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丕元,李中銀
(1.四川省華派生物制藥有限公司,四川簡陽641401;2.四川伊禾動物藥品有限公司,四川成都610066)
隨著養豬規模化和產業化的發展,我國豬病流行日趨復雜,臨床表現主要為多病原混合感染和繼發感染。豬病防控的好壞直接影響豬群的生產成績和養豬經濟效益。豬病防控仍然要堅持預防為主的方針。預防是一種主動的、積極的、節約性手段,而治療則是一種被動的、消極的、消耗性補救措施,此外,有些疫病也是無法治好的。疫苗接種則是預防和控制豬病最經濟、最有效的手段,而疫苗接種的整體效果與疫苗質量密切相關。嚴格把控疫苗質量無疑成為豬病防控工作的重要環節,科學、客觀、公正評價疫苗的免疫效果更是生產實際中不可回避的問題。
1.疫苗廠家必須是經農業部獸藥GMP(獸藥生產質量管理規范)認證通過的正規生產廠家,豬場業主可通過《中國獸藥信息網》的國家獸藥基礎信息查詢系統進行查詢,核對農業部官方網站公布的獸藥生產GMP證書號。
2.疫苗產品必須是經農業部審批并下達有批準文號的正規產品,豬場業主可通過《中國獸藥信息網》的國家獸藥基礎信息查詢系統進行查詢,核對農業部官方網站公布的獸藥產品批準文號。
3.豬場業主必須深入了解、明白和比較疫苗廠家的產品質量監控體系和技術服務體系,必要時可親臨疫苗廠家考察和交流。
4.產品價格也是豬場業主疫苗取舍關注的焦點,只有綜合性價比高的產品才能進入豬場業主的視野。
(一)任何一個正規的疫苗生產廠家,每一個疫苗產品生產前必須通過農業部嚴格審批,獲得獸藥產品批準文號 批準文號格式為(獸藥生字)+(xxxx批準年號)+(xx生產廠家所在省、自治區、直轄市序號)+(xxx企業序號)+(xxxx產品編號),如批準文號是獸藥生字(2009)221011004的產品,2009是指農業部2009年批準或復核審批的,22代表四川省,101是代表四川省華派生物制藥有限公司,1004是指細胞源的豬瘟活疫苗的產品編號,同類產品生產毒株不同或生產工藝不同,產品編號也不一樣,如批準文號后4位是1001的產品是指用兔源脾淋組織生產的豬瘟活疫苗的產品編號。這一階段的評價可稱為疫苗產品的研究評價或注冊前評價,包括實驗室產品評價、中試產品評價和臨床試驗評價,由國家行業主管部門嚴格按法定程序進行。
(二)疫苗廠家生產的每一個批號的產品,必須嚴格執行農業部要求的“批檢制”和“批簽發制” 按照部頒規程要求,對產品進行安檢和效檢,并報中國獸醫藥品監察所審核簽發。這一階段的評價可稱為疫苗產品的生產評價或產品評價,由疫苗生產廠家嚴格按規程進行。
以上兩項評價的重點在于疫苗本身質量的穩定性、安全性、有效性和可控性。要對疫苗的種毒、工藝、產品、抗體陽性率、抗體平均滴度、抗體持續時間、疫苗保護率等因素予以考慮。
(三)豬場業主如何評價出廠的疫苗
1.污染指標的檢測。病毒性活疫苗作為一個生物體,攜帶外源病毒的情況已不是新鮮事。有關豬場或機構在普通藍耳病活疫苗中檢測出了高致病性豬藍耳病病毒,在高致病性豬藍耳病活疫苗中檢測出了普通藍耳病病毒,在豬瘟疫苗中檢測出了牛病毒性腹瀉病毒(BVDV)和豬圓環病毒(PCV)。對疫苗中外源病毒的污染檢測已日益受到業內有關專家和行業主管部門的廣泛關注,因為含有外源病毒污染的疫苗,不僅影響疫苗免疫效果的表達,而且免疫接種過程就悄然成為了疫病傳播的推手。近年來我國新發的外來動物疫病除進口動物引種檢疫把關不嚴外,進口動物疫苗(特別是活疫苗)無疑也成了“進口”外來疫病并使之傳播的“幫兇”。我國已有疫苗生產企業提出:豬瘟疫苗要確保支原體和牛病毒性腹瀉病毒(BVDV)、豬圓環病毒(PCV)、偽狂犬病毒(PRV)、豬藍耳病病毒(PRRSV)、豬細小病毒(PPV)、藍舌病病毒(BTV)、輪狀病毒(RV)等外源病毒零污染;偽狂犬疫苗要確保支原體和牛病毒性腹瀉病毒(BVDV)、豬圓環病毒(PCV)、豬瘟病毒(CSFV)、豬藍耳病病毒(PRRSV)等外源病毒零污染;普通藍耳活疫苗要確保支原體和牛病毒性腹瀉病毒(BVDV)、豬圓環病毒(PCV)、豬瘟病毒(CSFV)、偽狂犬病毒(PRV)、高致病性豬藍耳病病毒(HP-PRRSV)等外源病毒零污染。據調查,具有相關機構、設備和人員等技術支撐的成都正大農牧食品有限公司和四川鐵騎力士集團目前已開展了豬用疫苗部分污染指標的檢測,對疫苗質量的要求比較嚴格。
