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蘭金初
(接上期)
從解剖學的觀點來看,中醫學中的臟腑概念在解剖位置上不如現代醫學準確,似乎會影響它在臨床上的使用。實際上這是一種誤解,中醫學中的臟腑概念是一個包括生理功能、病理變化及相互關系的綜合概念。其中不但描述了臟腑的位置、功能,最重要的是對臟腑間的相互關系和外界的影響進行了描述。這種全面的綜合概念比單純的位置描述或現象描述對疾病的認識和臨床治療具有更直接的指導意義。這種概念還包括了對外界作用的反應,即將可能的治療藥物也包括進去了,也就是說隨著概念的確定,相應的治療手段也就產生了。中醫學在診斷工具十分原始的情況下,能夠對疾病做出符合臨床要求的準確診斷,是與這種概念描述方法密不可分的。
這個模型的建立沒有走那種從免疫應答、變態反應入手的老路,而是從分子生物化學、組織學層次上直接對新陳代謝進行研究的結果。它是從臟腑器官的功能特點出發來定義免疫概念的,而且將臟腑功能的相互影響融合進了這個模型。從大量的臨床實踐與研究應用來看,這個模型并不是簡單的概念游戲或單純的說理工具,而是非常實用的研究工具。我們已將這個模型運用到疾病病理分析、藥物設計分析等多個方面。口腔白斑、口腔扁平苔蘚、復發性口腔潰瘍、白塞氏綜合征、重癥肌無力、系統性紅斑狼瘡、系統性硬皮病和干燥綜合征這些疾病在現代醫學看來都屬于原因不明的疑難病癥。我們將上述疾病的臨床病狀納入模型之中,分析了它的模型狀態,發現這些疾病是密切相關的,它們實際上是一種致病狀態在患者身上產生的不同表現。由此,我們運用該模型研究開發了系列中藥制劑,針對上述疾病進行治療,取得了良好的臨床效果,不但為廣大患者解除了痛苦,也證明和豐富了這個模型的理論。
激素一詞,源于希臘文,意為“激活”,英譯荷爾蒙(hormone)。
人體激素并不是一個人發現的。激素的研究過程很漫長,最開始誰也不知道身體里有這么種東西。最早來講是1853年,法國巴納德研究各種動物的胃液后,發現肝臟具有很多不可思議的功能,他認為這種功能要含有一種特殊物質才能完成,但具體是什么物質,他沒搞明白,實際上就是激素;1880年,德國的奧斯特瓦爾德從甲狀腺中提出大量含有碘的物質,并確認了是它在調節甲狀腺的功能,后來才知道這也是一種激素;1889年,巴納德的學生西夸德發現,動物睪丸中含有一定活躍身體功能的物質,但結果跟他老師一樣,沒能找到。一直到1901年,在美國從事研究工作的日本人高峰讓吉,從牛的副腎中提取出調節血壓的物質,而且把它做成了晶體,起名為腎上腺素,這是世界上提取出的第一種激素晶體。又過了一年,英國生理學家斯塔林和貝利斯經過長期觀察研究,發現當食物進入小腸時,由于食物在腸壁摩擦,小腸黏膜會分泌出一種數量極少的物質進入血液,輸送到胰腺,胰腺接到后就立刻分泌出胰液來。他們將這種物質提取出來,注入哺乳動物的血液中,神奇的事情發生了,這些被注射的動物不吃東西,也會立刻分泌出胰液來,于是他們給這種物質起了個名字“促胰液”,就是我們現在說的胰島素……這就好幾種了,它是一點一點被發現的。
糖皮質激素就屬于腎上腺提取激素。后來斯塔林和貝利斯歸納了之前這些人的研究成果,給這種數量極少但有生理作用,可激起生物體內器官反應的物質起名為“激素”(荷爾蒙)。
