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便娥
(洛南縣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陜西洛南 726100)
1.養殖戶及動物經營者防疫意識不強,法治觀念淡薄。《動物防疫法》規定,屠宰、出售或者運輸動物以及出售或者運輸動物產品前,貨主應當按照規定向當地動物衛生監督機構申請報檢。但部分養殖戶和動物經營者法治觀念淡薄,對動物疫病的危害及產地檢疫工作重要性認識不夠,不報檢,隨意出售、買賣、收購動物,甚至逃檢。
2.檢疫體制不健全,檢疫力量單薄。承擔產地檢疫工作的主要是鄉鎮畜牧獸醫站的畜牧獸醫人員,他們要承擔所轄區域的畜牧業生產、技術推廣、動物免疫、檢疫、疫病監測等任務,工作頭緒多,人員編制少,難以做到進村入戶檢疫和隨報隨檢、隨收購隨檢疫,使產地檢疫工作開展始終徘徊不前,檢疫率低,漏檢現象時有發生。
3.檢疫操作不規范。一是檢疫程序不到位。《動物檢疫管理辦法》規定,動物產地檢疫必須做到:臨床健康檢查;查驗免疫檔案、免疫標識;查驗養殖檔案;經過必要的實驗室檢驗等,但部分檢疫人員缺項漏項檢疫,不進場、不入戶,不查驗免疫檔案、免疫耳標、養殖檔案,盡憑臨床健康檢查即出具檢疫合格證。二是違規檢疫。個別檢疫員只收費、不檢疫,隔山檢疫,甚至為了便于動物流通而給未免疫的動物出證、加掛免疫耳標。三是對調出、引入的種用動物未經國家規定的疫病檢測就出具檢疫合格證,引起疫病的傳出帶入。四是對檢疫不合格動物出具檢疫處理通知單后,往往讓貨主自行處理,無害化處理監督不到位,為畜產品安全留下隱患。
4.檢疫配合不到位,一體化程度低。產地、屠宰、運輸、市場檢疫都是檢疫工作的一個環節,各環節相互促進、相互補充,產地檢疫是基礎,市場、運輸、屠宰檢疫又能監督、促進產地檢疫工作開展。但在實際工作中,由于動物的移動,地域不同、人員不同,常常出現各環節脫節,單打一,不能形成有效合力,使本來就難以開展的產地檢疫工作始終徘徊不前。
5.檢疫員素質有待提高。產地檢疫工作艱苦、條件差,高素質人才缺乏,在崗檢疫員結構不合理,年齡偏大,知識老化,有的獸醫專業知識欠缺,加之培訓少,對防疫法律法規熟悉不夠,對檢疫新知識、新技術掌握不夠,對疫情信息了解不夠,影響了檢疫的質量。
6.檢疫設施簡陋,手段落后。雖然經過動物防疫基礎設施等項目建設,但現有的檢疫設施設備、交通工具等有限,與工作開展需求還有相當的差距,特別是新的檢疫、檢測儀器、試劑缺乏,檢測手段落后,對檢疫的技術支撐不夠,影響檢疫準確性。
(一)創新動物產地檢疫機制
1.設立村級動物協檢員。以村動物防疫員為主體,設立村級動物協檢員,延伸檢疫終端,實施產地檢疫初檢,或協助官方獸醫開展檢疫,確保檢疫工作到場到戶。對于偏遠山區,檢疫員難以直接到場到戶,在動物出欄或收購商收購動物時,由畜主或收購商申請村協檢員初檢,出具初檢單,憑初檢單到檢疫申報點或檢疫點由官方獸醫實施檢疫。其它地區的檢疫,借助村防疫員對本村地理情況熟悉及動物健康狀況的了解,可協同官方獸醫進場入戶檢疫。
2.建立健全檢疫網絡。按照屬地管理、科學設置、合理布局的原則,依據動物飼養量、地域、交通等設置檢疫申報點和檢疫點。一是以收購站點、養殖大場大戶為依托設立報檢點,以開展執法便民服務,同時帶動散養戶的報檢。二是在養殖密集區域設立報檢點和檢疫點,以方便報檢和檢疫。三是對于偏遠山區,可在交通道口設立區域性檢疫申報點和檢疫點,實行動物出售、收購運出飼養地時檢疫。
