,就把一首首精美的小詩工工整整地抄下來,用縫衣針訂成小冊子隨身攜帶,沒事的時候就像吃零食一樣拿出來讀上幾句,覺得特過癮。
讀師范時,我常常在熄燈后支著手電筒躲在被窩里偷偷看書。有時溜到樓道的角落,就著昏黃微弱的燈光看上幾頁,內心被書香浸潤,有了小小滿足。工作后,懷揣著領到的第一份工資邁進了書店,捧回了一本心儀已久的《愛的教育》,那種喜悅真的無法用言語描述。
書就像一面明亮的鏡子,讓我看到生命的美,讓我看到人生里更多、更清晰的風景,也讓我在人生路上不斷真實、清醒地反觀自己。作為一名教師,通過讀書帶來的反思,我走在教育之路上的步履也變得更加沉穩、有力起來。
正如畢淑敏所說:“日子一天一天地走,書要一頁一頁地讀,清風朗月水滴石穿,一年幾年一輩子地讀下去……”這么多年來,許多習慣都在悄悄改變,唯獨堅持每天讀書的習慣沒改。我的好日子,便是有書的日子。書是案頭之山水,靜夜之流螢。有書香溫潤的每一天,生活的滋味都濃郁芬芳。
(編輯 張黎 hope_su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