糖皮質激素最開始只是抗炎、抗過敏和抑制免疫反應的,1948年,有一位叫Hench的醫生首次用激素治療紅斑狼瘡,并且1950年獲得諾貝爾生物醫學獎。從那時候,糖皮質激素就跟明星一樣,火了,因為它治療很多疾病都很有療效,就像追星族一樣,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癡迷于它。
激素分人工和天然兩種。人工激素就是人工合成的,是化學物質,是從人體或者其他動、植物提取出來,再跟化學物質合成得到的,甚至能利用遺傳工程的方法使細菌產生某些激素,像生長激素、胰島素都是這么產生的,在臨床上廣泛應用。
天然激素則來自我們自身。是由內分泌腺(如甲狀腺、腎上腺、性腺等)分泌的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質。然后被血液循環輸送到人體各個部位,并作用于特定的器官、細胞,調節代謝和功能。內分泌系統和神經系統共同掌管著內分泌器官的工作,通過復雜而又精細的反饋調節機制,使體內各種激素運行相處,有點陰陽五行相生相克的意思。人體精確的神經中樞“下丘腦”像一部完美的電腦,對每一種激素的釋放都計算得異常準確,按照你特有的生物鐘,呈脈沖式釋放激素,數量控制得非常嚴謹,有些甚至以微摩爾這一數量級為單位。
激素分泌功能一旦紊亂,就會發生所謂的內分泌疾病,老百姓最熟悉的糖尿病(胰島素分泌失調)、甲狀腺功能亢進(甲狀腺素分泌過多)、性早熟(性激素分泌過早)、侏儒(生長激素分泌過少)、巨人癥(生長激素分泌過多)……我們常聽到的內分泌失調,其實就是激素的失衡引起的。
激素有序分泌和充盈,你的身體就處在最和諧的工作狀態,在生理上就相當于一個一流的激素愛樂樂團演奏交響樂。但是,就像一種樂器奏的太激烈就可能壓制主旋律并影響其他樂器一樣,比方說,笛子的曲調一下吹高了,就可能壓制主旋律并影響其他樂師,那可能拉小提琴的也高了,彈鋼琴的也高了,那這聲音還能聽嗎?一種激素過多——不管是身體自身制造的,還是從補充劑得到的——都會壓倒其他激素,并抑制它們的作用。等于說,無論它情緒太過高漲,還是低落,都能讓人生病、痛苦;而失去它,人體又像穿孔的皮球,慢慢枯竭。
激素能通過調節蛋白質、糖、脂肪、水和鹽等物質的代謝,并維持代謝平衡,為生理活動提供能量;能促進細胞分裂、分化,確保各組織、器官的正常生長、發育及至成熟,并影響衰老過程,影響神經系統發育及其活動;促進生殖器官的發育與成熟,調節生殖過程;與神經系統密切配合,使機體能更好地適應環境變化。
人類自身分泌激素是人在晚上睡熟以后,才開始分泌和釋放的。睡眠越有質量,分泌出來的激素質量越高;第二天睡醒之前,就停止分泌和釋放了,如果是上夜班的人,白天睡覺晚上工作,時間長了,就開始白天分泌激素;如果睡得不安穩,老在做夢,還像白天工作時的狀態一樣,或者疲勞過度的人,晚上休息不好,激素的分泌量就會減少。減少后輕則容易疲勞、記憶減退、學習或工作不集中;激素長期分泌不足將會出現疾病。
激素是腦垂體自然分泌的,人體100毫升的血液里面只有不到1微克的激素,一個100公斤的人只有6000~8000毫升的血,僅僅含有60~80微克激素。量很少,但它的作用很大。國內的病人吃人工合成的激素吃到什么程度?少則2片,多則10片、20片,1片就是5毫克,1毫克等于1000微克,你算吧,十幾二十片是多少微克了?有些醫生竟然對病人說,吃兩片沒有副作用,兩片已經是人體自身分泌激素的幾百倍了。
有的醫生,病人的癥狀有很明顯的緩解,他也不讓病人把藥量降下來,還對患者說,你不能停,你要終身服用!一個只知道把激素往狠了用的醫生,這跟屠夫有什么區別?