3.公開檢疫信息,搭建檢疫平臺。通過檢疫申報點設置檢疫牌、檢疫專欄、檢疫監督崗等公示報檢電話、報檢時限、檢疫程序、收費標準,檢疫責任片區及檢疫員等,以便報檢和檢疫監督。
4.24小時檢疫工作機制。實行檢疫工作領導帶班,檢疫員輪流值班的24小時工作制度,以確保產地檢疫工作隨報隨檢落到實處。
(二)規范執法行為 一是制定完善產地檢疫工作程序、工作規范、工作標準等,加強監督檢查,確保產地檢疫操作合法性、規范性。二是建立健全產地檢疫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制定完善產地檢疫責任制管理辦法,實行產地檢疫屬地管理,劃片包干,責任到人,誰區域誰負責,誰出證誰負責,加強檢疫量化考核和末尾淘汰制,形成能者上,庸者讓的競爭工作格局。三是健全檢疫檔案。建立健全完整的檢疫申報記錄、檢疫記錄、檢測記錄,以促進檢疫工作規范化水平。
(三)全程監管,提高產地檢疫率 一是加強各檢疫環節監管,促進檢疫工作重心向產地檢疫轉移。加強屠宰、市場、運輸各檢疫環節產地檢疫證明的查驗和無證的查處力度,嚴禁以運輸、市場檢疫替代產地檢疫,充分發揮各檢疫環節的相互補充、相互促進、相互協同作用。二是加強流通環節監管。加強動物經紀人和動物經營商販的管理,嚴厲打擊逃檢、漏檢,經營未經產地檢疫動物及產品,實現以監促檢、以管促檢。三是加強飼養環節監管。通過加強規模養殖場戶動物防疫條件和飼養條件的標準化審核及管理,推進標準化規模養殖,提高動物自身健康水平和檢疫準確性。
(四)加強檢疫體系建設 一是理順檢疫體制。按照動物防疫法規定,設立由縣級動物防疫監督機構派出的鄉鎮或區域動物衛生監督機構,使其從基層畜牧獸醫單位分離,獨立從事動物檢疫等動物衛生監督執法工作。推進官方獸醫認證,實現官方獸醫和職業獸醫的分離,以加強檢疫力量,提高檢疫工作法制性。二是加強檢疫基礎設施建設。加大檢疫項目支持力度,特別是加強檢疫檢測儀器設備、無害化處理設施等建設,提高檢疫工作科學性和檢疫結果準確性。三是提高檢疫員待遇。要統一著裝,統一標志,加強人身防護,辦理人身意外保險,發放衛生津貼和生活補助等,以調動檢疫員工作積極性。四是加強技術培訓,提高檢疫員素質。要通過人才振興計劃等,盡可能把大專院校畢業學生充實到基層產地檢疫隊伍中來,加強檢疫人員培訓,強化防疫法律法規、職業道德培訓,提高依法檢疫、文明執法意識;強化檢疫業務知識和操作技能培訓,提高檢疫規范性;強化檢疫檢測新知識、新技術培訓,提高檢疫科學性。
(五)加強科技創新,提升檢疫水平 一是拓展產地檢疫內容,實施產地檢疫與瘦肉精檢測、藥殘檢測等同步進行,以提高動物產品安全水平。二是加強產地檢疫科技創新,研究開發適宜于產地檢疫的快速檢測設備、試劑,加快新技術、新手段的推廣應用,以提高檢疫科學化水平。三是加強動物防疫追溯體系建設。加快推進動物養殖、防疫等追溯信息建立,以提升產地檢疫水平,實現動物防疫一體化管理。
(六)加強宣傳,營造良好的產地檢疫氛圍 要采取各種方式,深入廣泛開展動物防疫法律法規的學習宣傳活動,面向各級政府宣傳檢疫工作重要性,使其重視檢疫,把檢疫工作作為公共衛生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進行管理;面向廣大經營者及養殖戶,宣傳檢疫工作的意義、檢疫法治性、強制性,使其知法、懂法、守法,主動報檢,自覺配合檢疫;面向廣大人民群眾,宣傳畜產品安全知識,使其關注檢疫,積極監督、舉報產地檢疫違法違紀行為。形成全社會齊抓共管的產地檢疫工作氛圍。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