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愛娟,江永輝
(南通市通州區畜牧獸醫站,江蘇南通 226300)
(一)發病情況 2012年2月10日,大有晉羊場內有2只羊發病,表現為轉圈運動,脖子僵直。羊場獸醫疑為腦包蟲病,由于手術在技術上的要求,羊場獸醫未做,就先讓羊場所有羊內服血蟲凈(吡喹酮)70 mg/kg治療,連用3 d,癥狀未有好轉,還陸續有死亡,每天有一兩只發病,20 d共計發病21只,死亡12只,其余羊均處理掉了。羊場獸醫剖檢了兩只死羊,未見明顯病變。由于死亡較急,不完全符合腦包蟲病的特征,即請我們去會診。
(二)臨床癥狀 當時有病羊4只,死羊4只。所有病羊精神抑郁,很少測有病初體溫升高到40.5℃~41.6℃,行動遲緩,呆立,流涎、低頭垂耳,步態紊亂,不停地轉圈子,遇到其他東西時,使勁抵住不動。有時一陣痙攣樣的四肢亂蹬,經過短時間后再出現安靜,并用嘴去銜草,發現口頰一側就是積聚很多草料但咽不下。仔細觀察大多病羊一只耳朵高,一只耳朵低,眼球突出,向一方斜視而不變動。羊的發病呈零星散發狀。
(三)病理變化 剖檢4只病死羊,病理變化為:心包積液,腦及腦膜水腫,充血,腦實質有針尖大小鮮紅色出血點,腦干變軟,其余臟器無肉眼可見病變。
(四)診斷 從臨床癥狀和病理變化上很難確診本病,經病料培養物后,通過革蘭氏染色、生化特性檢查及血清學檢查,確診鑒定為羊的李氏桿菌病。
(五)治療
1.加強觀察。發現異常,立即隔離治療。將患病羊只隔離飼養,并馬上采取抗菌、消炎、解毒的方法,進行全身治療。20%磺胺嘧啶鈉5~10 ml,青霉素第一次120萬單位,以后每6 h80萬單位,二者聯用;并配合金銀花六味注射液遵照藥品說明進行肌注,每天2次。對出現神精癥狀的病羊,肌注鹽酸氯丙嗪3 mg/kg鎮靜解痙。
2.加強消毒,保持環境衛生。清掃羊棚圈舍內的糞便、雜物并進行堆積焚燒;對圈舍、場地用10%石灰乳和5%的來蘇兒溶液進行消毒。對死羊進行深埋。
3.加強羊只的飼養管理。日糧中適當多加電解多維,在補飼補料的同時,并配與烏梅散(黨參、白術、烏梅、雙花等),中西醫結合療效更好。加強管理。經過4 d的治療,病羊癥狀減輕,基本痊愈,大約一星期的護理,病情基本穩定,再無新增病例。
4.滅鼠。事后我們從監視器中看到:在晚上有多只小老鼠頻繁在飼料上出入,找到這一罪魁禍首,更懷疑是由于飼喂了由李氏桿菌污染的飼料,為此病的發生創造了有利的條件,便立即進行滅鼠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