長期使用超生理劑量的糖皮質激素,可出現不同程度的類腎上腺皮質功能亢進癥(類柯興氏征),表現為向心性肥胖、滿月臉、皮膚變薄、水牛背、多毛、痤瘡、妊娠紋(皮下蛋白纖維斷裂)、肌無力、四肢肌萎縮、水腫(水鈉潴留)、低血鉀、高血壓、糖尿病等。并有抗維生素D作用而減少腸道鈣的吸收,使骨膠原蛋白基質分解,增加腎臟對鈣磷的排泄,導致骨質疏松或造成無菌性股骨頭壞死。兒童和絕經期后婦女更易發生自發性骨折。中等劑量激素連續使用2~4周或大劑量使用10天后便可發生抑制下丘腦-垂體-腎上腺系統,使腎上腺皮質分泌減少、組織萎縮,其程度往往與劑量大小和使用時間成正比。對激素嚴重依賴者倘若突然停用后,可出現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癥狀,如肌無力、低血糖、低血壓,甚至發生昏迷或休克等。使用激素后可降低機體防御功能,導致真菌性灰指甲,還有利于細菌的生長繁殖和蔓延,使細菌繼發感染,誘發或加重潰瘍病,延緩潰瘍創口愈合。激素還能刺激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抑制胃黏液分泌、降低胃黏膜抵抗力,可誘發潰瘍,甚至引起胃腸道出血、穿孔。
激素有抗生長素作用,抑制兒童生長發育及阻礙蛋白質合成,并可導致畸胎。服用激素可興奮睡眠中樞而出現興奮不安、失眠、激動、幻覺、精神紊亂,可誘發精神病或癲癇發作,激素會使血管和毛細血管纖維化(老化)而導致各組織器官缺失血液和血氧的供養,如肺間質性纖維化。最常見的還有眼壓升高而形成青光眼、白內障、脈管炎、腦出血、心肌梗死、脂肪肝等。由于激素可使病情隱匿而致病情加重的病人不易發現,如結核病導致肺空洞、化膿性病灶加重,蔓延和擴散而延誤了治療時機,直接危及生命。
紅斑狼瘡、皮肌炎、硬皮病、強直性脊柱炎等疾病并非細菌所致,也不是激素的最佳適應癥。許多病人服用激素數年不能控制病變,還出現了前面所述的副作用,所以在用激素治療時應注意激素的副作用。
醫生對病人應有高度的責任感和職業道德,同時不斷地吸取教訓,總結經驗,提高臨床業務水平。盡量避免長期或大劑量使用激素,掌握病因,嚴防濫用。
患有高血壓病、動脈粥樣硬化、心衰、糖尿病、結核病、精神病、胃及十二指腸潰瘍、化膿性病灶及腫瘤病灶等,應避免使用激素,防止惡變或病灶擴散。
為防止腎上腺皮質萎縮,激素最好采用隔日服用,停藥時應逐步減量,不宜驟停;為避免精神失常的發生,夜晚不能服用激素。夜晚服用人工激素導致失眠。另外,血中激素含量飽和后,導致腦垂體不再分泌激素,也造成更加對人工合成激素的依賴。夜晚服用激素的毒副作用高于白天服用激素的毒副作用的5倍以上。
使用激素治療期間要定期檢查血糖、血脂、膽固醇及血鉀、鈉氯、鈣。經常測量血壓和體重。發現異常,應嚴格控制激素的用量。
對長期使用激素治療的病人,應適當增加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物,以補償體內被分解的蛋白質。同時也要適當補充鈣劑和維生素D。盡量減少骨壞死的發生。
