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漫漫人生路上會有許多的朋友,有的兄弟如手足、有的閨蜜似姐妹,有生死之交、有忘年之友,有萍水相逢、有良師益友……但是還有一種朋友就是我們的對手。
我們往往對對手產生敵意,那是因為對手的出現打破了我們在環境中固有的動態平衡關系,心中的天平傾斜了,工作和生活的重心突然消失了,圓圈的圓點不再是我們自己了,我們感覺到了壓力,產生了危機感和緊迫感,而從內心產生的對外界、對“敵方”的一種細微的心理變化。
但是,一個極其細微的變化和看似不經意的小事,如果引導不善都可能使原本相安無事的兩個人“拔刀相向”,成為真正意義上的“敵對勢力”。猶如著名的“蝴蝶效應”,如果沒有細致地觀察和測算,誰都不會想到一只蝴蝶翅膀的運動,會通過身邊空氣系統所發生的一系列變化,而引起連鎖反應,甚至是導致龍卷風的發生。
這就如同我們怎么看待對手的出現,如果我們將二者的關系向有利的方向因勢利導,將會發生截然不同的效果,而產生“鯰魚效應”。優秀而具有競爭力的人出現,像不斷補充的新鮮血液,能帶來氧氣和營養,增加了血流速度,打破原本一潭死水的狀態,喚起“沙丁魚”們的生存意識和競爭求勝之心,形成競爭與進步的良性循環,這也是管理者經常使用的方法,給那些固步自封、因循守舊的惰性員工和官僚主義帶來競爭壓力。
其實,對待這種壓力,我們沒必要那么緊張,因為對手的出現對于我們來說也是一種幸事。它能催促我們的成長,激勵我們的斗志,激發我們的靈感,挖掘我們的潛能。當人的工作和生活成為一種“慣性”的時候,惰性也會油然而生,但身臨其境的我們似乎并未察覺,對這一切的認知是源于對手的出現,所以我們應該感謝對手。對手是我們技能競爭的一個對立面,他如同一面鏡子,告訴你自己的弱點,同樣也告訴你自身的優勢,我們面對它能夠更加清醒的認識自己,也時刻提醒著你。所以,對手不是敵人,是朋友,一個誠實的朋友,當然對手也可以成為真正的朋友,成為實際意義上的良師益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