2.抗原含量的檢測。在確保疫苗安全性高的前提下,抗原含量與免疫抗體水平成正相關。大多數病毒性活疫苗的效力是通過測定其每頭份細胞半數感染量(TCID50)高低來評判,如偽狂犬活疫苗、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活疫苗等;豬瘟活疫苗的效力檢驗則通過測定其每頭份兔體感染量(RID)的高低來評判;豬乙型腦炎活疫苗是通過活病毒數量(蝕斑形成單位,PFU)來評判,有些細菌性活疫苗是以活菌計數(菌落形成單位,CFU)來評判,如仔豬副傷寒活疫苗。目前,成都正大農牧食品有限公司和四川鐵騎力士集團開展了豬用疫苗抗原含量的檢測,而且對所用疫苗實行“批檢制”,確保所用疫苗抗原含量的相對穩定。
免疫效果評價可稱為疫苗產品的應用評價或使用評價,包括疫苗質量、影響因素、免疫學反應(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流行病學調查、免疫效率、經濟效益等綜合評價。此評價的重點在于疫苗免疫后,其免疫措施的影響、安全、效力和效果。要對疫苗質量、豬只健康、衛生狀況、生態環境、流行病學狀況、免疫程序和飼養管理等因素予以考慮。豬場業主往往對疫苗評價,只關注疫苗免疫后某一特定時點的抗體水平,有技術支撐的豬場自行檢測,沒有技術支撐的豬場則委托相關機構檢測。
(一)影響免疫效果的因素 豬群接種疫苗后,仍然出現相應疫病的臨床表現、亞臨床感染或持續感染等免疫失敗現象,一些中、小規模豬場業主常常簡單地把免疫失敗歸咎于疫苗質量,而忽略了造成免疫失敗的其他因素。在排除疫苗質量本身的原因外,應從以下諸多因素予以分析。
1.疫苗的儲存及運輸、免疫方法等都會影響到疫苗的質量和免疫效果。活疫苗應在冷鏈條件下儲存,儲存溫度越低,保存期越長,運輸應有冷藏包裝,疫苗稀釋后應在3小時內用完;滅活疫苗應在2-8℃儲存,切忌凍結。大多數疫苗是采用肌肉注射方法免疫,有些疫苗可采用口服,口服免疫應增加劑量(2~4倍),如仔豬副傷寒活疫苗、敗血鏈球菌活疫苗等,喘氣病活疫苗應采取胸腔或肺內注射免疫,胃腹輪三聯活疫苗應于后海穴注射免疫。
2.母源抗體的干擾。首免時沒有檢測母源抗體水平(本底抗體),免疫程序不盡科學、合理。
3.疫苗間的相互干擾和影響。有些疫苗(特別是活疫苗)是不能2種以上同時免疫接種的,藍耳病活疫苗免疫接種后需間隔10天以上才能接種豬瘟活疫苗。
4.免疫抑制病的影響。豬瘟、藍耳病、圓環病毒病、附紅細胞體等病都會損害豬的免疫系統。特別是豬瘟、藍耳病、圓環病毒病對豬免疫系統的損害最為嚴重,它們可破壞豬只淋巴細胞,使抗體產生受阻。
5.操作不規范。針頭選擇不當,注射接種不到位。
6.不同公司提供的試劑盒,其檢測結果也有較大差異。如美國IDEXX公司、法國LSI公司、韓國JBT公司提供的豬瘟抗體監測試劑盒(阻斷ELISA),其特異性、敏感性和符合率都不盡相同。而國產豬瘟正向間接血凝(IHA)監測試劑盒的符合率最低,規模豬場豬瘟免疫抗體監測幾乎不使用此方法。
7.其他因素。豬群應急反應大,飼料發霉變質、霉菌毒素含量過高導致豬只出現免疫抑制;豬只飲用水質差、豬舍布局不合理、豬只密度太大、空氣流通狀況不好、仔豬保暖措施不到位、環境衛生狀況差等因素,都可能引起豬群免疫功能下降;免疫接種前后5~7 d內使用抗菌、抗病毒藥物也會影響豬的免疫應答。
(二)科學評價疫苗免疫效果 疫苗出廠前的質量把控由生產企業本身和其行業主管部門嚴格監管。有條件的規模豬場要把疫苗的污染指標、抗原含量指標的檢測工作列入議事日程,最好能推行疫苗產品污染指標和抗原含量指標的“批檢制”。對疫苗免疫效果評價的理解不能過于狹義,不能只注意對疫苗本身的質量評價,而忽略了疫苗免疫效果與多種影響因素相關性的綜合評價,更不能簡單地將免疫后某一特定時點的靜態抗體水平和抗體陽性率的檢測標準作為唯一的評價指標。因為在諸多因素的影響下,抗體水平和抗體陽性率會發生變化,它們是一個綜合效應的動態過程。因此,疫苗免疫效果評價方法和指標應充分關注多因素相互影響的動態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