最近媒體報道了西瓜爆炸的新聞,啟發我簡述一下妊娠紋的來由。
妊娠紋,顧名思義就是指女性孕期時隨著胚胎逐漸發育成長,腹部增大,腹肌不斷被撐拉變薄,腹部皮下不同程度纖維蛋白被撐裂。同時,孕婦自身生長激素分泌水平也比孕前相對增加,以供養胎兒的所需。分娩后生長激素水平下降,而泌乳素(也是激素之一)增高,以乳汁供養嬰兒。此時,腹肌收縮而無法愈合已被撐裂的纖維蛋白,以致終生遺留波紋狀斑紋。所以“妊娠紋”成了女性生理特征的專利名詞。另外,還有病理特征的“妊娠紋”,一些腎臟病者由于代謝障礙導致全身高度水腫,以致不同程度的皮下纖維蛋白被撐裂,經治療消腫后也會終生遺留“妊娠紋”。再有醫源性和藥源性所致的“妊娠紋”。自改革開放以來,醫療界大開殺戒而無度濫用化學激素,凡是遇上稍微難治或病因不明的疾病,就首先采用化學激素來打發病人,同時又能顯示自己高明的醫術,不少中醫也用化學激素搪塞病人,以此來掩蓋自己的無能。而長期或大量使用化學激素的病人都會導致皮下纖維蛋白斷裂,都將永遠留下“妊娠紋”的標記。
我國現實社會幾乎人人都生活在化學激素的包圍之中,已經到了難以避免的地步。而人們通常只偏重關注吸煙與戒煙的話題。吸煙的問題順理成章地成了醫療水平的擋箭牌。說到底,濫用化學激素比吸煙的危害大得多。化學激素不僅被醫療界濫用,而且在養殖業和種植業上也被用得淋漓盡致,我們日常飲食生活中的各種豬、牛、雞、鴨、魚,以及瓜果、蔬菜等絕大多數食品都存在隱患,最為顯而易見的養殖雞,就是典型用激素催大的,長速比豬還快,這與會爆炸的西瓜一模一樣。餐館,尤其是洋牌子的餐館每天都會將大量炸雞腿、炸雞翅等含激素的食物塞進年輕人和兒童的肚子里。食用了含激素的食物可使人增加食欲,產生肥胖,有的小伙子手臂或腰腹以下出現了美麗的“妊娠紋”,自己卻還不知道是咋回事。正是由于醫療和食物的化學激素的作用,導致全社會大量增加妊娠紋、青光眼、白內障、胃潰瘍、糖尿病、高血壓、高脂血、高膽固醇、乳腺病、子宮肌瘤、卵巢囊腫、非創傷性骨壞死等等。這些疾病的發生已經顯而易見地走向年輕化。又使醫院忙得不亦樂乎。
電視報道會爆炸的西瓜,種植瓜果使用“膨大劑”,膨大劑就是激素。名叫“膨大劑”只是遮人耳目的代名詞。由于種植西瓜者使用過量的“膨大劑”,瓜瓤長速太快,但在陽光下的瓜皮水分較少,長速跟不上瓜瓤,西瓜皮被撐得變薄,加上西瓜皮的纖維比其他瓜果少,缺乏牽拉的堅固力,最終導致西瓜炸開。所以說西瓜爆炸的原理與過多食用含化學激素物質所產生“妊娠紋”是一模一樣的道理。希望人們認真思考和警醒,抵制化學激素產品,減少疾病的發生,別讓自己成為會“爆炸”的人。總之,濫用化學激素與販毒在本質上沒有多大的區別。衷心希望人民的政府為人民,盡快制定限制濫用激素等危害健康行為的法律,保護人民的健康。
