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文其,王 順
(1.四川省邛崍市農村發展局,四川 邛崍 611530;2.四川省邛崍市蟲鑫蜂業專業合作社,四川 邛崍 611530)
邛崍市蟲鑫蜂業專業合作社是成都市第一個成立蜂業專業合作社和申請蜂產品注冊商標的合作社,于2007年成立合作社社員從成立之初的22人發展到現在的312人,合作社的蜂群數從0.65萬群發展到現在的6萬多群,年生產蜂產品能力從300噸發展到現在的3000噸以上。該合作社被中國蜂產品協會評為“全國蜂農合作社示范社”,被成都市農業委員會評為成都市唯一一家蜂業專業合作社示范社?,F將其具體做法介紹如下。
蟲鑫蜂業專業合作社在成立時就確定加入合作社的社員必須交納1500元的質量保證金,保證在生產過程中嚴格按照國家蜂產品生產技術規范組織生產,以確保交售給合作社的蜂產品質量安全。
合作社在以當時市場價格收購社員蜂產品的基礎上,年終按交易額和不同蜂蜜種類進行二次返利(每噸200~400元不等),以提高社員的收入水平。
合作社按社員交納的蜂蜜數量,每噸提取100元作為公積金,其中50元記入社員個人公積金專賬,另50元作為合作社的發展和福利資金。同時明確了社員提取使用個人公積金的有關規定。
由于蜂業生產是一個特殊行業,養殖者常年走南闖北,為了確保社員在發生意外時,能通過合作社風險互助機制盡快恢復生產,同時合作社要良性健康發展,建立互助風險儲備基金尤為必要。合作社按照“三個一點”即主管部門出一點、合作社出一點、社員出一點的原則建立了互助風險儲備基金,制定了互助風險儲備基金管理辦法。
合作社為建立無公害蜂產品基地,采取了“合作社+蜂農+基地”的發展模式。合作社對生產基地實行“九統一”管理,即統一技術培訓、統一生產流程、統一供應生產資料、統一活動放蜂屋、統一工作服、統一包裝、統一生產工具、統一蜂種改良、統一運輸。通過“九統一”管理,建立了標準化、規范化的生產基地,這些基地已成為合作社的立社之本。
按照國際慣例和市場需要,在生產過程中必須建立檔案記錄和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因此,合作社統一向社員提供產品標簽,標簽的主要內容有生產社員姓名、產品名稱、產地、重量、生產日期等,并要求社員必須嚴格執行標簽填寫規定,確保產品質量可追溯。合作社利用承擔國家蜂產業技術研究蜂產品溯源體系建設項目的機遇,實行電子化溯源信息管理,將蜂產品的生產信息、收購信息等制作成條形碼,通過掃描實現信息上傳,建立了一套完整的電子化溯源信息管理體系。
合作社成立后,與全國十多家蜂產品進出口公司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已成為蜂業界公認的優質原料供應商。同時,合作社還著力于蜂產品市場開發,在成功開拓成都市、雅安市終端銷售市場的基礎上,積極開拓重慶市的終端銷售市場。通過四年多來的品牌打造,大大提高了“蟲鑫”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譽度。