我在前面談過人體激素是在深夜(子時)甜睡中開始分泌和釋放的,一直到第二天早晨睡醒后就馬上停止分泌和釋放。早上全身血液中的激素含量充足,所以早上顯得輕松和清爽,病情也相對較輕。工作或勞累了一天,消耗了血液中的激素,晚上的激素能量不足時,感到疲乏或病癥加重。激素是人體自然生成的,我稱它為“天然激素”。當人體發生某種疾病時,接受了人工化學合成激素的治療,由于攝入人工化學合成激素后,人體血液中的激素含量處于飽和狀態,腦垂體得到濃度飽和信息后,就自然不再分泌和釋放激素了。就好像我們吃飽飯之后,就沒有食欲了,再好吃的食物也不想吃了。初期腦垂體分泌激素的有序功能被打亂,成為無序化分泌。久而久之,分泌功能逐步減弱或消失。此時就必然只能依賴外來的人工化學合成的激素補充到血液中,才能維持生理和病理的需要。你一旦忘了服用一次激素,或少吃一點,或停止服用,體力和病情馬上出現惡變。另外一方面,在你服用人工化學合成激素后,導致睡眠中樞興奮,睡眠質量大打折扣,看似安睡,其實大腦還在工作,有的人睡眠時間明顯減少或無法入睡,甚至失眠。失眠意味著完全喪失分泌激素。而且失眠讓你嚴重消耗體能,最輕者也是健忘和快速衰老。抵抗力下降,機體極易感染各種病菌,大多數見于多組織系統的損害,產生惡性循環。
激素就像我們生活與生存的必備物質,天然激素猶如我們每天吃的糧食是靠自己種的,這叫自產自給。如果我們自己不種糧食,常年依靠從國外進口糧食,一旦外國停止供應糧食,你就徹底玩完了。全靠進口,受制于人,依賴別人的施舍而活著是多么的痛苦和可悲呀!目前,我們都是生活在人工合成激素的包圍之中。激素已經成為我們日常飲食物質的佳肴;激素已成為治病療疾的萬金油,統治著整個醫學界。我認為濫用或亂用人工激素是不道德的行為。并呼吁國家盡快加以監管和立法,維護人們健康生存的權利。
當前中國的許多醫生,使用激素和抗生素像發放糖果一樣的隨便。
找我看病的人中,因激素濫用導致種種疾病的不是少數,而是絕大多數。我只舉一個例子:我有個病人,是個20多歲的小姑娘,本來她是要治皮疹,結果到后來身體都被激素搞得臉都變形了,而且滿臉都是痤瘡。她上網一查才知道,全是激素的毒副作用,現在皮疹沒治愈,反而滿臉痤瘡和肥胖,愛出虛汗,經常發生感冒,月經也紊亂了。她來了以后,第一句話就是:幫我把激素撤了,純中醫治療,我就是奔這個來的。
20世紀80年代,我遇上了遼寧新民縣一名17歲的狼瘡女患者,長期服用激素,一次感冒,咳嗽一聲就斷了兩根肋骨。
一位山西的系統性紅斑狼瘡患者,被病痛折磨多年,四處輾轉求醫不得,來到京城,找到某著名中醫院。為了掛上專家號,排了半夜的隊,好不容易看到了專家,專家看了看舌苔,簡單地切了一下脈,說了一句:做檢查去!
于是專家就開起了單子:CT、驗血、驗尿、心電圖、腦電圖,亂七八糟做了一圈檢查,花了幾千塊錢,又回到專家這兒,專家看了看檢查結果,給她開了一堆藥——又是幾千塊錢——說:回家吃去吧!
剛開始吃這藥還見效,吃著吃著,患者發現臉開始胖大并洶涌地長痤瘡,而且晚上睡不著覺,感覺不對,怎么辦呢?她看見天橋上有個算命的測字先生,病急亂投醫,請他給算算吧。算命的聽了情況,掐指一算,往北方一指:北京市的北部,有個醫院能治你這病。就這么誤打誤撞找到鼓樓中醫院——我這里。
坐到我對面,她把著名中醫院那位專家開的處方遞過來,我一看就拍了桌子:“開了這么多的激素?每天服用18片強的松,這哪是中醫?他這不是給你看病,他是中醫隊伍里的激素專家,是屠夫!”
“濫上激素,完全不負責任,你三甲中醫院也這樣做?要是這樣的話,全國的中醫全部放下武器,把‘中醫院’的牌子摘掉。怪不得西醫瞧不起中醫。”
唉!這都什么年代了,還有人讓算命的給條出路。而我們偉大的激素專家們卻連算命的都不如,不僅給不了患者任何出路,反而用激素來自欺欺人。
用于治療癌癥的細胞毒素藥“環磷酰胺”或“曉悉”都是抑制免疫的毒素劑。它與激素造成人體免疫不平衡的副作用相比,其作用方式是直接殺傷各種細胞,它像原子彈一樣,不識別好壞,不分敵我,對好的細胞也一起殺傷。
西醫對自身免疫性疾病無可奈何的時候,就采用治療腫瘤(放、化療)的細胞毒素藥來狂轟濫炸。得了系統性紅斑狼瘡的病人,通過用細胞毒素劑(如環磷酰胺、曉悉等),抑制機體的免疫功能,免疫功能就“嘩——”地下來了。它的作用是會一直讓免疫功能下降的,是沒有限度的。
所以,我們明顯地可以看出來白細胞低了。低的話,人體就沒有抵抗力,容易被各種有害微生物所感染。一旦感染,很難控制病情,就容易導致死亡了。人體每毫升血應該是4000以上白細胞。到了3000就很低了,到了2000就更低了,到了1000以下,就幾乎沒有免疫功能,沒有一點抵抗力了。也就沒有免疫應答了,極為容易感染各種有害的微生物,即使不受感染,人體口腔中的菌群也會因失調而導致口腔黏膜大面積的糜爛。往往用大量的激素也來不及,就死了。系統性紅斑狼瘡并不輕易死亡,死的原因幾乎都是感染后造成病情加重而死亡。
這種藥作用于人體,就好比打仗:殺敵一千,自損上萬。這叫“陪葬療法”,也正因此,我說,細胞毒素藥是摧毀人體免疫功能的核武器。
那么,有人就要問了,既然細胞毒素藥這么可怕,為什么還用它來治療自身免疫疾病?在西醫來講,想用它殺滅免疫復合物,抑制細胞產生抗體。這是沒辦法時的暴力方法,萬不得已才用了不能識別“好壞”的烈藥,讓它到人體里將好的細胞與壞的細胞一起鎮壓,其負面作用要遠遠高于正面作用。而中草藥,有性味歸經,是有識別能力的,既能保護你好的,還能把壞的教育過來。
“陪葬療法”是我對那些治“病”不要“命”的治療方法的稱呼,為什么這么說呢?我以治腫瘤為例來說明這種“治療”方法的“陪葬”方式。
西藥治療腫瘤時,采用環磷酰胺、曉悉、長春新堿等化療的劇毒藥。病人用了這些藥以后就連頭發和眉毛都掉光了,很多正常的細胞也都被殺死了。這種用藥的方式就好比不擇手段地要攻下一座碉堡,不計代價,用大炮轟,至于周圍有多少自己的兵被炸死了都不管,同歸于盡。也好像一個壞人混在—輛客車上,警察為了消滅壞人而把車里所有乘客一起殺掉。這就是我一直在批判的西藥“陪葬療法”,缺乏倫理道德。也就像一個皇上死了,一群太監、妃子都要陪葬一樣。
附:細胞毒素劑的毒副作用
環磷酰胺(包括曉悉、硫唑嘌呤、環孢菌素、氨甲喋呤)等細胞毒素劑,是極強的免疫抑制劑。它的毒副作用是抑制氨基酸合成;攻擊核酸(使脫氧核糖核酸生物活性喪失);抑制細胞分裂,阻止酶還原葉酸;直接殺傷有絲分裂、增殖的免疫活性細胞;殺傷血白細胞;殺傷骨髓神經,導致血小板減少;抑制青少年兒童生長發育,導致出血性膀胱炎、脫發、口腔炎、口腔潰瘍、胃腸道反應、畸胎、女性月經紊亂等。另外,有些患者由于使用環磷酰胺造成白血球低于500時,幾乎完全喪失抵抗力,極易感染各種有害微生物,導致體虛病重而死亡。西醫應該吸取血的教訓,真誠地反省,防止濫殺無辜,是提高醫德醫術的有效途徑。
西藥的研究正走向極端微觀的牛角尖
西方人研究西藥,始終貫穿以毒攻毒,幾乎所有藥品的研制都是這個理念。西方醫藥的研究一直是沿著這條“錯誤”的路線在走,藥物的毒性怎么能不大呢?積沉在體內的化學物怎么才能全部排出體外?怎么能不損害周圍的組織呢?所謂的科學就是以毒攻毒嗎?我否認這種研究思路。
(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